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幸福谁做主?
拿来到讲坛里讲的,都被称作讲座,讲座就应该告知听众一些确定性的东西或者是知识。但是,如果有同事看到我这个题目后,想让我告诉他,“我的幸福是什么?”或者诘问“我现在没房没车,钱不够花,你告诉我我怎么能有幸福?”我只能说对于关乎我的题目的这些顺理成章的主题,我无能为力。所以,我把我的本次公之于众的说话,准确地称为讨论,即对一个题目,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不为给大家答案,而仅仅是告诉大家这个问题的复杂性、重要性。
此前给大家放过一个本讨论的预告片,是《老大的幸福生活》中的一个片段。这部电视剧大概是去年上映的吧,不管大家看没看,反正我是看了。主演范伟,扮演手足中的老大,是一个养生学家兼按摩师。事业有成的弟弟们,认为大哥一人生活在东北的一个小城市,肯定不幸福,便把含辛茹苦将自己培养成才的大哥接到了大城市,可是,他们除了给大哥良好的生活条件以外,回馈至亲的更多的是自己不幸福的琐事,事业上的、情感上。大哥以自己的幸福观一一为弟弟妹妹们拆招,在别人看来不幸福的事情上,大哥却总是感觉“妥妥的了”。
学术界有人给予了这部电视剧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是幸福理念的感性显现,将中国人的幸福观完美地展现了出来,认为这种淡泊名利、注重亲情、内心协调、中庸和谐的幸福观是人生
搞笑网名大全幸福的关键。但是也有人认为,这部电视剧将幸福与快乐弄混了,剧中的老大,仅仅是把个人最基本的需要满足作为幸福,而且,当遇到外界条件不能满足个人的需要时,他就通过调节个人需要来缓解这种内与外的紧张关系。这种生存需要与被满足的关系,只是快乐与否的来源与关乎人生意义的幸福根本上就搭不上边。还有人认为,幸福与否,完全是个人的感觉,如果一个人感到幸福那他就是幸福的,如果他感到不幸,就是不幸福的。老大的幸福就是老大的幸福,这与别人没有关系。
鉴于此,在回答“我的幸福谁做主?”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要先澄清一下幸福这个概念。也许有人会说,幸福就是一种感觉,一个人感觉幸福,他就幸福,感觉不幸福,他就不幸福。而人与人又各不相同,所以幸福是一个空泛的概念,没有意义。首先,这种看法是相对主义的观点,它通过把一切相对化,从而把一切虚无化。这种相对主义实际上抹杀了事物之间的共性,不利于人们发现规律。其次,这种观点混淆了幸福感和幸福。幸福的人可以感觉到幸福,但是感觉到幸福的人并不一定真的幸福,因为感觉有的时候是骗人的。有的人说,快乐的人就是幸福的人,快乐就是幸福。快乐与幸福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这很容易区分。比如,我问大家,你快乐吗?大家马上会感受一下现在的感觉,如果身体舒适、心情放松,那么你就会毫不犹豫地说,我快乐或者反之反之。而当我问你,你幸福吗?我
想你肯定会非常慎重地回答这个问题,你会在你的脑海中思前想后,会想到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爱好等等,你会自然而然地尝试通过总结人生的方方面面从而给出一个幸福与否的答案,另外,我敢肯定,你给出的答案多半是否定性的。这说明,快乐是当下的、一时的某种需要的满足,某种紧张的缓解,而幸福是关系到人的一生的大事情。
快乐与幸福是很容易就分清楚的,但是,它们又是非常容易混淆的,特别是有些情况中,人们故意混淆快乐与幸福。这样做的目的是很简单,用暂时的、容易得到、因而肤浅的快乐代替长久的、不易得到、深沉的幸福,这样让人沉浸在仿佛是带来的销魂中。一个社会如果奉行这种策略,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那是可想而知的。对这种社会的批判大家可以参考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和佛洛姆的《生存还是占有》。
以上,我们区分了幸福与幸福感,对比了快乐和幸福,我们即使不清楚幸福是什么,但是我们起码了解到幸福不是什么。幸福对人很重要,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生活动力,如果不去或不能追求幸福,生活就毫无意义。
幸福对于人的意义,我想大家是不会否定的。我想从大家一致同意的基础出发,推导出幸福的定义。幸福是属于人的。无论如何幸福是人对自己生存状态的一种评估,是理性对人
自身的认识。那种认为饱食终日的猪或者是自由翱翔的鸟是幸福的看法,只具有移情的修辞学意义。因为猪和鸟都是不具有理性的,它们单纯遵从自然规律地生存。幸福是属人的,因此,还有几个关于人的基本判断和大家交代一下。第一,人是有限的存在。第二,人是理性的存在。第三,人是超越性的存在。第四,人是社会性的存在。这几个判断如果大家懂能够理解并且同意,我就不多说了。不过,我想事实上,这些判断的意义并没有它们字面上那么容易理解。第一,人的生命是有限度的,甚至人类的存在也是有限度的。正是这个限度,使人的生存才具有意义可言。因为,正是人的死,才促使人去思考人的生。第二,人是理性的存在,人具有自我意识。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第三,人的存在是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实现的,人总是在创造、在改变,以自己的意图改变整个世界,使自然世界向属人世界转变。同时,人的这种超越性的存在也说明了人是自由的存在。人能够利用自由规律来超越必然性。第四,马克思说过,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孤立的人只有在想象中才能生存。
现在我们将以上提到五个判断放到一起联系起来看。人的存在是这样的,而人无不在追求幸福,这样,钢琴心情幸福也就是人的存在一种理想状态奶奶的星星。由此,我们可以说,幸福的人就是能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具有意义;幸福的人就是聪明的人(苏格拉底之所以被神谕告知为最聪明
的人,就是因为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即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有限性);幸福的人是自由地创造中的人;幸福的人是有道德的人,既能与社会中的其他人和谐共生。
关于我说的人的存在,有的人还会提出异议。是的,为了强调人与物的存在的区别,我有意漏掉了“人是感性的存在”这个判断。人是感性的存在,人要想存在下去,必须脚踏大地、呼吸空气、拥有食物等等满足生理的需要。人的幸福,必须要求基本的需要被满足,而这些基本的需要,就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低级需要,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但它们是幸福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幸福的充要条件。有意思的是,基本需要的满足虽然并不肯定带来幸福,但是对基本需要满足的一味追求肯定会带来不幸。
我的幸福>什么是彩
在这里我以歌德的《浮士德》的情节举例说明一下。歌德长诗中的浮士德是一个年龄半百的学究,厌恶了僵死的知识想寻真正的快乐(就是幸福)。于是魔鬼墨菲斯托斯便来引诱浮士德,和他定下契约,她帮助浮士德实现愿望,当浮士德表示“生活啊,你真美,请停留一下”的时候,幸福的浮士德就要把灵魂交给魔鬼。结果,这个魔鬼施展魔法使浮士德恢复了青春,尽享了爱情,娶了古希腊美女海伦为妻,又成为皇帝的财政大臣,尽享权力,但是,靓女得伴和高官得作不仅没有是浮士德快乐,反而使他身心俱疲。直到他双目失明
时,行将就木的时候开始了创造事业,率领着人民改造自然的时候,他才发现生活的真正的美,不由得发出“你真美,请停留一下”的感叹。浮士德直到死的时候才发现创造的生活最幸福
丽拉说一个人的幸福,需要一个能保障人的基本生活条件的社会,需要一个能给予人自由的社会。一个人的幸福,需要有和谐的社会关系,需要一个人有道德。一个人的幸福,需要他去积极地创造,将理想的生活变成现实的生活。话说到此,我们给幸福已经勾勒出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聪明的而感到自己不幸福的人会说,我之所以不幸福是因为我的基本需要没有被满足,这是社会的失职。以这种方式思考的人,事实上是不自由的人,他把自己依附于社会、依附于他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作为人的本质。我们前面已经说到了,人是创造性的存在。没有这种创造的冲动,没有这种创造的自由的人是不会幸福的。社会是人存在的条件,但不能否认的是,社会是人改造世界的实践的结果。
人的本质规定了人的幸福,人只有获得幸福才堪称为人。我这不是在骂人,骂所有人为不幸福的人都不是人,我是想说,幸福是所有人的权利,所有时代、所有社会地位的人的权利。现实中确实有许多人不幸福,这其中有许多原因,有我们上面提到的对幸福与快乐的
混淆。最为主要的原因是,幸福的实现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过程。用一句哲学话语来说,一切有限的都是不完美的。正是幸福的无限性,才使幸福成为人一生的追求。
让我们再提一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在满足了基本的需要以及获得尊重的较高的社会需要之后,要想获得高峰体验,就要达到自我实现。自我实现,实现什么呢?当然是实现一个人的本质!想进一步了解马斯洛理论的人,可以参见马斯洛的著作《动机与人格》。
我不知道大家此时,对“我的幸福谁做主”有没有自己的答案。总结以上,我给提示,不给答案。幸福的人是聪明的人,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有限。幸福的人是有道德的人,可以和其他人和谐相处。幸福的人是创造性的人,用自己的热情,用自己的自由,用自己的一切天赋去创造新世界。
至此,我想我的结论已经出来了。但是我想强调的是,这些结论只是过程性的,它只是对复杂问题的一个讨论,是过程不是结果。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