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专项训练
说明方法&赏析语言
不日不月题型介绍
(一)分析说明方法及表达作用
2020《人为什么爱摸自己的脸》
16.第③段画线句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2019《题跋:绵延千年的点赞艺术》
14.第⑥段写《清明上河图》有何作用?(4分)
2017《不拘一格的宋代服饰》
说明文的方法 13.文章第③段写《水浒全传》中柴进的衣着有什么作用?(5分)
2014《舞蹈的建筑》
10.文章第(3)段画线句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2012《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
10.说说文章第(2)段画线句子表达效果。(4分)
(二)赏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020《人为什么爱摸自己的脸》
17. 第⑦段加点字“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2019《题跋:绵延千年的点赞艺术》
13. 第②段加点字“目前所知”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2017《不拘一格的宋代服饰》
14.请分析文章第④段加点词“大多”的表达效果。(4分)
2014《舞蹈的建筑》
12.文章第(6)段加点词“一直”,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2013《节的联想》
11.联系上下文体会文章中第(5)段加点词语“剁”的妙处?(4分)
(三)分析说明方法及表达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等。一篇文章并不会运用单一的说明方法,而往往是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进行介绍说明。我们应该弄清楚说明方法及其特点,并将它们梳理出来,然后结合具体的句子、语段,分析其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一般情况下,可沿溯上下文,联系与它紧密相连的句子作答。对于说明方法的考查,近几年中考有以下几种形式:“本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简要分析,本文列举数据所起的作用”“举某事例的作用”“第几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等。只要能辨识说明方法,掌握各种方法的作用,再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就很容易准确答题。
(四)赏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说明文语言讲究准确性,在品味其准确性时,要特别注意修饰、限制性词语。文艺性说明文,常常采用引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或者采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赏析说明文语言,就是看有关词句是怎样准确、生动地表现了事物的特征的,分析时要注意分析关键词语的作用。经常有以下几种题型:“加点字词有何作用?”“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为什么?”“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答此类题型,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本义,并结合它在语境中的含义,比较删去(或替换)前后的不同效果,就能准确答题了。
答题方法归纳
(一)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10年5考,2020、2019、2017、2014、2012年)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1)举例子: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2020、2019、2017年)
(2)打比方:使说明更加形象生动。(2014、2012)
(3)作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4)分类别: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5)列数字: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6)作诠释: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7)下定义:更科学、更本质、更准确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8)摹状貌: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9)引资料:使说明内容更加充实具体。
答题模板:这句话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或问题),使说明更……。
(二) 赏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10年5考,2020、2019、2017、2014、2013年)
1.说明文语言准确性
繁花似锦的拼音①“XX”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题模板:不能删去十解狰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词语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对句子进行的修饰或限制作用十比较删去这个词语和不删的区别,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说明十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所以不能删去。
奥巴马父亲节演讲②“XX”一词能否替换为“XX”?为什么?
答题模板:不能。原文“XX”一词的意思是……而替换成“XX”只有……的意思,如果换成“XX”就与原文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2.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是指说明文语言轻松活泼、幽默风趣,一般会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或字词、短语、句子描写生动、优美之类,饱含感情的语句。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可以从以下角度考查:
“XX”一词好在哪里(妙处)?
答题模板:词义(是否使用修辞)十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特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题跋:绵延千年的点赞艺术
马菁菁
①题跋是写在书籍、字画等前后的文字的总称。写在前面即右侧的文字称“题”,写在后面即左侧的文字称“跋”。这是由卷轴的形式特点决定,符合中国古代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观赏习惯的。内容多为品评、鉴赏、考订、记事等。鉴于字画中的题跋更常见、更典型,因此以字画为例解说题跋更合适些。
②魏晋南北朝是题跋的萌芽期,那时绘画是一种职业,画师无需读书认字,主要任务就是在寺庙里画壁画,或者去宫廷画皇帝、妃子的肖像,当然不会在画上署名,只有极少的王公贵族才会在作品上留下“签名”,顾恺之就是目前所知第一位在画作上留下签名的人。
③宋代是题跋的发展期,皇帝艺术家宋徽宗功不可没,他用瘦金体独创了一种签名﹣﹣天下一人,这四个字可作花押款,就好像是自己对自己的画进行认证。上行下效,于是更多
的画家开始在画上签名。.起初他们不敢堂而皇之的“签名”,只能偷偷的把名字写在树干上、山峰上。所以,如果一幅画上有画家自己的签名,那通常是宋代以后的作品。
④元代是题跋的兴盛期。到了元代,倪瓒那一批画家就彻底不顾忌“签名“。他们的文人画,讲究“诗书入画”,有诗有序,作品才算完整,于是题跋成了书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题跋中除了签名,一般还要交代创作的时间、地点、人物,或者写首诗配合画面,生怕后人感受不到画家的情绪。这样一来,对画家的要求就高了,不仅要会写诗,还要书法好,最重要的是会搭配,整体美观。画画的人变了,画作自然也就不同了,就好比文艺青年喜欢往各种“无聊”的地方增加难度,并且乐此不疲。
如何做蛋挞⑤除了书画家给自己的作品写题跋,更多的收藏家、鉴赏家也为作品写题跋。比如现存最早的山水面﹣﹣隋朝画家展子虔的画作“游春图”,本来没有名字,被宋徽宗收藏后,大笔一挥,在右侧写了“展子虔游春图”六个字。以后就叫这个名字了。后世的收藏家、鉴赏家们,不断将自己的品评与鉴赏附于作品之后。这一代代流传下来的题跋,宛若绵延千年的艺术“点赞”,构成了一幅画完整的价值,使书画具有了历久弥新的艺术生命。
⑥题跋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像破案一样提供这幅画的创作线索,这幅画怎么来
的?我的看法是什么……后一个写题跋的人也是根据前一个人提供的线索对这幅画作出自己的判断。所以我们在看一幅画的时候千万不能略过题跋,比如《清明上河图》的题跋就足以拍一部穿越古今三生三世的电视连续剧了。金人张著的题跋让后人破解了《清明上河图》的作者之谜,但还有一个谜没有破解。张著在题跋中说,宋徽宗也为《清明上河图》写过题跋,但我们现在看到的画卷中却没有,而且画卷的长度也比明代李东阳题跋中所记录的少了近两米,这消失的部分去了哪儿呢?《清明上河图》又经历了怎样的命运呢?
⑦题跋是不是比原画更有看头?总之,题跋就是一幅画存在的证据,是一幅画背后的故事,字里行间,骨肉丰满。所以,请好好对待一幅画的题跋吧!
(选自《山山水水聊聊画画》,有删改)
(1)本文以“题跋:绵延千年的点赞艺术”为题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理由。
(2)请简要概括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题跋”。
(3)第②段加点字“目前所知”能否删去,为什么?
3. 不能,“目前所知”是据目前资料显示的意思。原句表示目前历史资料显示,顾恺之是第一位在画作上留下签名的人,但并不表明他一定就是第一位在画作上签名的人,如果删去,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原意。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解析】
准确是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特点。“目前所知”从时间上对说明容进行了限制,说话留有余地,是准确、严谨的表现。
(4)第⑥段写《清明上河图》有何作用?
4. 举例子,举了《清明上河图》题跋揭示作品部分缺失的例子,具体直观地说明了题跋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创作线索。进一步说明了题跋是绵延千年的点赞艺术。为下文提出要好好对待
题跋做铺垫,增加文章趣味性。
【解析】解答时要先对相应的说明方法进行判断,然后从说明方法与说明对象之间的关系方面进行分析。文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例子的特点是具体直观。
我想大声告诉你 伴奏 题跋:绵延千年的点赞艺术
1、 好。①交代说明对象是题跋,②体现出题跋的历史悠久,绵延不绝。③表达了作者对题跋的赞美;④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题目的赏析能力。题目直接点明了说明对象是“题跋”,作者称它是”点赞艺术”,可见作者对它的赞美之情,而“绵延千年”更是说明了题跋历史悠久的特点。
2、定义、发展历史,艺术价值,重要作用。
3. 不能,“目前所知”是据目前资料显示的意思。原句表示目前历史资料显示,顾恺之是第一位在画作上留下签名的人,但并不表明他一定就是第一位在画作上签名的人,如果删去,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原意。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4. 举例子,举了《清明上河图》题跋揭示作品部分缺失的例子,具体直观地说明了题跋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创作线索。进一步说明了题跋是绵延千年的点赞艺术。为下文提出要好好对待题跋做铺垫,增加文章趣味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