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編1978年—1989年
第十章八十年代文學思潮
一理论思潮的阵歇性波动
滇池旅游攻略80年代的文学思潮大致以1985年为界,前期以高度政治化的“思想解放”为主,后期逐渐走向反文化性的文化热。
(一)“思想解放”与“拨乱反正”
1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辨识和争鸣。1980年“二为方针”(“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明确提出,对新时期文艺复苏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商君书翻译2现实主义的争论:围绕现实主义的“真实性”诸方面问题而展开,并通过对相关作品的具体分析而逐步深入。
(二)80年代前期文学思潮特征
1文学取得了和现实生活发展的同步性,文学创作以现实主义为主潮。
2文学领域内,从题材、主旨到手法、方法、风格都开始了全方位的向旧有格局的告别。
3自觉地、大规模地把西方20世纪以来各种现代文学、思潮作为革新文艺的主要参照。
4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是此期规模最大、对文学产生广远影响的、最深刻的文艺思想激荡。
(三)80年代后期文学思潮
思潮特征:
1着眼于新格局的建立。文学要求回到自身的呼声日渐普遍和高涨,文学在表现时代时如何进一步展现自己的独特性是作家们普遍关心和思考的问题。表现在创作与文艺理论观念上。
2文学的本体性备受关注。“表现生活”已完全代替了“反映生活”,艺术观念发生整体位移,文学创作的“现代性”特征愈加鲜明,文学从观念到创作开始了全方位突破。
影响较大的争鸣:
1方法年是指1985年和1986年,又被称为“观念年”。这两年间,文学批评方法的更新问题成为文学界的热门话题。从1984年开始,经过1985年一年的发展,流行于当代西方的各种批评方法被大规模介绍进来,同时被批评家迅速运用到对新时期文学乃至过去文学的研究实践中。有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符号学、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文化分析等,尤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所谓“三论”的引入和运用最为普遍,代表性论文有林兴宅的《论阿Q的性格系统》、刘再复的《论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等。“新方法热”不仅推进了新时期文学研究的发展,也强有力地促进了文艺观念体系的变革。
2关于文学主体性的讨论从1984年到1987年,刘再复发表了一系列围绕“人的主体性”而展开的对文学进行研究的论著,呼唤确立“人”的“创造”“对象”“接受”三位一体的“主体性”地位;同时申明“主体性问题,包括个体的主体性、民族的主体性、人类的主体性”。上述论点,进一步推进了文艺思想的解放,将文学艺术问题的思考向更本位、更学理、更思辨的纵深方向推进。
3“重写文学史”早在1985年,北大的黄子平、陈平原、钱理联合撰文《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直接突破了现代文学30年的狭隘格局。次年,李泽厚的《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甚至整个中国现代史的重写提供了范式性的理论框架。1988年,文学界正式提出了“重写文学史”的口号。同年4月,《上海文论》开辟专栏,申明“重写”的意义是“要改变这门学科原有的性质,使之从从属于整个革命史传统教育的状态下摆脱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审美的文学史学科”,改变过去那种文学史编著中的“非科学的思维定势”。该观念是年轻学者在文艺理论和批评方面积极探索的一次大胆深入的挺进。
二主要文学热点
(一)现实主义的回归与流变
1“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
2文学观念的突破:破除“本质论”,确立“真实性的原则”。
(二)现代主义的萌发与兴盛
1诗歌:“今天诗派”的诞生→朦胧诗的兴起→“第三代诗人”的哗变
2小说叙事的变革:“意识流”小说→“新潮小说”→“先锋写作”→“新写实”
(三)想象的文化寻根与失落高冷英文
1“知青文学”
2“文化寻根”小说
第十一章詩歌:傳統與新潮
一概述
以1985年为界,80年代诗坛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主要包括“归来诗人”和崭露头角的青年诗人,后期以“朦胧诗”为过渡,以“第三代”诗人为主体。
归来诗人是指甚至三四十年代成名诗坛、在新时期“归来”的老诗人体,主要有艾青、田间、“七月”派、九叶诗人以及公刘、流沙河等。他们的诗歌或抒写个人曲折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凝聚历史的沧桑,或从自我与历史的寻觅中进行反思;以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理性思辨精神,作深刻的社会探求。代表诗作有艾青的《鱼化石》《光的赞歌》、曾卓的《悬崖边的树》、白桦的《阳光,谁也不能垄断》等。随着历史的推移与创作趋势的多元化,这个原有着不同背景、创作心态、审美情趣的体,必然要面临着汰选与分化。
中国当代作家今天诗派诞生于1978年底,该诗派上连接着“”时期隐秘的诗歌创作。
朦胧诗派是指80年代以舒婷、顾城、北岛、芒克、食指、多多等为代表的一批“”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代表诗作有舒婷的《赠》、顾城的《远和近》、北岛的《回答》等。他们的思想核心是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奥秘的探险。在艺术表现上,具有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的特征:高扬主体意识,以意象化方式追求主观真实而摒弃客观再现;意象的瞬间撞击和组合、语言的变形与隐喻构成整体象征,使诗的内涵具有多义性;捕捉直觉与印象,以情感逻辑、时空转换和蒙太奇造成诗歌情绪结构的跳跃性和立体感。
第三代诗人又被称为“新生代诗人”、“后新诗潮”,诗人多出生于60年代,创作于80年代,1986年以“现代主义诗歌大展”的方式集体登台亮相,最重要的是“他们”与“非非”两大诗,代表诗作有韩东的《有关大雁塔》、于坚的《尚义街6号》、王小龙的《外科病号》等。他们试图反叛和超越朦胧诗,重建一种建立在普通人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和世俗人生中的个体的感性生命体验的诗歌精神,提倡反文化、反崇高、反优美;以“现实生活”对抗“博学高深”,以“低俗”解构“优美”;拒绝“朦胧诗”的意象、象征、隐喻等表现手法,诗中充满了反讽,调侃黑幽默,在审美倾向上与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更为贴近。
二“归来诗人”的创作
520搞笑朋友圈(一)现实主义的诗作
艾青,公刘《读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流沙河《故园别》《吾家》,公木。政治测试
“七月诗派”:彭燕郊《家》,曾卓《给萌萌》,绿原《和回声对话》。
(二)现代主义的诗作
九叶诗人:辛笛《飞跃太平洋上空》《人间的灯火》,杜运燮《秋》《黄昏,散步在河边》,唐祈《西北十四行诗组》,袁可嘉《走进你》等。
(三)浪漫主义的诗作
蔡其矫《夜》,苏金伞《泡桐》,孙静轩,白桦,刘湛秋等。
艾青新时期诗歌特:
1关注民族和人民的命运,歌唱人类的理想和光明。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上,从民族历史和人
类命运的宏观视角展开对特定时代政治现实的思考。《在浪尖上》《光的赞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