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课堂知识评价(第一单元)
修订人:邯郸市广泰中学刘薇
1散步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散(sàn)步散(sàn)落
B.劳累(lèi)果实累累(léi)
C.强(qiáng)壮勉强(qiǎng)
D.重(chòng)量重(chóng)复
2.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
....,终不愿意。(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
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舒适的位置或安排。)
B.那里有金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
..的鱼塘。(粼粼:形容水流的清澈或石的明净。)
C.我决定委屈
..儿子。(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D.后来发生了分歧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分歧:指意见不一致,有差别)
3.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咕咕地起着水泡。
B.我想折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C.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D.不过,一切都取绝于我。
4.“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破折号的作用是:()
A.解释说明B.声音延长C.意思递进D.意思转折
二、课文围绕《散步》描绘了哪几个画面?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三、文章分别写了哪些景物?哪些词语在写景中最具有表现力?
四、如何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五、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特有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结合课文,谈谈你的感受。
2秋天的怀念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瘫(tān)痪侍(sì)弄整宿(xiǔ)憔(qiáo)悴
B.仿膳(shàn)豌(wān)豆诀(jué)别烂漫(màn)
C.捶(chuí)打沉寂(jì)踩(cǎi)扁翻来覆(fù)去
D.央(yāng)求砸(zá)碎暴躁(zào)絮絮(xù)叨叨
2.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暴怒无常:形容一个人的脾气坏到了极点,
时常极端愤怒,变化不定。)
B.她憔悴
..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憔悴:形容人脸不好。)
古劳水乡旅游攻略C.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2019国庆70周年大阅兵
..。(诀别:辞别。)
D.紫红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
....。(泼泼洒洒:水散洒的样子,这里形容花开得茂盛。)
二、文章以“秋天的怀念”为题,有什么意义?作者在文章中怀念了什么呢?
三、文章围绕“看花”写了哪些事情?通过“看花”凸显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
四、文章对母亲的行为动作描写细腻,请细读课文,出几处最能折射母亲心理状态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五、怀念母亲的文章很多,而此文更让读者心中凄然。请课外阅读史铁生的散文,了解史铁生的故事,说说你阅读此文后的感受。
3羚羊木雕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字音或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A.犄角(jī)允许(yǔn)树杈(chà)逮着玩(dài)
B.脸颊(jiá)非州(zhōu)撒(sā)谎点燃(rán)
C.攥(zuàn)着发抖(dǒu)抗拒(jù)仗(zhàng)义
D.裁(cái)缝小藏(zàng)刀寒战(chàn)心怦怦(pēng)
2.指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我们俩形影不离
....,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为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B.我妈是婆婆嘴
...,她要是知道,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老太婆的嘴)
C.万芳是个多么仗义
..的好朋友。(讲义气)
D.她却满不在乎
....地说:“算了吧……”(完全不放在心上)
3.下列句子中的词语,应选哪项依次填上才恰当()
①月亮出来了,________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②我________地敲了敲门。门开了,万芳伸出头来,一把拉了我进去。
③妈妈的目光________地盯着我。
④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________地点燃一支烟。
A.冷冷轻轻紧紧静静B.凉凉轻轻紧紧慢慢
C.白白缓缓冷冷悄悄D.白白轻轻紧紧缓缓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我小声地说。
小孩灰指甲图片B.“没有卖……我送人了。”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C.“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
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D.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二、课文围绕“羚羊木雕”发生了哪些故事?表现了一个家庭里怎样的问题和矛盾?原
因是什么?
三、课文中有一段关于“我”与万芳间友谊历史和交往的叙述,从这段文字中,表现出
万芳的什么性格特点?
四、下面是围绕这个故事的几种观点,你同意哪一种呢?说说理由。
1.爸爸妈妈是一个自私的人,他们无视孩子的感情,是应该受到批评的。
2.“我”的做法有问题,把家里的贵重物品送人,是需要征求爸妈意见的。
3.尊重是相互的,爸妈需要尊重孩子的情感,孩子也要尊重父辈的情感。羚羊木雕
不仅仅是一个有价值的物件,同时也是爸妈送给孩子的礼物。转送别人是要谨慎的。五、文章结尾写“可是,这能全怪我吗?”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散文诗两首
一、基础知识
1.下列文学常识有错误的一项是()
A.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B.《金花》的体裁是散文。
C.《荷叶·母亲》选自《繁星》,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王积薪闻棋
怀念母亲的句子D.冰心,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再寄小读者》等。2.下列字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匿(nì)笑沐(mù)浴祈(qǐ)祷花瓣(bàn)
B.菡(hàn)萏欹(qī)斜并蒂(tí)膝(xī)盖
C.荫(yìn)蔽祷(dāo)告抛(pāo)下姊(zǐ)妹
D.烦(fán)杂徘(pái)徊心绪(xù)遮蔽(bì)
3.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
..,却一声儿不响。(偷偷地笑。)
B.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向神祈求保佑。)
C.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斜靠。)
D.大家都喜欢,说是应了花瑞。(花中的祥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
二、阅读《金花》,思考: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花?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三、阅读《荷叶·母亲》,思考:荷叶和红莲各象征什么?作者在这篇小文中寄寓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四、《荷叶·母亲》中的作者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而深受感动。请你描述一下作者此时的心情。
五、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句话的理解。
5《世说新语》两则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舍得舍命舍弃舍己为人
B.差额差不多参差差错
C.相识想通相貌相声
D.乐意乐观乐曲欢乐
2.下列各项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俄而雪骤
B.撒盐空中差可拟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尊君在不
3.下列对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为)
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方/入门/不顾
B.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D.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5.下列句子的翻译有问题的一项是()
A.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文: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B.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文: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小便刺痛出血D.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来拉元方,元方走进了自家的大门,不照顾友人的脸面。
6.请从课文中出古今异义字并写出其古义与今义。(不少于四个)
二、《咏雪》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陈太丘与友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从中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三、《咏雪》的作者用简短的文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这种气氛是通过哪些词语透射出来的?
四、出文中的比喻句,细细体味句子的表达效果。
五、《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
参考答案
《散步》
一、1.D(重(zhóng)量,“重”只有两个读音,zhóng、chòng)
2.C(委屈:不按儿子的意愿办事,使儿子收到委屈的意思。)
3.D(取绝——取决)
4.A
二、散步——分歧——谦让——担当;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宽容忍让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的传统美德。
三、第4段:田野、新绿、嫩芽、冬水,第7段:菜花、桑树、鱼塘;“新绿”、“嫩芽”、透露了春的气息,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力的礼赞。(答案不唯一)
四、“走得很仔细”表明“我”和妻子尊老,他们如同生怕惊动整个世界那样,生怕稍有点闪失给老人和孩子带来惊恐、不安甚至伤害。因此他们“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