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四季》教学案
教材背景分析
    《四季》是新教材一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有趣的课文,它以儿歌的形式,琅琅上口、生动活泼的语言,描述了四季中有代表性的事物,表现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文章语言亲切生动、文字优美,并且四幅插图彩艳丽,适合朗读且能很好地体现新课标理念。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认识4个偏旁“月、口、禾、雨”。对汉字学习产生兴趣,识字、写字能力有所提高。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在阅读过程中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提高阅读能力。
春夏秋冬诗句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之美。
5、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正确认读和使用“对、说”等11个生字,能正确、标准的朗读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四季特征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有关四季的动画和图片,识字内容,课文内容、相关练习等。
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圈画生字。
教学方法:
启发教学法、谈话法、表演法等。
好的文章段落摘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季节已经悄悄的走进我们的生活,来到我们的身边?你是从
哪儿发现的?一年中除了有秋季,你还知道什么季节?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欣赏一些美丽的景,你想去吗?
  生:想!
  师:睁大眼睛,快坐好。老师给你个小向导。
(点击鼠标,出现一只喜羊羊)
  师:老师请来喜羊羊做向导,你可要认真观看啊!
(课件播放关于四季的图片)
师:同学们看得都很认真,谁能告诉老师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生:冬天的雪花;春天的小草;秋天的落叶;夏天的荷花等等
师:这就是我们的四季王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四季的课文。
出示课题:  《四季》
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儿童喜欢童话般的世界,富于幻想,教师利用了这个特点,虚拟了一个童话情境,并通过课件演示鲜活的画面,由“小鹿”做导游,通过引导学生把握各个季节的典型事物,将学生带入“四季”,如临其境,不仅能产生兴趣与遐想,而且使学生对小动物生成了亲近感。同时,使学生对“四季”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激趣识字。
师:大自然太神奇啦!她四个可爱的女儿,可以让草儿变绿;可以让花儿变红;可以让太阳变成火球;可以让红红的果实爬上枝头;还可以让世界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雪白。小朋友们想不想和四位小姑娘做好朋友呢?
出示  春  夏  秋  冬
今天老师把她们请到了课堂上来,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听听,去看看,感受她们的美丽吧!
1、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第61页,自己大声的读一读,如果有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你。
2、看,老师把生字宝宝请来了,看看你会读吗?读准确了吗?(出示  生字幻灯片)齐读生字
3、字卡游戏,我也来做老师。(请小朋友带读)
4、交流识字的方法:加一加,减一减 组词。
5、认识偏旁部首
6、摘桃子游戏
7、狠狠打屁股小结:同学们不但能在课文中识字,还有那么多好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字,真是太棒啦!
[设计意图:《语文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此处的教学设计就是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创设给拼音宝宝家的
爱情 诗词有趣情景,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借汉语拼音和语言环境帮助学生识字,寓教于乐,易于学生接受。
此环节识字教学中渗透了许多生活中识字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勤于观察生活,勤于动脑思考的好习惯,也使原本枯燥、单一的识字教学充满了乐趣,激发了学生对于中华汉字的热爱,调动了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指导朗读:
大屏幕上同时出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代表性图片,请学生再次自己读课文,并挑选自己喜欢的季节读给大家听。(学生自读课文。)
不一定以课本的顺序讲解课文,以学生选择的不同顺序分节帮助学生理解、指导学生阅读。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根据学生学习的兴趣所在展开教学,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引导式、启发式的教学。]
(一)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有学生说自己喜欢春天,相机引导其朗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2、理解文意,指导朗读:一到冬天就咳嗽是什么原因
(1)师:听这位同学读了这一小节后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
生:看到草芽是尖尖的。
生:听到草芽在对小鸟说话。
(2)师:草芽尖尖是个什么样子啊?谁能上黑板画给大家看看?
(生上黑板画小草,师相机指导)
师:草芽嫩嫩的,尖尖的,十分柔软,非常可爱!让我们带着轻轻的、慢慢的感觉来读课文。陋室铭朗诵
(3)师:草芽为什么说自己是春天?
生:因为只有春天到了小草才会发芽。
师:春天多美好啊!小草作为春天到来的标志多自豪啊,谁能把小草的骄傲与自豪读出来呢?
师:大家给老师一个机会,让我读一读,如果你们满意就用掌声鼓励鼓励我,如果不满意就帮帮我。师范读。
师:听了小朋友的朗读,我真想变成一株可爱的草芽,让我们一起边表演边读,会背的同学可以把书合上,老师看一看谁读得最高兴、最得意。
(指名读——师范读——再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师:刚才老师听到有的同学喜欢夏天、有的同学喜欢冬天、有的同学喜欢秋天,现在谁想汇报一下你喜欢什么季节?
[设计意图:此处借助多媒体动画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主动、积极朗读课文和书籍的兴趣。学生边读边想象,并将生活中的观察所得融入课文的学习之中,可以促进其感悟的不断深化,也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帮助积累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请喜爱夏天的学生先来谈谈自己喜欢夏天的原因
生:夏天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游泳,去海边捉螃蟹,打水仗,吃西瓜等等
2、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里写夏天的一个小结,看看文中提到了夏天的什么?
(指名生读课文的第二小节)
生:写了圆圆的荷叶和可爱的小青蛙
3、语言渲染,指导朗读:
师:是啊,夏天到了,池塘里长满了圆圆的大荷叶,小青蛙在荷叶上快乐的跳来跳去,多美啊!(边说边出示相应地动画图片)小朋友们,该怎么读呢?自己试着读一读吧!
师:谁还喜欢夏天?能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吗?
(学生读)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觉得夏天真是太美了
(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本小节的学习由回忆生活中的乐事开始,加之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语言渲染和学生的反复练读,使学生可以真切的感受到来自夏日池塘边的那缕清凉与惬意,帮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正如朱作人教授所言:“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侧能使人感受。”在不断的朗读体会中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