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课堂
45
例谈小学说明文阅读讲评的教学策略
徐 洁
新课标指出,要依据文本特点进行阅读教学。新教材中说明文的数量也不在少数,一线语文教师总是就题论题,本文将通过一篇有代表性的区测的说明文阅读讲评从而让教师有一个系统性的概念,给予其“万能”方法,一是了解说明文的基础文体知识,初步形成概念,二是学会辨认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三是掌握说明文阅读策略“三步法”,学会在比较中判断,为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地讲解,从而真正培养学生思维,使得学生得以多元性发展。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可以让我们更科学,更清楚地了解一种事物。按照说明对象的不同,可以将说明文分为事物和事理说明文两类;按语言的特来分,可分为平实与生动说明文两类;而按说明特点来分,主要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说明文。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教学条件下,为了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新教材中说明文的数
量也不在少数,在语文阅读测试时、区测市测省测时,会用各种形式出现说明文的考察,阅读文章形式或者非连续性文本形式。
一、小学说明文阅读教学之“困境”
由于小学说明文较为枯燥,难以理解,小学生兴趣性不强。导致小学教师感到难以教学。在小学说明文阅读教学方面,教师面临着诸多困境,概括来说,教师不知道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应该教“说明文”方面的哪些内容,应该在“说明文”方面给予哪些正确引导。
1.说明文教什么?——教师自身的认知还不够
说明文教什么?之前对学校10多位语文老师进行调查采访,采访的问题是说明文课堂教学中,你最关注什么?根据数据显示:教师最关注是说明方法,大家对于教学内容都不是很确定。无论是上课教授说明文课文,还是做说明文习题,难道只是反复强调说明方法么?不是的,这是教师自身的认知还不够,要对说明文有系统
性概念。这还是要回到说明文的意义,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一种事物,说明方法是了解说明文描绘的对象的一种手段。教师教学时不只是传授内容,应当挖掘文字背后的科学精神和文本逻辑,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
2.小学说明文怎么教?——对学生的引导还不够
说明文怎么教?笔者认为并不是满堂灌,而是要建立一种以“儿童真正发展”的教学模式,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中理解说明文背后的意义。在这次区测卷说明文评讲中,笔者采用“以例点拨,讲练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这是一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在阅读情境中解题,促使学生的学习共同体形成。
二、小学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小学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广泛,可以从文体价值、社会价值、个体价值这三个角度展开论述。
1.文体价值
说明文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精练,用词准确,让读者清楚地了解一种或一类事物。现在的部编版教材种说明文文章的数量在增多,逐步在重视说明文的学习,而阅读卷也几乎每次都会考到。
2.社会价值
如今的社会经济发展快速,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承载这些文字材料的文体,多以说明文为主,掌握好阅读方法也是掌握了生存技能。例如:学会阅读说明书才能帮助你如何使用电器,学会读时刻表才知道如何买车票。
3.个体价值
小学生处于皮亚杰思维发展阶段的形式操作阶段,他们的逻辑思维逐渐开始形成。学习说明文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对于老师,系统地去研究说明文,了解清楚说明文基础文体知识和说明方法使用规律,研究如何教授学生。
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平冈校区
少年写作
46
三、小学说明文阅读讲评的教学策略
小学说明文阅读讲评的教学策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了解说明文的基础文体知识,初步形成概念。第二,学会辨认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第三,掌握说明文阅读策略“三步法”,学会在比较中判断。具体论述如下:
1.了解说明文的基础文体知识,初步形成概念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教师应当自身了解以及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基础文体知识,主要是概念及其类型,初步形成概念。    教学片段:笔者先引出说明文的定义和作用,接着联系学生原有经验,结合学过的说明文帮助理解,“读了《飞向蓝天的恐龙》,我们知道了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读了《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纳米技术,它有什么作用。像这样的说明文还有很多,部编版五上的第五单元就是说明文单元,有四篇文章。”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授之以渔。
类型可以按照说明对象的不同、按语言的特、按说明特点来分,对于学生来说主要需要关注语言特不同的说明文。学生联想到——《太阳》一课就是很典型的平实说明文,语言简洁明了;《松鼠》一课就是生动说明文,描写松鼠的语言生动有趣,让人有画面感。2.学会辨认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说明文以‘说明白’为成功。”运用不同的说明方法来说明白: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做比较、分类别等。万圣节面具
(1)举例子、列数字
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列数字是说明文中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说明方法。
例题26.第②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来说明:A. 世界上最大的种子是巨籽棕的种子。        B. 巨籽棕的果实是海椰子,又大又重。
C. 海椰果的种子非常重,堪称“世界之最”
D. 世界上最大的种子大的程度。
教学片段:在讲解例题26题时先让学生自己发现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先用ppt 出示原文中划线句子,请学生读一读这句话,说出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顺势引导学生说出举了巨籽棕的种
子的例子,关注还有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再引导关注到具体的数字“果实直径为58厘米,重达42公斤,种子17.6公斤”。
学生不仅要知道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更要知道为什么要用这些说明方法,达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提问学生这个句子用举例子、列数字到底来说明什么呢?给予学生抓手,让其把例子和数字隐去来看,A 世界上最大的种子是巨籽棕的种子。这个选项的内容依旧知道,故说明这一项是不对的,在试题边上做好“×”的记号。再比对另外三个选项——“又大又重”“非常重”和“重的程度”,都需要通过举例子和列数字来说明。再在这三项中比对,引导同学们思考列数字最大的作用是更加具体直观,根据说服力,举例子说明“我们说这座楼房很高,到底有多高呢?需要列数字。我们说这个种子最大,那到底有
多大呢?也需要列数字。”从而确定最恰当的是D 选项。
说明文的方法(2)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做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作打比方。
教学片段:
文:大种子带有更多的营养物质,就像一位装备精良的旅行家,背着一个大大的旅行袋,以确保抵目的地时有足够的能量供其发芽,在竞争中以质取胜。
例题:27.第③自然段中说,大种子“就像一位装备精良的旅行家”,是因为:
A.大种子带有更多的营养物质。
B. 大种子抵达的目的地很遥远。
C. 大种子比小种子发芽得更快,以质取胜。
D. 大种子含油量更高,带有一定的能量。
学生说出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大种子比作装备精良的旅行家后,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说大种子就像一位装备精良的旅行家呢?给予机会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困惑:B 选项中“大种子抵达的目的地很遥远”和C 选项“大种子比小种子发芽得更快”并不代表装备精良,可以排除。但是觉得A 和D 都对的,我不知道选哪个?生生合作讨论,探寻缘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到自己出
作文课堂
国税网
47
去旅行装备精良的话会准备些吃的、用的,而大种子旅行的装备就是——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让大家圈出那句话,再思考:含油量高,油只是营养物质中的一种,那哪一个选项更合适呢?学生一比较就清楚了。而A 选项的句子,大种子带有更多的营养物质在原文中就在“就像一位装备精良的旅行家”的前面,学生联系上文也可以知道答案。这时学生初步理解,再举例帮助理解,比如“月儿弯弯的,像小船”,为什么说月儿像小船呢?因为它弯弯的。让学生真正读懂句子之间的关系,明白其重要性。
(3)做比较
做比较是说明文中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
文:此外,大种子也相对更耐干旱。与大种子相比,更多的小种子则采取休眠的方法度过困境。
做比较这种说明方法往往就可以突出强调事物的特点,引导学生也要关注这种说明方法。
4.除了文中题目出现的说明方法,还有一些其他常用的,笔者将其作用和表达效果罗列在下表。
3.掌握说明文阅读策略“三步法”,学会在比较中判断
撒哈拉的故事在线阅读我们还可以教学生使用“答题三步骤”帮助自己答题,一圈划,二比较,三判断。这样,学生学习和做题中,会更有方法,学会判断和运用。
教学片段:
例题29: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A. 植物的种子能高效地利用自身的生理特点和周围环境资源,
完成传宗接代的重任。
B. 热带雨林中附生兰的种子是世界上最小的种子。
C. 文章从生理特点、个头不同、应对困境的方法这三方面介绍了种子的生存策略。
D. 大种子有较好的恢复能力,相对于小种子更耐干旱。基于前面的概括能力讲解,学生知道C 是错误的。但不要过早地下定论,应把所有的选项都读完来进一步地确定是不是选C,再看A、B、D 选项。
一要圈划,建议同学们睁大眼睛认真去,快速浏览后圈出关键词、划出相关句子:  A——P1    B——P2    D——P5。2013年双十一成交额
二要比较,看看选项和原文的内容是否一样。完全一样打钩,不确定打问号,完全不同就打×;给予学生一个小提示——聪明地去比,有一些句子会变身,比如说前后顺序变了,比如长句变成短句,不管它怎么变,它还是那个意思,要读懂它。思考过程:A 选项是完全对的;B 选项呢?它是前后顺序变了,但意思不变,也是对的;D 选项呢?它是两个长句合在一起说了,但意思也不变。
三要判断,要根据全局情况来判断。如果合适,请在方框中打钩;两个问号将再次评判;如果不匹配,就是×。
四、总结
教师自身对说明文的认识要足够,授之以渔而并非仅仅授之以鱼,运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做好相关习题,能举一反三,掌握说明方法,遇到实际问题会灵活运用。教师应当注重文本解读,将“人文性”和“ 工具性”统一,引导学生挖掘课文空白从而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从而真正培养学生思维,使得学生得以多元性发展。
作者简介:徐洁(1991.06—),女,汉族,祖籍:江苏常州,本科,现担任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平冈校区语文教师兼班主任,职称: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
小学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