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派概述
一、词派特点
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内容比较狭窄,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二、词派出处
周力行
虽是中国宋词流派,但明确提出词分婉约、豪放者,一般认为是明人张綖,清人王士禛《花草蒙拾》说:“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故明人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
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此词始见于先秦,魏晋六朝人已用它形容文学辞章,如陈琳《为袁绍与公孙瓒书》:“得足下书,辞意婉约。”陆机《文赋》:“或清虚以婉约。”在词史上宛转柔美的风调相沿成习,由来已久。
三、发展历程
自唐、五代直至宋代,婉约风格在词的创作中一直占据主要地位,虽然间有豪放词风若断若续,但并未影响词以婉约为正宗的传统地位,婉约风格一直贯穿于宋词始终。
  词本为合乐而歌,娱宾遣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间集》和李煜词为代表的宛转词风。北宋词家承其余绪,北宋初期,词坛是士大夫贵族一统天下,其代表人物是晏殊、欧阳修,多写雅词和小令,其词作侧重于反映士大夫阶层闲适自得的生活以及感伤时序的情怀。到了仁宗时期,市民词的创作达到高潮,代表人物是柳永。他一生漂泊,沉沦下层,故能接近民众,所作多描绘都市风光,表现男欢女爱,抒发羁旅情怀,这些都适合下层民众的中味。又因柳永精通韵律,使他得以创制许多表现繁复多变的都市生活的慢曲长调。
  宋词发展到柳永,完成了第一次转变,但这转变只是翻新了词的音乐外壳,就其缠绵的内容来说,人们仍将柳永和晏殊、欧阳修等北宋早期词人归入“婉约派”。
认识数字  北宋婉约派的另一位重要作家,徽宗时曾主管国家音乐机关大晟府的周邦彦,在继承柳永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婉约词的艺术形式,他是北宋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 
鸡蛋过敏症状
  南宋前期词坛的婉约派,出类拔萃的是李清照,也是继周邦彦之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她的词分前后两个阶段。早期李清照写了一系列的闺怨词,以缠绵悱恻出名,是真正属于女性的爱情词。后期由于国破家亡,她流落天涯,孤苦无告,词的主题社会意义大大扩大,涵盖了当时千千万万北方难民的遭遇。
在后期的词坛,涌现了婉约派姜夔和吴文英等。他们都精通韵律,各自创作出不少新腔,也都以言情咏物为主。
清朝纳兰性德的词也受《花间集》和晏几道的影响,纳兰性德的词风,清新隽秀,颇近南唐后主。
四、代表人物
1、李煜
李煜,字重光。虽题材内容前后期不同,但一贯特点是“真”:一任真实情感倾泻,较少有理性节制。前期词写宫廷享乐的感受,对自己的沉迷与陶醉,也不加掩饰,如《玉楼春》(晓妆初了明肌雪)。后期词写亡国之痛,血泪至情。
(一)用血泪写出亡国不幸;
(二)本而不雕琢,多用口语和白描,词篇虽美,却丽质天成,不靠容饰和词藻;
婉约词
法式美甲(三)因纯情而缺少理性节制,亡国后直悟人生苦难无常之悲哀,把遭遇泛化,获得广泛的形态与意义,通向对于宇宙人生悲剧性的体验与审视。“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人间词话》)如《虞美人》《浪淘沙》。
2、柳永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艺术成就:
(一)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的改变—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二)唐五代敦煌民间词歌唱民众心声,表现其喜怒哀乐→文人词集中表现文人士大夫审美情趣→柳一改文人词创作路数,迎合市民大众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情事。
  (三)唐五代宋初,以小令为主,慢词少。柳大力创作慢词,使慢词与小令平分秋。
连接代词(四)语言表达方式上的革新。不只从书面语汇中提练高雅绮丽的语言,而是充分运用日常口语和俚语。如副词“恁”、“怎”、“争”等,代词“我”、“你”、“伊”、“自家”、“伊家”、“阿谁”等,动词“看承”、“都来”、“抵死”、“消得”等,用口语入词,不仅生动活泼,而且使读者和听众既感到亲切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
(五)表现方法的变革。柳为适应慢词长调体式和市民欣赏趣味的需求,创造性地运用铺叙和白描手法:小令篇幅短小,只宜用比兴手法,通过象征性意象传达抒情主人公情思意绪;慢词则可铺叙衍展,故柳将赋法如词,或直接刻画主人公内心世界;或描绘情事发生发展场面过程,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情感心态的变化。
如欧阳修《踏沙行》(候馆梅残)和柳《雨霖铃》比较:都写别情;欧词用意象烘托传情法,柳词用铺叙衍情法;欧词借景言情,情由景生,柳词即事言情,情由事生,抒情中含叙事情和隐约的情节性。
(六)善用时空转换叙事、布景、言情,自创出独特的结构方式。
  (七)多用白描手法写景状物;言情叙事直抒胸臆。如《忆帝京》(薄衾小枕天气)。
  (八)题材取向自我化。晚唐五代除韦庄、李煜后期词作外,多表现离愁别恨等类型化情感,柳永词注意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如《鹤冲天》(黄金榜上)等;《乐章集》中60多首羁旅行役词,较全面地展现柳一生复杂心态。
3、周邦彦
周邦彦(1057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赵顼元丰初,在汴京为太学生,写了一篇《汴都赋》,描述当时汴京盛况,歌颂了新法,受到赵顼的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以后十余年间,在外飘流,作过庐州(今安徽合肥市)教授、溧水(今江苏省)县令等。宋哲宗赵煦
绍圣三年(1096年)以后,又回到汴京,作过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官。宋徽宗赵佶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又外调顺昌府、处州等地。后死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