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编写,包括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其中,《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是精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是略读课文。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方法。有的说明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有的讽刺了那些行动和目的相反的人。有的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根据自己的发现做出正确判断。有的通过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教育我们做事、看问题要实事求是。还有的说明做事情要善于开动脑筋,想别人没想到的。有关思想方法的专题在前几册教科书中都有所涉及。本单元的教学应该在以往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扩展,不断提高要求。
语文园地安排的内容也与本组专题紧密联系。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学生可以尝试着运用学到的思想方法来介绍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读读背背”是一些有关思想方法方面的谚语。“成语故事”《买椟还珠》讽刺了那些没有眼力、舍本逐末的人。
本组课文语言朴实生动,含意深远。学习本组课文,要以读为本,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把课
文读通、读懂,注意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教学目标:
1、识记本单元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
4、让学生在阅读中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试着学会用科学正确的态度和方法看问题和想问题。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阅读中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试着学会用科学正确的态度和方法看问题和想问题。
教学时间安排:合计需要12——13课时
9 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教学重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亡羊补牢》
快乐自学:
一、自学文中生字和词语。达到会认会写,能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仔细阅读课文,弄懂以下问题:
2、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为什么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3、从这则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结合实际谈谈。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一、谈话激趣 揭示课题,理解题意。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4、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我们先学习寓言。看老师写课题:
亡羊补牢 指名读,齐读。
5、“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6、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7、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8、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二、激励导学,感悟内容。
1、分享成果,小组交流。
要求: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遇到特别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说说你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用什么方法记住的;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为什么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3)、从这则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结合实际谈谈。(小组自学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班内交流,重点品味。
(1)哪个小组愿意将你们的学习情况向同学们展示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呢?(指名上台交流个人和小组学习成果)
(2)其他小组补充发言。
。。。。。。。。。。
3、教师点拨,加深理解。
重点结合以下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明白道理。
(1)养羊人丢了羊心里会怎样想?又会怎样做?为什么丢了一次羊还会丢第二次呢?
(2)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4、质疑解惑,拓展延伸。
(1)听了同学们的交流,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提出来让大家帮帮你。
(2)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5、总结内容,明确收获。
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三、轻松练测:
1、比一比 再组词
悔( ) 叼 屈 隆 硬 狼 则
梅( ) 叨 窟 窿 便 狠 侧
2、背诵这则寓言。
3、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南辕北辙》
快乐自学:
一、自学文中生字和词语。达到会认会写,能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仔细阅读课文,弄懂以下问题:
1、《南辕北辙》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从这则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从哪儿体会到的?
3、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和事吗?结合实际谈谈。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四字词语。
日漫新番一、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
二、激励导学,研读文本。
1、分享成果,小组交流。
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2、班内交流,重点品味。
(1)指定小组交流小组讨论成果。
区位熵(1)其他小组做补充。
3、教师点拨,加深理解。
重点引导:
(1)面对那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3)回到课始的故事:楚王会不会攻打赵国?为什么?
4、质疑解惑,拓展延伸。
5、总结全文,谈本节课收获。
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
三、轻松练测:
口腔门诊部1、看拼音写词语:
yuyan kulong quangao ruanying langqun faze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2)读了《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我从中明白了( )。
10 惊弓之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并学习使用这个成语。
2、运用学过的朗读技巧,读出魏王疑问、惊叹的不同思想感情。
3、理解“惊弓之鸟”、“能手”等词语。并能选择“直”的解释条,通过默读课文,在文中到与“直”的含义相对应的词——“拼命”。
4、训练因果句式。
5、根据板书提示背诵第8节。
教学重点:学懂更羸说的话,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
教学难点: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更羸分析判断的合理与正确性为重点。根据魏王由“不信”到“吃惊”“奇怪”的态度变化,使学生明确,把观察、思考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是正确的,是值得学习的。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感知课文内容,重点研读课文第9自然段,了解“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
快乐自学:
1、自学文中生字词语,会认会写,通过工具书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意思。
2、仔细阅读课文三——五遍,思考: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出你感受最深的句段,做上记号,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并将自己的感受或体会做好批注。(提示:仔细阅读第9自然段,想象“更羸不用箭为什么能‘射’下大雁”?)
(3)更羸的判断是不是准确,你从课文的哪一自然段知道的?谈谈你的体会。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四字成语
一、谈话导入新课,整体进入
1、师: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伟大民族,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里,有一颗永不磨灭的璀璨明珠,那就是——成语。成语对于我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同学们,你能不能说说你了解的哪些成语吗?
2、刚才,有同学说到了“惊弓之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惊弓之鸟”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3、这个成语来自于一篇古典作品,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结合板书:
不用箭
【更羸—————┐
“射”
大雁 】
正因为不用箭,所以老师在“射”字上加引号。
二、激励导学,研读文本。
过渡:那么,课文哪一节重点写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呢?(引出第9节)  出示练习,自读第9节。亡羊补牢教案
1、小组交流,分享成果。
要求:仔细阅读第9自然段,想象“更羸不用箭为什么能‘射’下大雁”?
2、班内交流,重点品味。
(1)指名上台交流学习成果。
(2)其他学生做补充。
3、教师点拨,加深理解。
(1)“孤单失”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话前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因果——先果后因】
白泽是什么神兽
(2)读书上更羸说的第二句话:男同学读“果”,女同学读“因”。
(3)下面由老师引读因果句式,同学接读。
师引读:之所以飞得慢,是因为——
(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师引读: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得不到帮助,所以——
(叫得悲惨)。
师引读: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
(飞得慢)
无业证明模板
师引读:叫得悲惨,是因为——
(它离开同伴,孤单失,得不到帮助)。
小结:通过朗读,我们理解了更羸说的第二句话两组分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4)默读更羸说的第三、四句话,思考填空,用()括出答案。
出示填空:
它一听到_____,心里很______,就__________。
它一_________,伤口又______,就__________。
(5)师:前面,我们知道了更羸说的第二句话是因果句式,其实,第二句与第三、四句话之间也存在着因果关系,下面由老师引读,同学接读:
师引读: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一使劲——(生)……
师引读: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得不到帮助,所以它一听到弦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