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余秋雨散文的特点
容提要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界出现了散文热,涌现出许多作家和他们的新作。 其中有一位作家,其作品掀起了全国性的新散文写作潮流,同时引起了文学界褒 贬不一的议论。他就是余秋雨,其作品将散文艺术有机的融合于中国传统的文化 史学当中,深入浅出的将深奥的历史文化展现于世人,表现出了一种历史浓郁的 厚重感与沧桑感。以其独特的审美取向、文化取向、语言取向和价值取向而贏得 了广泛的赞誉,并独步文坛。本文结合余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及其部分作品, 就其体裁、文化意识、语言、表现形式等四方面探讨其散文创作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余秋雨 散文 文化 艺术特点
余秋雨是学者出身的作家,也是一位游历丰富的作家,他不仅走遍了华夏, 还游遍了欧亚大陆。他的散文以“游记”为依托,写景与叙事中渗透历史与文化、 整合传统与现代、蕴涵情感与理性,立意髙远、温良敦厚,凭借山水风物探求民 族文化的底蕴、传统文化精神及
初中生作文大全人生祕谛,表现出强大深厚的文化反思、理性批 判和现代精英知识分子人格重构的启蒙精神。余将厚重的历史用华丽的语言、生 动的故事,优美的风光,风趣的议论包装起来,一下成了最畅销的文化食品,不 仅在文学学术界,更受到大众的喜爱。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直至《霜 冷长河》、《千年一叹》,余秋雨开创了余氏文化散文的新路子,对当代散文创作 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他的集子里,无不闪耀着他那语言运用、历史功夫和思想蕴
的极致,这是他文章的精华和气脉所在,也是始终令人动情、沉思、惊觉的根源。
同时余秋雨又是一个争议最多的作家,可以说在全国出现了一种“余秋雨现 象”。近年来,他受到批评也是空前的,有从质问余秋雨为什么不忏悔;有人评 说余秋雨的散文程式化,虚假化;有人抨击余秋雨好为人师,处处以学者、导师 身份说教。如今,余秋雨已辍笔散文创作。在我看来,我们应该从其散文创作脱 颖而出的道路中,对散文文体探索与尝试上所体现的创新意义出发,感受其作品 对文化所体现的积极意义,领略他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综观余秋雨散文,我认 为余秋雨散文创作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突破传统体裁模式
文学体裁往往是在作品产生后,人为的硬性规定的结果。古人言:文岂有常体?但以有体为常。正因 为文常有体,人们便分门别类把文章划分成各种体裁,而一旦划分好体裁,人们就容易量锅下米,在写作 中不知不觉的忠实于体裁的写法要求来约束自己。散文,是文学的一大样式,散文的概念和涵义是随时代 的变化而不同。发展到当代散文,则专指与小说、诗歌、戏剧文学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短小精悍、題 材广泛,形式自由、灵活,不需要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要求语言的韵律性,只要达到形散而神不散就 行。由于当时的环境,九十年代的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心灵。因此,呼唤自我,呼唤真情,抒发自身 性灵的作品比比皆是,由于容的相似,为数众多的作品都挤向了一个方向,散文越写越小,其容上虽五花 八门,但离不开身边琐事,表达方式上似乎眼花缭乱,
然而,余秋雨对于散文传统模式有了较大的突破与创新,为散文创新开辟了新道路,拓展了新领域。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篇幅宏大。古典散文等同于"小品文”,即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以小见 大”是它在选材立意上的基本原则,形成了简约的审美规。读余秋雨散文的给人的感觉就是瞬礴大气、容 纳古今、气象万千的鸿篇巨制。《文化苦旅》31篇中,以都江
堰最短,也有3500余字,《风雨天一阁》有 16000余字。《遥远的绝响》14000余字、《东坡突围》有10700余字、《一个王朝的背影》近13012余字, 连《柳侯祠》最短,也有贪小失大的意思2800余字,这些篇目的特点是字数多、容量大、历时长。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吞吐 古今、驰骋万里,仿佛他作品里的“三叠泉”,裹挟着自然的冲击力,雷霆海啸般翻卷而来,带给人审美 的强烈震撼,仿佛长河落日的圆融气派,又仿佛黄钟大吕的磅礴气势,令人荡气回肠,从精神上为之一振。 其实,长篇散文的出现是散文发展的必然趋势,篇幅短小的文体规极制约了散文的表现容,使许多过程长 的、容量大的、情节复杂的重大題材被排斥在外。林语堂曾指出:好散文必须具有容纳充分发挥才能的篇 幅和轮廓,必须改变迫于生产力落后而形成的简约、削足适履的旧观念。可见,余秋雨散文的出现迎合了 散文的发展趋势。
2、 題材广泛。余秋雨的散文涉及领域众多,政治(一个王朝的背影探讨清王朝的功过)、经济(遥望 叙说票号的兴蓑)、文化(千年庭院走进书院文化的收藏)、艺术(莫高窟和青云谱随想探寻艺术的流变)、 科考(十万进士品说科举制度的利弊)、旅游(品味山水风光的涵),几乎无所不包。古今中外,天马行空, 丝亳没有没有时空的限制。从地域看,余不仅走篇了中华,而且游历了欧亚大陆,长江黄河三山五岳都被 他调遣,关山
大漠名胜古迹都任他叙说。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文艺复兴的故乡都进入了他的笔端。从 时间讲,他喜欢穷本溯源,莫高窟壁画,都江堰水利,天一阁藏书,三峡风光都是从古到今,洋洋洒洒, 尉为大观。
余秋雨散文突破了传统散文的框架,颠覆了周作人、林语堂的"休闲模式”,“朔的说教模式”等, 又形成了新的大散文模式,但一旦形成模式,大批余氐散文应运而生,又将文化大散文推向困境,走向蓑 徽,预示着文化大散文的终结,因为散文本质上是最个性化最直逼人心灵的文体,一旦僵化,就自然失去 其生命力。但余氐散文对散文创作的贡献在当代文学创作史上是不可否认的,其弊端和局限也值得认真分 析和消解。'
二、 强大深厚的文化意识
1霜冷长河、以独特的视角探索文化
乳鸽养殖他创造性地将秀丽的山河、丰富的人文景观与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其现代性的理性批判相融合,抒发满 腔的文人情怀。形象化的追忆和再现,让读者思绪万千。山水只是背景,只是表象。他要从山水中寻生 命的真蒂,文化的根源。他的文章如其说是写出来的,不
如说是走出来的,诚如他在《千年一叹》自序中 说的,"与笔端相比,我更看重脚步;与文章相比,我更关注生命;与精细相比,我更倾情組糙。”在其 第一部散文集《文化苦旅》中,破落而沉重的道士塔(《道士塔》);宏大而广袤的莫高窟(《莫高窟》);"是 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的(《白发》);'‘已成为一种极端艰难,有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的天一阁(《风雨 天一阁》)等等,这一个个古老的物象在历史的沉浮间越发凝重和深厚。正如他在《文化苦旅'自序》中说:
室内防水怎么做"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 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水'”而在《山居笔记》中,作者所触及的也正是一些中国历史中的痛楚,如《一 个王朝的背影》演绎了王朝兴衰的辉煌与悲凉,《乡关何处》抒发了深厚的乡关情怀与困惑等等。而其世纪 之交的《千年一叹》更是超越国界,向人们展示了更为宏大的历史文明画卷。从希腊、埃及、以列、约 旦到伊拉克、伊朗、印度、尼泊尔,最后回
纵观其散文,可以说,他似乎在于历史的对话与共鸣间,自觉地将学者的文化意识,富之于笔端,在 山水古迹间到了自己情感的契合点,以开阔的思路,品评历史精魂,让文化之风拂过读者的心灵,激起 具有现代意义的新思索。
2、关注中国文人、知识分子的人格精神
余秋雨清楚的知道,知识分子对于文化传承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风雨天一阁》中,他写道: "钦的选择,碰撞到了我近年来特别关心的一个命题:基于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过来说,基于文 化良知的健全人格。”他呼唤建立健全的人格,而这一呼唤对于当代知识分子来说未尝不具有深意。在《西 湖梦》中,作者以一个''介入型”知识分子的良知和使命感,委婉地批判了 '‘不能把那种志向实现于社会, 便躲进一个自然小天地自娱自耗……十年寒窗,博览文史,走到民族文化的高坡前,于社会交手不了几个 回合,便把一切沉埋进一座座孤山”的知识分子,充满了当代知识分子入世的精神,敢想敢为的作风。
在余秋雨的笔下,还闪现出一大批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东坡、仲淹、柳宗元等。他们都是 才华横溢而又命运多蹇的人,他们因富有才华和个性而不容于朝廷,受到小人的诋毀,他们的生命力受到 挤压和摧残。但是,无论他们处在怎样的险恶条件之下,都有不变的文化良知。恶劣的环境没有折服他们, 相反,反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激发他们更大的智慧。作者通过对传统文人的悲剧性命运的展示,使人更 深刻地了解到,中国的文明史是一部苦难深重的文明史,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和专制制度及愚昧野蛮不断 进行抗争的搏斗史。
三、 极致的语言表现力
咚哥唱谈奥运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最能体现作者的文学功底,表现作者的文风和个性。余秋雨的散文语言表现为华 丽典雅、重视彩、旁征博引,叙述、议论、描写融会贯通,充溢着一种贵族气质。如《阳关雪》中对古 战场的描写:“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 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随着一阵 烟土,又一阵烟土,都飘散远去。”整齐的句式,严谨的句子,生动的描写,使人如临其境。尤其是引用 了王维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使人仿佛看到唐人风,沉思历史的沧桑。在《三峡》 中引用了余光中的《寻白》“酒入愁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写出了白的诗情,也写出了白的人格。《东坡突围》一文的语言更是典雅绮丽,文中引用了轼的《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靜。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很无人省。捡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写尽了东坡真正精神上的孤独。尤其是结尾对成熟的论述更高一筹:"成熟是一种明亮而 不刺眼的光薛,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 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生的厚实,一种并不陡
靖的高 度。”
余秋雨在修辞运用上更是得心应手,比喻、夸、拟人、借代、排比、设问、反问等无处不在,极增加 了文章的感染力。用得最多的是排比,"这里的流水太清,这里的桃花太艳,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 的小食太甜,这里的女人太俏,这里的茶馆太多,这里的书肆太密,这里的书法过于流丽,这里的绘画不 够苍凉遒劲,这里的诗歌缺泛易水壮士低哑的喉音。”(白发)用一串排比形象地表现了的风俗和历史。 像这种排比句在每篇文章中都有,有如长洪大波,山崩海啸,气势去大,极富感染力。余的语言也有平实 朴素的一面,如在《家在》描写好友用了 "人越来越瘦,学术论文越发越多,脸越来越难看,文章越写 越漂亮。”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蕖,但同样感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