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积累语⾔
——积累的“数量”是创作“质量”的保证
清代的袁枚⼗分注重积累语⾔ , 他许多的好词佳句都是从村夫僧⼈那⾥得到的。有⼀次,在⼆⽉梅花盛开的时节,站在梅树下的⼀个村夫很⾼兴地对袁枚说:“你看,梅树有了⼀⾝花了!”袁枚听了,⼼想:“这不是诗吗?”他便默默地记下,久久咀嚼,后来就写出了“⽉映⽵成千个字,霜⾼梅孕⼀⾝花”的名句。还有⼀次,⼀位给袁枚送⾏的僧⼈,惋惜地说:“可惜园⾥梅花正盛开,您带不去!”袁枚吟得“只怜⾹梅千百树,不得随⾝带上船”的诗句,⼀直为⼈称道。
苏步青的“零布头”
——时间是积累不可缺少的“⽀出”
我国数学家苏步青教授把会前会后、饭前饭后的时间⽐喻为零布头,并加以利⽤。他在参加五届三次⼈⼤会议期间,抓紧空隙时间完成了《仿射学微分⼏何》的后半部分。他说:“别看时间零碎,分分秒秒的时间好⽐零布头,只要充分利⽤,能做不少事情呢。”时间本来是⼀定的,但是,对于善于利⽤它的⼈来说,是⾛向成功必不可少的“助跑器”。
拿破仑的知识积累
——成功离不开积累
当年叱咤疆场,横扫欧洲⼤陆的拿破仑,⼀个给法兰西⼈民带来⽆限荣耀,⼀个向世⼈发出“在我的字典⾥没有‘不可能'”的誓⾔的“⾃信家”,早年是何等勤苦地积累。在他于巴黎军校攻读炮兵攻略,学习海军知识时,⼀直是勤勉地苦学,⽤⼼地积累。当室友们吃午餐的时候,拿破仑依旧潜⼼于对地理、历史和数学的研究并乐此不疲。这⼀直持续了他整个学习⽣涯的积累过程,为他今后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终于,拿破仑成就了法兰西帝国,⽽长期的积累则成就了拿破仑,成就了他近似疯狂的⾃信。
昆⼭⽆书
——积累要从点滴开始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学问家。他⽣长在江苏昆⼭,据传说,他从⼩就如饥似渴地勤奋读书,没有多少年,昆⼭所能到的书都被他读完了,⾄今还流传着“昆⼭⽆书”的美谈。
顾炎武的著作《⽇知录.⾃序》说:“⾃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积三⼗余年,乃成⼀编”。他不仅每天读书,⽽且遇到难题,⼀定弄懂弄通;发现疑点,更是反复琢磨,直到完全清楚、恰当为⽌。由于不知疲倦地勤奋学习,顾炎武⼗多岁时就把⼀部令⼈望⽽⽣畏的《资治通鉴》读完,并且全部抄了⼀遍。他⼀⽣所读过的书,有好⼏万卷,可以装满⼀间屋⼦。结婚新郎父亲致辞
名⼈如何积累资料
——积累的⽅式是多种多样的
 法国科幻⼩说家儒勒·凡尔纳每研究⼀个科学问题,总是事先收集⼤量资料。他去世后,⼈们在他书房中发现他亲⾃摘录的笔记竟达 2.5 万多本。
列宁为了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曾浏览了数以百计的书籍,其中重点对 148 本书和 49 种刊物上的 232 篇⽂章认真进⾏了阅读,作了笔记摘录和批注,写下了 60 多万字的札记。在此基础上进⾏分析、批判、吸收,完成了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阶段》的写作。
爱迪⽣⼝袋⾥经常放着⼀个⼩笔记本,有时还画上草图,写下⼀些计算公式,这个笔记本像是爱迪⽣盛知识的“⾦碗”,⼀有空,他就拿出来研究。
清朝蒲松龄为了写《聊斋志异》,就在⾃⼰家的道路旁设了茶烟 , “见⾏者过 , 必强与语 , 搜奇说异 , 随⼈所知”。⽇复⼀⽇ , 年复⼀年 , 这种闲聊使作者积累到了⼴泛的素材 , 才使他写出了这部伟⼤的书。
议论文论据我国现代⽂学家顾颉刚,⼀⽣花了很多时间读书,做笔记,读书时独⽴思考,常把⾃⼰的主张批在书上。他积累了近 200 册读书笔记,使他著述丰硕,享誉国内外。
苏步青说:“近⼏年来,我在国内连续出版了⼏本专著,其中有《射影共轭概论》、《微分⼏何五讲》(中英⽂版)、《仿射微分⼏何》(中英⽂版,英⽂版⾃序),还和刘⿍元副教授合著《计算⼏何》……最近⼜编写了《等周问题》、《拓扑学初步》等教材,为中学教师举办讲座。我已经年逾⼋旬,⽽且还有⼀些社会⼯作,哪有时间搞科研、著书⽴说呢?我的办法是见缝插针。……我常常利⽤零碎的时间,积沙成塔,积少成多。当时外国同⾏寄来国外最新出版的微分⼏何新书,我就细读,写了⼏万字的笔记……”
杰克·伦敦的“笨⼯夫”
——点滴积累成就事业
杰克·伦敦是美国的⼩说家,他的学识全是靠⾃修得来的。他经常把词典和书⾥的词句抄在⼩⼩的纸⽚上,然后把这些纸⽚挂在窗帘上、⾐架上、柜橱上、床帐上,甚⾄塞在镜⼦缝⾥,以便在刮脸、穿⾐、睡觉前后都能随时看⼀看,记⼀记。他把⼀些纸⽚放在⾐兜⾥,外出参加⾳乐会、拜访亲友或散步时,抽出空闲的时间念⼀念。他由于不断地记诵,终于掌握了⼤量的词语,写起⽂章来就得⼼应⼿了。看来,杰克·伦敦有些笨,但是世界上有什么东西能不经过笨⼯夫就可以学到的呢。
王充注重积累小妈妈
——厚积才能薄发
汉代的王充是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是在⾮常清贫的情况下开始治学的。他的家⾥很穷,没有钱来买书,于是,他就到洛阳的书店⾥去读书。读完⼀本就背⼀本书,看完⼀个店⾥的书就到另⼀个店⾥去。他读的书⾮常多,在《汉书·艺⽂志》中列出的六艺、诸⼦、诗赋、兵书、术数、⽅技等六类书,共 13000 卷,只要当时存世的书,他⼏乎都⼀⼀读过。因此,在他的脑海⾥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王充从 34 岁开始写《论衡》。为了能够专⼼致志地著作,他闭门谢客,拒绝⼀切应酬活动。在他的卧室的窗台书架上,到处放着⼑笔和⽵⽊简,⼀旦有好的想法,就及时地记录下来,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坚持这么做。因此,他为《论衡》这部书积累不少的素材,使得这部巨著得以顺利完成。
果⼽⾥的笔记簿
——创作的成功离不开材料的⼤量积累
俄国⼤作家果⼽⾥,曾经很好地利⽤⾃⼰的⼴泛观察过后悉⼼记录的笔记簿进⾏了成功的⽂学创作。
这位作家的⼀个习惯就是⾝边常备⼀个本⼦,随时记下⼀切在社会上观察、体验到的事情。除了眼见的各种景物外,还有⽿闻的各种有意义的话语。在这些记录⾥,天⽂地理花鸟⾍鱼⽆所不有,既有多种动植物的名字和它们展⽰给作家并拨动他⼼弦的特别之处,也有挂在捕鱼狩猎者⼝头的俗语和朴实的但是耐⼈寻味的语⾔,还记录下了作者对社会、⼈⽣和事情的思考。这些记录为果⼽⾥的写作积累了⼤量的有⽤的素材,他曾经不⽆得意地把⾃⼰⼼爱的笔记簿称为“⼿头的百科辞典”。
马克思的⼴博涉猎
——⼴泛的积累⾮常有⽤母亲节图片带字祝福语
⾰命导师马克思,为了动⼿写《资本论》,阅读了 1500 种以上的书,在书中引⽤了⼗⼏个学科、数百个作者的观点,留下了100 多本读书笔记。他有极为丰富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法律等社会科学知识,并对⽂学艺术有极⾼的修养,海涅、歌德、但丁、巴尔扎克、莎⼠⽐亚等作家的作品,他能如数家珍,随⼝吟诵。他⼏乎掌握欧洲⼀切国家的语⾔,能够⽤流畅的英语、法语著述⽴说,对⾃然科学也有很深的造诣,在他的头脑⾥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这些有益的积累,对成就他的事业的作⽤是不可忽视的。
契诃夫的创作题材
——创作需要实际的积累
有⼀天,⼏个青年问俄国作家契诃夫:“怎样才能获得创作题材?”契诃夫顺⼿拿出⼀本厚厚的⽇记说:“这⾥有 100 个题材。”这⼏个⽂学青年看着这珍贵的⽇记本⼊了迷,⽇记中所记的每⼀个材料都⽣动、感⼈。有个青年说:“真想买⼏个回去,这些材料太好了。”契诃夫笑着说:“题材是⽆法⽤⾦钱买到的,每个题材都是作者本⼈深⼊⽣活积累的结果。”
⽩居易陶罐积累资料
——知识的积累有时候⽐创新更重要
唐代⼤诗⼈⽩居易为了积累诗作素材,准备了许多陶罐,并分门别类贴切着标签,整齐地放在⼀个七层的架⼦上,他平时收集到了资料,按不同门类投到各⾃的陶罐中,等到资料积累的⾜够写作时,就把陶罐清空完成作品,然后再重新开始新⼀轮的资料搜集。
徐霞客的经历
——知识的积累需要长期的坚持
徐霞客开始了对祖国万⾥河⼭的游历。他 30 多年不避寒暑,不畏艰险,靠两条腿考察了华东、华北、东南沿海、西南云贵等17 个省区,对⼤半个中国的地理、⽔⽂、地质、动植物,特别是有关我国⽯灰岩地貌作了数百万字的游记记录,成为我国历⼀位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家。
李时珍写《本草纲⽬》
——知识的积累⽐创新重要
中外驰名的明朝药学家李时珍的传世之作《本草纲⽬》,载有 1892 种药物,附有 11096 付⽅剂,共计 190 万字。这部巨著是他穷尽了 30 年的精⼒才完成的。期间他阅书 800 余卷,为实地调查、核实和搜集验⽅,还遍游了⼗数省的原野⼭⾕,访求⽆数⽼农、渔夫、樵者、猎⼈。全书既渗透着李时珍⼀⽣的⼼⾎,也汇集了劳动⼈民⼤量的实践经验。
教授陈寅恪
——积累可以成就⼀个⼈的事业
学者吴宓对我国现代历史学家、学者陈寅恪有这样的评价:“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统论之,吾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他在少年时代就研习《说⽂解字》和训诂学,熟读经书和《⼆⼗四史》; 13 岁,留学⽇本, 21 岁留学欧美,先后就读于德国柏林⼤学,他精通英、德、法、⽇⽂,还基本掌握了拉丁⽂、希腊⽂、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藏⽂、蒙⽂和满⽂等 19 种⽂字。有了这样的基础的积累,他在许多领域都有出⾊的成就,有⼤批的著述。
李贺的锦囊
——积少成多
相传李贺作诗不先⽴题,⽽是注重到⽣活中去发掘素材。他每次外出总是骑⼀匹瘦马,带⼀名⼩童,
先天下之忧而忧是纪念重修哪座楼背⼀个锦囊,边⾛边思索,吟得佳句,就⽤随⾝所带笔砚,在马上写成纸卷,投⼊锦囊。有时他满载⽽归,囊中⿎⿎的;有时终⽇穷思苦索,竟⽆佳句可得,囊空如洗。他母亲等他回家,倾囊检视纸笔,发现写得很多,常常爱怜地埋怨他说:“你这孩⼉,难道要把⼼⾎都呕出来,才肯罢休呀!”
李贺的确倾注全部⼼⼒于诗歌创作。许多代代相传的名句,如“天若有情天亦⽼”,“⿊云压城城欲摧”,“雄鸡⼀声天下⽩”,“⽯破天惊逗秋⾬”等,都出⾃李贺笔下,是他精⼼锤炼得来的。他给后世留下不少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诗篇,为中国诗坛增放异彩。
托尔斯泰的“百宝囊”
——积累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
为了积累创作素材 , 托尔斯泰出门总带着笔记本。看到什么有价值的材料 , 他就马上记下来。他的笔记本像个⼩百科全书⼀样,上⾯记着各种不同的内容,有⼈的说话,⽣动的细节,⼤量的格⾔和谚语,各类⼩知识,甚⾄还有物理实验的略图等。他的许多作品中的内容和细节就是这样获得的,所以,托尔斯泰说:“⾝边要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些美妙的地⽅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他把这个笔记本称作“百宝囊”。
爱迪⽣的“宝碗”
—注重点滴积累,可以发挥⼤的作⽤
⼤发明家爱迪⽣⼀⽣勤奋学习,他给⾃⼰定的定额是每天要读三本书,⼀⽣可谓读书破万卷,因⽽积累了丰富的知识。除此之外,爱迪⽣还有⼀个盛装知识的“宝碗”,这个“宝碗”就是他⼝袋⾥经常放着的⼀个⼩⽇记本。爱迪⽣⽆论⾛到什么地⽅,只要脑⼦⾥出现了⼀个新思想,他就⽴刻把它记在本⼦⾥,有时还画上草图,写下⼀些计算公式。⼀有空,他就会拿出这个⽇记本来进⾏研究和思考。可以想像,如果没有这个盛装知识、灵感的“宝碗”,那么,爱迪⽣随时随地观察和思考的东西就不能积累下来,会随时随地丢掉。“宝碗”给爱迪⽣的实验帮了⼤忙。 1877 年,爱迪⽣开始改⾰弧光灯,他先后做了 1600 种不同的实验,试⽤了各种各样的材料。后来,他全⼒在炭化上下⼯夫,仅植物类的炭化试验就达 6000 多种。他做了 200 多本笔记,达4 万余页,直到 1880 年才研制出⽐较满意的⽵丝电灯。
黎锦熙坚持天天写
——积累可以有多种形式
黎锦熙先⽣是我国的语⾔学家、教育家,他在⼀⽣的⼯作和学习中,养成了勤于动笔、点滴积累的好习惯。拿写⽇记来说,他从 12 岁开始,⼀直记到 89 岁临终前⼣,近 80 年,从未间断,积数⼗本之多。这些⽇记已经成为近现代的珍贵史料,反映了⼏⼗年来国内外政治、经济、⽂化等⽅⾯的变化发展,记载了他个⼈的⼯作、学习、⽣活情况。黎先⽣录写卡⽚的数量也很惊⼈,单为编撰⼤辞典就收
集整理了 300 多万张卡⽚。他⼀⽣的著述,已经出版的就有 400 余种,涉及语⾔、训诂、⽂字、教育、⽬录、历史、⽂学、地理、哲学、佛学等⽅⾯。他说⾃⼰的⼀⽣是:“ ‘任重'能背,‘道远'不退,快快⼉地慢慢⾛,不睡!”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利⽤好时间
——时间是进⾏积累所必不可少的保证
有的青少年朋友说,我知道开卷有益,也知道书中有学问,就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读。时间对于每个⼈来说都是⼀天 24 ⼩时,就看你如何⽀配利⽤。鲁迅利⽤别⼈“喝咖啡的时间”去写作,⽑泽东利⽤夜深⼈静,别⼈在枕上做着“黄粱美梦”的时间去学习、读书。
东汉有个知识渊博的学者叫董遇,他成名后,许多⼈前来求教,问他读书做学问哪来的那么多时间。他淡淡⼀笑说:“冬天,是⼀年的空余时间;夜晚,是⼀天的空余时间;阴⾬天是临时的空余时间。这就是‘三余',如把这些时间利⽤起来,能读多少
书啊!”
化⽯为泥与炉⽕纯青
——积累出真功夫
 齐⽩⽯年轻时是个篆刻爱好者,⼀天,他去向⼀位篆刻家求教,⽼篆刻家说:“你去挑⼀担础⽯回家,刻了磨,磨了刻,等到这⼀担⽯头都变成了泥浆,那时你的印就刻好了。”
 齐⽩⽯真的去挑了⼀担础⽯回来,夜以继⽇地刻着,⼀边刻,⼀边拿出古代篆刻艺术品来对照琢磨。刻了磨平,磨平了再刻。⼿上磨起了⽔泡,他也不顾,仍然专⼼致志地刻呀,刻呀,刻个不停。⽇复⼀⽇,年复⼀年,础⽯越来越少,⽽地上淤泥越来越厚。最后,⼀担础⽯统统都“化⽯为泥”了。
 这坚硬的础⽯磨砺了齐⽩⽯的意志,他的篆刻艺术也在磨炼中不断长进,他治的印雄健、洗练,独树⼀帜,渐渐地,他的篆刻艺术达到了炉⽕纯青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