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分类汇总
一、表达技巧的分类
(一)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
在现代作品中,基本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在
古代诗歌中主要有描写、抒情两类。
1.描写是进行绘声绘绘形的描画和摹写的这样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它
能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睹其物的表达效果。
①根据着眼点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描写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即正面的描
写和侧面的描写。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②按描写的文笔来分,描写又可以分为细描和白描,细描指采用工整的细
腻的笔法,把描摹对象纤毫毕现的绘画出来,笔法细腻,形象丰满。白描在诗
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
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
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
感受。
如,《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
锄禾古诗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诗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借助于生动的细节
抒情诗歌描写传递人物的思想感情。诗中,“复恐匆匆说不尽”是人物的心理活动,“临行又开封”是人物的行动细节,也是人物心理活动的反映。这种生动的细节使
抽象的思念变得具体可见,体现了诗人提炼生活素材的功夫。
又如,《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这
首诗没有(动词)形容词的修饰点缀,是纯用名词组合,即所谓白描手法。
③根据观察的角度,描写又分为远近、高低、俯仰、上下、内外、天空地
面等多角度描写。
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
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
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
似春光的美感。
媚者无疆男主④根据景物的特点,描写可分为动静、虚实、明暗(昼夜)、点面等。
a.动静结合
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
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
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
歇,王孙自可留。”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
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
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b.虚实结合
在古代诗歌鉴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古代诗歌中的“虚”一般有以下三类: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已逝去之景之境,如苏轼的《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的史实;设想未来之景之境,如柳永《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实”在诗歌中即为实景、实事、实境。
古代诗歌中的“虚”与“实”相结合的作用一般表现为: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
如: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中的虚景就为“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为“尽荠麦青青”写词人所见的凄凉情形。一虚一实对比寄寓了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再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
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
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写虚,通过“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写了愁思,妻子思念丈夫,丈夫思念妻子,虚实相生,从而将离别愁绪抒发
得淋漓尽致。
c.明暗结合
比如,《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
卤肉青苔上。”前两句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黄昏时候,山林不见人影,寂
寥、空阔。偶尔听到几点人说话的声音,非但没有打破山之空,反而更显得山
之静。后两句明暗对比:一缕夕阳射进蔚然深秀的树林,落日余晖映在一块青
青的苔藓上,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d. 点面结合
比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
钓寒江雪。”前面两句就是面的描写,后面两句就是点的描写,点面结合。
⑤从感官的角度,可分为: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等。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景物描写方面有什么特点?(怎样描写景物?)
2.抒情,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章或作品中的表白和抒发。诗人写诗来
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的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
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
十万几个零
一般情况下,景与情的关系通常有四种: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
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①以乐景写乐情
如,《风人松》(宋·俞国宝):“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
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
上花钿。”这里写春光明媚时,在杏花和绿杨中,游玩的人坐船游,饮酒,歌舞。使读者充分感觉到春游的喜悦。
②以哀景写哀情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
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写老
兵,由“十无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写起,着眼于他返乡途中与到家后的情景,主要采用以哀景写哀情的写法,重在抒发其家破人亡、举目无亲的悲哀。
③以乐景写哀情
如,《台城》 (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金陵就是南京。六朝是吴、东晋、宋、齐、梁、陈(公元 317—589年)。这六个朝代都建都南京,都时间短暂。六朝以奢侈豪华著名,到唐朝时,六朝已经过去,其豪华已衰败,因此唐朝诗人到南京
吊古,总是为六朝哀伤感慨。诗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丛生,眼前一片荒凉衰
败的景象,想到六代豪华已似梦幻一样过去,十分伤感。但是当他来到台城,
看见春光明媚,柳絮飞舞,烟笼十里,他想到自然界的景依旧这样美好,而
人事全非,往日的荣华—去不复返,另有一番哀伤。因此这首简短的诗,兼用情景陪衬与情景反衬这两种手法来写。这样二者并用,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和效果,是很成功的作品。
④以哀景写乐情
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未曾
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
情也正是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有着钢铁般意志的
将士形象。这里,所谓的“哀”景,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就全然不是悲哀的了。
从抒情的方式来看,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
初中数学教研组计划如,《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
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又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再如陆
游《示儿》一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
祭无忘告乃翁。”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
情怀。
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艺术手法,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即间接抒
情,间接抒情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触景生情。
①借景抒情
顾名思义就是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如,钱起的《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诗歌中一二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凄清伤感的暮春落花图。三四两句描绘出了幽竹在山窗下不改清阴,抒发了作者回归
故乡的喜悦。
②寓情于景
如,《从军北征》(李益)“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