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断句标点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标点的使用要合乎规范,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加强诵读,增强语感,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断句大致还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
  (1)、名词(代词),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 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2)、看虚词,定句读。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如:夫、盖、凡、窃、清、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干、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根据这一特点,出虚词就有助于句读。
  (3)、顶真,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例如:“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王充《订鬼》)根据这一特
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
  (4)、据排偶,定句读。一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
  (5)、依总分,定句读。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 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
  (6)、对话、引文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7)、察反复,定句读。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 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这也为断句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一、 文言文的标点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文言文不使用标点符号,说明文言文不太需要标点符号。那么,没有标点符号,中国古人是怎么阅读的呢?他们是怎样断句的呢?他们根据的是意义、句式、虚词和韵文当中的对偶等,照样可以断句。当然,有了标点符号,阅读还是要顺利一些;尤其是对文言文不太熟悉的人,更需要标点,所以我们也要了解如何点标点的问题。 

   1、 根据意义、语气断句 

   这是最根本的方法。一个意思完了,通常就要使用句号;两个意思藕断丝连,中间往往使用分号。有了疑问语气,后面就往往使用问号;有了感叹语气,后面就往往使用叹号。例如: 

   (1)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是概括介绍,后面讲具体的口技表演;"京中有善口技者"是一个完整的意思,所以"者"后面使用句号。到"而已"那儿又是一个意思,讲的是口技表演的设备,后面说的是口技表演的开始,因此"而已"后面应该是句号。再看下一个层次。 "会宾客大?quot;是一个意思,"大宴"后面要使用逗号。"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也是一个意思,主谓宾齐全,后面当然应该使用逗号;至于"东北角"后面,用或者不用逗号都可以。"口技人坐屏障中"也是一个意思,后面也应该使用逗号。再看第三个层次。"桌、椅、扇、抚尺"是并列项,它们之间应该使用顿号。接下来,"少顷"后面应该有逗号,这是应该时间状语。"一下"和"寂然"后面也应该是逗号。整段话的标点应该是"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quot; 

   (2)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这是韵文,一读就知道是五言诗,"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后面是说的话,当然是冒号和前引号。"之、烦"后面得使用逗号。"作计何不量"是责备的话,语气很强,后面得用叹号。"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是一组意思,完结之后应该使用句号;里面的"吏、君、地"后面当然是逗号。"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句末是疑问语气,应该使用问号和后引号;里面的"?quot;后头应该断句,使用逗号。于是整段话的标点是"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这就是利用意义和语气来决定标点符号。下面的段落也可以这样确定标点符号。 

   (3)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茂盛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庄子·山木》)(注:这里的"雁"是"鹅") 

   按照意思,先把对话用引号和冒号表示出来,就是: 

   (4)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茂盛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再将句子内部的逗号和分号等加上去,就是: 

   (5)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茂盛,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2
文言文的标点和翻译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2、 根据虚词断句 

   文言文的"之乎者也"特别多,那往往是断句的标记。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之乎者也"等文言虚词来断句。例如: 

   (1)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惧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 

   如果根据意义把对话确定下来,写出冒号和引号,那就将是: 

   (2)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quot;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惧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要是根据"之乎者也"来断句,在"之乎者也"后面写出适当的标点符号,这段话就是: 

   (3)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惧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大部分标点符号已经有了。仔细分析里面的话,根据意义把逗号等写出来,这段话就是: 

   (4)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quot;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quot;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臣。相如虽驽,独畏廉  眨抗宋崮钪  壳刂  圆桓壹颖 谡哉撸 揭晕崃饺嗽谝病=窳交⒐捕罚 涫撇痪迳 N崴 晕 苏撸 韵裙 抑 倍 笏匠鹨病?quot; 

   下面的段落也可以按照这个办法断句。 

   (5)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为之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问解狐非子之仇也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吕氏春秋·孟春纪》)(注:令,邑的行政长官。尉,朝廷的军官) 

   先按照意思把对话的冒号和引号写出来: 

   (6)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为之?"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问:"解狐非子之仇也?"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quot;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quot; 

   这就有了大部分标点符号了。如果把"之乎者也"前后的标点写出来,就是: 

   (7)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为之?"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问:"解狐非子之仇也?"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quot; 
3
文言文的标点和翻译

   两个"其谁可为之"的"其"是语气词,它的前面可以使用逗号。"国人称善焉"的"焉"是句末语气词,后面也要使用标点;这里是一段话已经完毕,所以"焉"后面使用了句号。"善哉"的"哉"也是语气词,后面也需要标点;这里的"善哉"是倒装句中的谓语,所以使用了逗号。再把其余的标点加上,这段话就是: 

   (8)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为之?"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问:"解狐非子之仇也?"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君问可"后面都有逗号,是因为这是一个意思。"外举不避仇"和"内举不避子"都是一个完整的意思,所以后面都使用了逗号。 

   3、 根据语法结构断句 

   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是凭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我们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对文言文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使用什么样的标点。如: 

   (1)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按照意思进行分析,"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一个意思,就是对比了古今人民对待从师问题的态度。里面的"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和"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显然讲的是两个方面;如果确定这是一个句,这"古今"之间就应该使用分号。再往下分,"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是一句话,"古之圣人"是主语,"其出人也远矣"是谓语,二者之间可以用,也可以不用逗号;不过,这里比较强?quot;古之圣人",加上后面还?quot;其",所以还是使用逗号好。"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内部的标点就可以确定了:"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之相应相对的"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内部的标点也可以确定了:"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一个意思,前一个"圣"和前一个"愚"都是主语,后一个"圣"和后一个"愚"都是谓语,所以标点应该是"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后面应该用句号。"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一个意思?quot;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都是一个句子,都应该断开,所以内部标点应该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整段话的标点符号是: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再举一个例子。 

   (3)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促织》) 

   "宣德间"是时间状语,后面可以使用逗号。"宫中尚促织之戏"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在一般情况下,宾语处在句子的末尾,到了宾语那儿该断句;"戏"正好是宾语,所以后面也需要逗号。到"岁征民间"那儿,复句已经完毕,句末该使用句号。"此物故非西产"跟后面的话藕断丝连,后面最好使用分号。"以一头进"和"试使斗而才"以及"因责常供"后面都没有宾语;在没有宾语的情况下,谓语后面就可以断句。"令以责之里正"是单独的一句话,后面应该是句号。后面也是一样,有了宾语就断句;没有宾语,看看到了谓语那儿意思是不是完整,如果完整也可以写上逗号或者句号。整段话的标点符号是: 
4
文言文的标点和翻译

   (4)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下面的一段话就可以这样使用标点: 

   (5)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之世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niu)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苏轼《晁错论》) 

   根据语法分析?quot;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之世而其实有不测之忧"是一个句子,主语是"天下之患" ,后面的谓语是主谓短语"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之世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儿主谓短语的谓语又是一个并列的主谓短语"名为治平之世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大小主语后面都可以使用逗号,于是这句话的内部标点是"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之世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当然也可以少用一个逗号,点成"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之世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后面的"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是一个二重复句,讲了两件事,一件?quot;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一件是"起而强为之",两件事中间一个使用分号。主语后面使用逗号,这段话的标点是"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主语是"仁人君子豪杰之士",比较长,后面一个点逗号;两个谓语"为能出身天下犯大难"(能够为天下的人挺身而出去承担大难)和"以求成大功"之间当然一个用逗号。"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是一个判断句,主语是"此",其他是谓语,意思是"这本来就不是在短期内由那些贪图名声的人所能做到的",状语比较长?quot;期月之间"后面可以使用逗号。整段话是标点应该是: 

   (6)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之世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可见语法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使用文言文的标点。 

   4、 根据修辞的要求断句 

   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讲究互相照应,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断句。如: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苏洵《六国论》)  98号汽油适用于什么车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是对偶的(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偶),中间可以使用逗号。两处"其实百倍"" 其实亦百倍"是对应的,两个"其实"之前可能使用相同的标点。"较秦之所得"和" 与战胜而得者"是互相比较的,也就是对应的,它们之间可以使用逗号。当然,"诸侯之所亡"和"与战败而亡者"也对应,中间也可能使用相同的标点。于是标点是: 

   (2)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下面是没有学过的文言文,我们完全可以断句。 

   (3)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城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李斯《谏逐客书》) 

   "西"和"东"对应,前面肯定使用逗号,于是开头是"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于"一直管到"晋",所以后面的标点也就很清楚了?quot;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到这儿说完了穆公,该使用句号了,下面便开始说"此五子"。"者"表示提顿,后面要用逗号。"不产于秦"" 而穆公用之"" 并国二十"" 遂霸西戎"都是完整的句子,所以它们前面都应该是逗号。该讲"孝公"了,"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都是四字语,整整齐齐,后面也都应该是逗号。"获楚、魏之师"和" 举地千里"凭意义可以断定它们之间也应该用逗号。这么一来,这儿的标点应该是"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下面该说"惠王"了,"用张仪之计"和"拔三川之地"都是动宾结构,"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 这"西、北、南"构成了排比,也提示每一个短语的后面都可以使用相同的标点。"包九夷"和"制鄢郢"对偶,中间该用逗号隔开。"据城皋之险""割膏腴之壤"也对偶。于是这段话的标点应该是: 

   (4)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城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2006-05-06 17:19:02
闽江学院分数线
文言文断句标点的几种方式

焦仲卿和刘兰芝2005年,北京春季高考又把几年前曾一度考查过的文言文断句列入今年的考查范围。题例:

(1)藏 之 之 难 不若 守 之 之 难 守 之 之 难 不 若 读 之 之 难

(2)是 故 藏 而 弗守 犹 勿 藏 也 守 而 弗 读 犹 勿 守 也

(3)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

(4)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

(5)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

其实,断句标点是最能体现学生文言文能力的一项基本功。正确断句和标点的前提是对文意的理解,其次是掌握一些必要的方法,二者要相辅相成。断句的一般步骤是:.先通读文意,理解材料大意;.先易后难,先断后标,先大后小;.进一步理解文意,检验断句标点的正确与否。

具体方法有这样几种:

一、          查标志

a、  句首标志词:句首常有“盖、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至若”等词,把握住它们有利于先到句子的大层次,它下启一段或一个大句子,常常有提纲挈领之用。

如: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故*弊在赂秦。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b、  句尾标志词:句尾标志词有“也、乎、焉、矣、耳、哉、与(欤)”等虚词。

如: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君将哀而生之乎?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亦亭亭如盖矣。

岂得之难而守之易欤?

c、  关联标志词:有些关联词常常能承前启后,它们前面一般可以断句。如“是故、于是、是以、向使”等。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

d、  时间标志词:既而、未几、俄、少间、方、有顷等

    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有顷,君复出,与毅饮食。

E、对话标志词:这常常作为断标记叙文中的人物对话、说明问题的常用语。如“*、言、道、云”等。例如:

    蜩与学鸠笑之*“我决起而飞,榆枋而止”。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当然,标志词毕竟只是从语言表面而言的,而语言本身又是比较复杂的,所以,要准确断句和标点,必须紧密结合材料意思。

二、 套结构

文言句式与现代文句式一般相同,大多是主谓结构而常常省略主语。查结构,重点是抓动词,以动词为中心,前后分析出不不同的结构关系,确定其句子主干,从而断句和标点。如1998年高考题:

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

该句中动词有“次、震动、惧、战、遣、为、”等。以动词为中心查句子结构:次的主语是诸葛亮,宾语是渭滨;震动的主语是关中,惧的主语是魏明帝;句应带宾语及晋宣王战;遣的主语承前省(魏明帝),辛毗既是遣的宾语,又是军师的主语(兼语)故该句子可断为:

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

三、 查语气

在了解了必要的句首句尾标志词以及结构的基础上,要想把标点标准确,还要仔细品味文句的语气,判断是陈述、疑问,还是判断;是推测、婉商、舒缓,还是祈使等。

四、查句式、看修辞

文言文里常见一些特有的惯用的句式和固定格式已成为断句的显性标志,而修辞技巧如比喻、对比、对偶、排比、顶针等也是断句的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如《孟子·告子上》:“孟子*/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有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本文中“仁,人心也;义,人路也。”用浅显的对比说明“仁”和“义”,下面的对比都是由此延伸而论。

〔强化训练〕:给下面一段话种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孟子*:“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为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参考答案〕:

孟子*:“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为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第二节  古文的标点
     
  古文的标点和翻译,是古汉语学习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从某种角度讲,能否正确地标点和翻译文言文,是一个人古汉语水平高低的标志。古文的标点和翻译本身虽然也有一些理论,但它们更多的是偏重于实践,偏重于用古汉语的理论(特别是词汇、语法、音韵理论)来指导文言文阅读的实践。因此,为了提高古文标点和翻译的水平,首先应当多读文言作品,要反复阅读、高声朗读,许多名篇还应熟读成诵,以增强“语感”。与此同时,要牢牢记住几百个常用实词和几十个常用虚词的含义,要切实搞懂古汉语特有的语法规律,正确地理解各种复杂的语言现象。此外,还要广泛地学习和掌握古代的文化、历史、地理知识等等。抓住了这几条,就抓住了根本。
    在本节中,我们准备扼要地介绍一些古文标点的基本常识和主要方法。
   
一、句读与标点符号
   
1、什么是句读
      “句读”是古汉语学习中经常碰到的语词。韩愈在《师说》一文中就说过:“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那么,究竟什么是“句读”呢?
    “句读”是“句”和“读”的合称。古代的文章或书,是自上往下、从右向左排列汉字的,字与字之间没有标点符号,一个紧挨一个。古人读书时,根据句意和语气,在必须停顿的地方,用简单的符号标记一下,以便识别。如果一句话完了,古人就在这句话最后一个字的右边,加上一个点或圆圈,叫做“句”;如果一句话未完,但朗读时需要在某字后面停顿一下,就在这个字的下面加个点,叫做“读”,读作“dòu”(即后来的“逗”);两者合称,叫做“句读”。可见,“句读”的作用实际上就是断句。
    断句对于理解文意十分重要。断句错误,肯定会曲解文意,甚至叫人无法理解。古人把这种将句子断得无法理解的现象,批评为“不辞”,意即“不成话”。
    古人对句读训练十分重视,把它看成是读懂古书的起点。《礼记·学记》云:“一年视离经辨志。”意思是说,小孩子入学一年之后,就要考核他们“离经辨志”(断离经文,辨识文意)的水平。韩愈的《师说》也谈到“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说明唐代人也把句读训练当作不可或缺的学习内容。
    古书中就有一些记录句读不当而造成理解错误的材料。例如,古代曾有“夔(kuí,人名,
舜的乐官)一足”的传说,《吕氏春秋·察传》云: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一足,一只脚),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这个小故事,对于人们认识句读的重要性,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2、什么是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五四”运动以后,随着新文学运动的开展,而在我国兴起并在实践中日益完善的、用来表示停顿、语气、语法关系以及词语性质和作用的书写符号。
    我国现行的标点符号,包括:句号( 。 )、问号( ? )、感叹号( ! )、逗号( , )、顿号( 、 )、分号( ; )、冒号( : )、引号(“ ”、 ‘ ’)、括号([ ]、 ( )、〔 〕、 【 】)、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 .)、连接号( — )、间隔号( · )、书名号( 《》 、 〈 〉)、专名号 (    ),等等。
文艺名   
3、 标点符号和句读之间的差别
    标点符号和古代的句读有很大的不同。它们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古人所说的“句”和“读”,其含义广泛,不同于今天的“句号”和“逗号”。古代的“句”,指一句话完了的停顿,这句话可以是叙述句、描写句、判断句,也可以是疑问句、感叹句。因此,如果用今天的标点符号表示,既可能用句号,也可能用问号、感叹号,等等。同样,古代的“读”,指句中的停顿,如果用今天的标点符号表示,既可能用逗号,也可能用顿号、分号,等等。
    第二,古代的句读一般只用两种符号:“。”和“、”(与今日之句号、顿号相同)。现代的标点符号体系完备,符号众多(将近二十个)。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第三,句读只起断句的作用,只表停顿,它既不能表示句子的各种语气,也不能表示句子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句读正确(即断句无误)虽然是正确理解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并非唯一条件;断句正确未必能保证理解正确。而标点符号则不仅表示停顿,也表示语气和句子之间的关系,其功能、作用是句读所不能比拟的。
    下面,我们举两个断句正确但标点符号用得不当、曲解文意的例子:
    韩愈《马说》:“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唐语林》卷一:“兴元中,有僧曰法钦,以其道高,居径山。时人谓之径山长者。”
    这两个句子,断句完全正确,但标点符号并不完全正确,因而未能正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前例中,最后一个字“也”字之后,应当用问号,不应当用句号。因为最后两句话是表示选择关系的疑问句,“也”的用法与“邪”相同;用了句号,就改变了疑问语气,而变成叙述性的肯定判断语气了。后例中,“居径山”之后不应用句号,而应用逗号。因为用句号和用逗号,所表示的句子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用了句号,连词“以”只管到“道高”为止;“以其道高”就成了“居径山”的原因和前提,而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用了逗号,“以”一直管到“居径山”;“以其道高,居径山”就成了“时人谓之径山长者”的原因,而这是符合逻辑的。原句“有僧曰法钦”后的逗号也应改为句号,因为这句话表意完整,句意已完。
   
二、标点古文的基本要求
   
  古文标点错误的类型很多,其中最常见、最主要的有四种,即:断句不合原文句意,话意
不通;断句之后内容不合情理;断句不合古代文法;断句不合古代语音。
    下面,就从这四个方面谈谈标点古文的基本要求。
   
1、字句必须能够讲通
    标点古文之前,一定要反复阅读原文,真正读懂;加了标点之后,每句话一定要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标点错误的地方。例如:
    《孟子·告子上》:“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上面这段短文,乍看起来似乎能明白,但仔细一推敲,问题就来了:“仁人,心也;义人,路也”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又怎么理解呢?这几句话,都很难讲通,而毛病也就出在这里。原来,这几句话断句不当。正确的标点应该是:“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又如: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
    这段话中,“顾藉谓功业可立就”十分费解。原来,“顾藉”是“顾惜”、“爱惜”之义,这个词应当属上句,不应属下句 。正确的标点应当是:“……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
   
2、内容必须符合情理
    对标点出来的古文,不但要看每个句子是否能讲通,而且要认真细致地推敲它们所表达的内容是否符合情理、符合逻辑。如果内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点错。例如:
    《资治通鉴》卷一四六:“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
    这段话中,虽然每句话本身都讲得通,但“争投水死者十余万”一句于情理有悖:营垒崩溃,打了败仗,弃甲逃命的兵士,为什么“争投水死”呢?他们争着投水,是为了活命,而非自杀。因此,正确的标点,应在“争投水”后加上一个逗号。
    又如:《礼记·檀弓》:“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盖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
    按照这段话的标点,“谓之曰”的主语不明,“之”似乎指代“世子申生、公子重耳”,上下文
意显得不连贯。问题出在第一句话点错了。正确的点法是:“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
   
3、文句必须合乎古代语法
    古今语法不同。标点后的文句,必须合乎古代的语法规律和虚词的用法特点,否则就会曲解古文意思,或造成“不辞”现象。例如: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在古汉语中,疑问语气词“乎”后面从来不加“不”连用,因此,“伤人乎不”标点不合语法。正确的点法是:“……曰:‘伤人乎?’不问马。”
    又如: 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在古汉语中,“所字结构”往往表示动作的对象,“所闻”即“所听到的(情况)”,“所闻”不可能“皆叹惋”。应当把“所闻”属前,作“具言”的宾语。正确的点法是:“……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闻者)皆叹惋。”省略了的“闻者”,指桃花源中听渔人介绍外界情况的人。
    再如:《左传·襄公三年》:“解狐得举,祁午得位,伯华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
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
    在古汉语中,句末语气词“也”、“夫”有时连用,表示感叹语气,如《论语·宪问》:“莫我知也夫!”但上面这个例句中的“能举善”,是说明“建一官而三物成”的原因的,后面没有必要以“也夫”连用强烈感叹。古汉语中,“夫”常与“唯”连用,置于句首,如《老子》:“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因此,正确的点法是:“……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
    《左传·哀公十七年》:“侨(人名,即子产自称)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
    这个例句的标点也不合语法,应将“事大”后面的逗号去掉。“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是两个宾语前置句,都用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可理解为“为国非难不能事大字小,患无礼以定其位”,意思是:治理国家并非难在不能事大国、字(养)小国,而是担心无礼以定其位。
   
4、文句必须合乎古代音韵
    古人作文,常用韵语。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化,有些古代押韵的字,今天读起来已经不押韵了。这也是造成标点错误的一个原因。标点古文时,也必须注意这个问题。例如:
    《史记·淮阴侯列传》:“后数日,蒯通复说(韩信)曰:‘……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愿足下详察之。’”
    这几句话,虽然字句似乎都能讲通,但没有正确地揭示出原文的韵语及其神情语态。“时乎时不再来”六字,应分成两个押韵的三字句,即“时乎时,不再来”,“时”、“来”二字押韵。又如:
    《左传·哀公十七年》:“卫侯贞卜,其繇曰:‘如鱼竀尾,衡流而方羊裔焉。大国灭之,将亡。阖门塞窦,乃自后踰。’”(繇,音zhòu,是卦兆的占辞。竀,音chēnɡ,通“赪”,赤,古人以为“鱼劳则尾赤”。方羊,徘徊、游荡,“方”音pánɡ。)
湿润反义词    古代的繇辞一般是押韵的,这个例句没有正确地揭示这一点。正确的标点应该是:“如鱼竀尾,衡流而方羊;裔焉大国,灭之将亡。……”“裔”的本义是“衣边”,引申为边界,“裔焉大国”意即“介于大国”(夹在大国之间)。
   
三、标点古文的具体方法
   
  标点古文的操作步骤是: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仔细阅读,基本上读懂其
意思;然后,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句读”或断句),逐渐缩小范围;第三步,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认真推敲每个词的含义和可能的用法,并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和句式的特点,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最后,再根据语意、语气等情况,在断句的地方,加上相应的标点符号。
    下面介绍一些断句的具体方法:
   
1、注意虚词(特别是连词、语气词)和一些凝固结构的用法
    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连词经常起联接词组和分句的作用,句尾语气词通常用于句末,叹词一般单用,代词常在句末,等等。它们的位置往往是断句的标志。有些凝固结构,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然则”、“虽然”、“然而”等,中间是不能断开的;有些凝固结构,如“不 亦…… 乎”、“无乃……乎”、“何以……为”等,是单句形式,必须根据情况断开。抓住了虚词和凝固结构,就能把一些“面上”的句子大致断开。
    例如,下面这段文字,选自清人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
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这段文字相当典型。全段共有十七个句子,用了十七个标点符号。其中成为断句标志的句末语气词共十一个(“乎”、“矣”、“也”、“焉”、“哉”),连词和凝固结构共四个(“则”、“而”、“然则”),代词两个(“之”),句首语气词(“岂”,也有人称为情态副词)一个。
    值得注意的是:语气词“也”虽然大量用于句末,但有时也用于句中,不能一看到“也”字就断句。例如:
    韩愈《送孟东野序》:“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上述例句中的三个“也”字,应当看成句中语气词,不能点断。又如:
    《淮南子·主术训》:“耕之为事也劳,织之为事也扰;扰劳之事而不舍者,知其可以衣食也。”
    例句中加点的两个“也”字,也不能点断。
   
2、注意句式的对偶和排比
    古人作文,好用对偶句式和排比句式,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例如:
    李密《陈情表》:“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朞(jī)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苏轼《喜雨亭记》:“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夫听者,事之侯也;计者,事之机也;听过计失而能久安者,鲜矣。听不失一二者,不可乱以言;计不失本末者,不可纷以辞。夫随厮养之役者,失万乘之权;守儋(担)石(shí)之禄者,阙卿相之位。故知者,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智诚知之,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故曰: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chài)之致螫(shì);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孟贲之孤疑,不如庸夫之必至也。虽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瘖聋之指麾也。”
    上述几个例句,都是大量运用对偶、排比句式的文言文;掌握了其规律,断句并不很难。
   
3、注意两个相同词语的连用
    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例如: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生阿、鄄(juàn)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又如:
    《山海径·北山经》:“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列子·汤问》:“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4、注意人物对话的起点
    古文中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字,“曰”下通常是所讲的话。这对于正确断句,提供了标志。但要正确判断引言的起止,分清对话内容和叙述话语。例如:
    《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託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
祁黄羊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又如:
    《论语·季氏》:“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者,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神,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上述三段短文中,用了大量“曰”字。由“曰”字入手,可以断开不少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