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唐宋词
一、概述
(一)词的基本知识
1.词的生产:词是供歌唱用的,音乐性是其生命。词必须按曲填写。
词大致改变,六朝是其滥觞期,隋和初、盛唐是发展期,中后是形成期
商业繁荣—娱乐需要—音乐的发达—唐乐
2.词的体制:称法很多,诸如乐府,曲子词,诗余,长短句,乐章等。
词有各种不同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每个词牌都有固定格式,一个曲调演奏一遍叫一阙,词一般分上下两阙,也有三阙、四阙者,只有一般歌词的词称单调。一般词可以设有题目,但绝不能设有词牌。
唐宋时,人们按节拍将词分为令、引、近、慢,元明代,又按词的字数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慢词)。杭州京杭大运河
3.词的婉约与豪放:
婉约:主要抒发词的柔美简约,蕴含委婉。从内容上看,多写爱情、婚姻、家庭以及羁旅行役,怀乡恋土等私人化的情感;抒情注重细腻入微,委婉含蓄;一般说严守音律,声韵和谐,偏重于优美、阴柔气氛的审美特征。代表作家如欧阳修、李煜、柳永、晏殊、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姜夔、吴文英等。
豪放:主要指文辞的慷慨淋漓,无拘无束。从内容上来看,多反映社会及人生的重大主题,诸如理想壮志,国家兴亡,军国大事,名生疾苦,以及名族意识等社会化的情感。抒情多豪迈坦率,激昂粗狂,气势恢宏,一般说能遵守词的音律规范,但又不为音律所束缚,偏重于壮美、阳刚之美的审美特征。代表作家如苏轼、陆游、张孝祥、陈亮等。
南宋初期,爱国思想岳飞、
南宋中期,爱国主义成为词坛主流,辛弃疾是当之无愧的领袖。与苏轼并称“苏辛”;同时期还有陆游、陈亮、陈亮、刘过等人。
南宋中后期,姜夔、吴文英
如何教孩子懂礼貌4.宋词的成就和影响
最近流行的网络歌曲作家、作品的众多,题材、手法多样。
宋代是词发展的黄金时期,对后代影响深远。
(二)唐宋词选
温庭筠《菩萨蛮》
1、了解温庭筠的生平。
温庭筠,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人。有文才,屡试不第。有“温八叉”之称。能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今存词七十余首,内容上几乎全是写宫怨闺思及男女情事,并使词与诗真正划清了界限,《花间集》收其词66首。
2、温庭筠的词风及在词史上的地位。
(1)温词在内容上几乎全写宫怨闺思及男女情事;(2)艺术上多用代言体;(3)多细腻地描写妇女的服饰、体态、情貌;(4)多用象征、暗示、烘托手法;(5)文辞华美,泽秾丽,声律和谐,风格秾艳香软。(6)温词使词与诗真正划清界限,开创了真正的文人词传统,
确立了“词为艳丽”的观念,奠定了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此词女主人公的形象。
本词写女子晨起梳妆的生活片断,客观地描摹了女主人公妆前的慵懒情态及妆成之华美娇艳,表现了独处女子空虚的精神生活及幽思苦情。
4、掌握此词秾艳香软的风格。
此词辞藻华丽,彩秾艳,鬓云、香腮、蛾眉、花面、绿罗襦、金鹧鸪,充满宝贵气和脂粉气。文辞华美精丽,声律严谨和谐,形成特有的秾艳香软风格。
5、理解“新帖纱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的意蕴。
这两句用比喻、象征手法来暗示鹧鸪鸟成双成对,衬托出女子的孤独和相思,让读者在一系列若隐若现、欲露不露的描写中,去体味女子深隐而绵密的情思。
李煜《浪淘沙》
1、了解李煜的生平,掌握其词风及在词史上的地位。
(1)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等。徐州人,南唐后主,后降宋,至汴京,过着以
泪洗面的生活,后被宋太宗派人毒死。(2)李煜多才多艺,诗词文皆通,工书,善画,洞晓音律。(3)其词以亡国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与花间词无太多不同,后期词风大变,多写囚徒生活和复杂痛苦的思想情怀,扩大了词的内容。(4)其词直抒其情,善用白描,多用比喻和对比,语言晓畅,单纯明净,形成了凄情自然的独特风貌。李煜词强烈的抒情彩把词引上了抒怀言志的道路,对后世词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2、掌握此词的思想情绪,及倒叙手法的运用。
(1)此词上阕写其囚徒生活及其感受,下阕主要是抒发自己的亡国之痛,核心是感伤亡国之速和再见故国之难。(2)而本词主要采用倒叙手法:先写梦醒后的情景,再写梦中的情景。这一倒叙手法的运用,使梦中之“欢”和梦醒之“苦”形成极大的反差,更突出现实的处境让他无法忍受。
3、说明本词比喻的妙用。
(1)连用流水、落花、春去三个比喻,长叹过去的美好时光一去不返。(2)再用“天上人间”比喻今昔的天地之别。传达出李煜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和对命运的无奈。
4、说明本词的语言特。
(1)纯用白描手法,语言直率,生动自然。(2)无一句刻意雕凿,而语言凄婉动人。(3)此词深哀
李煜词浅貌,短语长情,极富艺术感染力。
柳永《凤栖梧》
1、了解柳永生平及词史上的地位。
(1)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生活放荡,屡试不第。晚中进士,做过一些地方小官,世称柳屯田。(2)柳永博学多才,妙解音律,柳永是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的词人,并使之成熟,取得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地位,这是他对词发展的一大贡献。(3)柳永在词的题材、体制及表现手法方面均有新的突破,促进词的普及。(4)宋词的婉约与豪放的分化自他开始,对字词发展有较大影响,有《乐章集》。
2、此词表达的思想内容。
这是一首怀人抒情之作。通过漂泊异乡游子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意中人无限缠绵的情思和诚挚不渝的爱情。
3、掌握此词铺叙抒情和情景交融的手法。
(1)上阕主要写景。交代主人公及背景,即写景和抒情,创造出情景交融的和谐意境。(2)下阕主
辅导初一数学要抒情。抒发作者对“伊”的真挚情感。作者的抒情采用了层层铺陈的方法,经过盘弓弯马的蓄势之后,水到渠成,一语点破,在感情的高潮处戛然而止,既激情回荡,又回味无穷。
4、分析词的语言特。
(1)造语新巧、典雅。(2)巧妙地化用前人诗句。(3)不避俚俗,浅显易解。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
晏殊《鹊踏枝》
1、了解晏殊生平及词作情况。
(1)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晏殊仕途畅达,能奖掖后进,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多出其门。(2)是宋初著名词人,词主要写男女之情和自己酒足饭饱后的闲愁。词作刻意追求“富贵之家”之“气象”,有“富贵词人”之称。其词语言工巧自然,鲜明生动,情致闲雅,风流蕴藉,是唐五代词和宋词之间的重要过渡,对宋词的发展,特别是对词的雅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珠玉词》。
2、结合作品掌握此词中拟人及情景交融手法。
(1)这是一首临秋怀远之作。写闺中人思念丈夫的忧愁怅恨之情。(2)上阕写晨起所见庭院之景,
主要通过拟人化手法的运用来写自己的离愁别恨。(3)下阕抒登临怀远的相思之情。(4)通过写景来表达女主人公之情。情景交融是其主要特,本诗写得情真意切,完美和谐。
3、掌握此词意象的丰富性及风格特。
(1)所谓意象,即是主观之意(情感)和客观之象(景象)的统一。而意象丰富是此词的一大特。诗中的意象如菊、兰、烟……等,令人目不暇接,都带上了女主人公的感伤彩,达到了“思与境偕”的效果,婉曲达意,耐人回味。(2)拟人和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意象的丰富,语言的精美流转,形成了此词疏淡自然,婉曲情深的风格特。
苏轼《定风波》
1、了解苏轼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进士及第。因上书言王安新法之弊,出任地方官,又因作诗讥讽新法,入御史台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哲宗即位初,旧党执政,被召入京,因不满旧党尽废新法,而再受排挤,又任地方官。哲宗亲政后,复行新法,苏轼又以“讥谤先朝”远贬广南。徽宗即位后遇赦北归,病逝于常州。卒谥文忠。(2)苏轼思想复杂,出入于儒、释、道三家,以儒家积极入世思想为主。苏轼为人耿直,生性旷达,重节操,讲仁爱,无论处何种环境中皆能随缘自适。(3)苏轼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4)苏轼是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是中国古代罕见的全才作家,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都有极高的造诣。散文,将唐宋古文运动推向高潮;诗歌创作为
北宋成就最高者;词的成就更引人注目,真正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极大地拓展了词的题材,词风格多样,婉约而外,另创豪放和旷达词风,对词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传世。
2、结合本词,分析作者的自我形象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1)被贬黄州,是苏轼政治上的第一个低谷。政治上的打击,使他在黄州深居简出,以“不为人识”为喜,追求精神解脱,明显受老庄思想及佛教思想影响。(2)此词即通过写途中遇雨的情景和感受,来表现自己不随物悲喜的处世态度超旷潇洒的情怀。虽不乏逃避现实的思想情绪,但在逆境之中能不惧忧患,忘怀苦乐,亦自有乐观健康的一面,颇为难得。(3)上阕主要写雨中情景,表现了作者不为忧患所动摇,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节操,体现出一位智者的生动形象,逍遥自得,风神散朗,极富“坡仙”风采。下阕主要写雨过天晴的情景。苏轼不以风雨为忧,不以晚晴为喜,这种顺随自然的道家思想和无差别境界的禅宗思想,正是作者能够超脱现实的羁绊,达到忧乐两忘境界的精神支柱。(4)此词的自然风雨喻政治风雨,语意双关,寓意深刻;用白描手法勾画自我形象,形神兼备,独具风神;语言活泼、风趣,令人回味无穷。此词是苏轼旷达词风的典范之作。
3、解释“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含义。
(1)“穿林打叶”的雨声是客观存在,而词人以“莫听”对待之,表明作者不以风雨为意。(2)“何妨吟啸且徐行”,“吟啸”、“徐行”表现了作者不为忧患所动摇,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节操。
秦观《鹊桥仙》
1、了解秦观的生平及婉约词风。
(1)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人。仕途不顺。受新旧党竞争牵连。(2)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3)其词独辟蹊径,自成一家,词以爱情题材为最多,借此倾吐政治上遭受打击的哀怨。(4)其词融小令和慢词的长处,情深意浓,描绘精工,深婉含蓄,音韵和谐。其哀怨感伤、柔媚清丽的词风,最能体现词的当行本,被公认为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对后世词人产生了明显影响,有《淮海词》。
2、分析这首词中作者的爱情观。
汉魏以来,把牛郎、织女写作异地分居夫妻的说法已经形成,唐宋以来,作品极多,基本上都以他们会少别多为恨,秦观此词不落窠臼,巧妙地利用牛郎、织女离合悲欢的故事,热情歌颂了诚挚不渝的爱情,是一种新的、健康的爱情观,表现了一种高尚的境界,在古代同类作品中实属罕见。至今仍有
积极意义。
3、分析此词情景交融的手法。
(1)上阕写牛郎、织女相会,重在写景。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令人陶醉的美景,而且营造了表现他们圣洁爱情的环境氛围,为发表“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议论作了极其充分的铺垫。(2)下阕写牛郎、织女爱情之坚贞,重在抒情。先用两个比喻,表达了情真意切、深婉缠绵之情,最后两句,是对牛郎、织女柔情的的深情赞美,也是作者理想爱情观的集中表达。(3)此词在简洁的故事叙写中,把生动的景物描写,深挚的感情抒发和理趣盎然的议论有机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虚实兼顾,浑然一体,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4、分析此词利用传说故事的表现手法。
(1)借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来表达理想中的爱情观,构思巧妙,表达极为自然。(2)字面
上处处写天上,实际上句句写人间,主题健康,格调爽朗,为七夕诗词中久传不衰的佳作。李清照《永遇乐•元宵》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创作情况及在词史上的地位。
(1)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其父李格非是著名学者,与其夫赵明诚志趣相投,北宋末,经历国家剧变,流离江南,孤寂愁苦而终。(2)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诗文均有成就,尤长于词。(3)有《词论》一篇,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观点。(4)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多写闺情相思,词风明快妍媚;后期多写自己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和亡国之痛,具有时代气息,词风凄凉哀怨。(5)李词在艺术上继承婉约词风而又有所创变,擅用口语,雅俗兼得;比喻新颖,形象生动,形成洁净自然的风格,后人称为“易安体”。她将婉约词推向了最成熟的阶段。后人辑有《漱玉词》。
2、掌握此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此词通过对中州盛日元宵节热闹情景和欢乐生活的回忆,与今日之元宵节对比,突出表现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处境,今不如昔的盛衰之感和深沉的怀念故国之情。
3、分析此词铺叙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1)此词写作上最终突出的特点是铺叙和对比手法的运用。(2)上阕用写景和借设问来表达感情,就采用了层层铺叙的方法,下阕写“中州盛日”汴京女子元宵节的游兴,也采用了铺叙手法。铺叙手法的运用,使写景更充分,抒情更尽致。(3)对比手法在词中更为突出。上阕写“今”,下阕写“昔”,形成对比;下阕之中,又以昔日之乐与今日之愁苦对比,等等,一系列的对比,将国家盛衰、个人哀乐的
无限感慨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胶粉聚苯颗粒4、分析这首词的语言特。
(1)此词有“落日镕金,暮云合璧”等的书面雅语;也有“几许”、“次第”等俗语和“人在何处”等的口语。(2)二者有机融合,形成了俗中见雅,雅不避俗,雅俗兼容的独特语言风格。
辛弃疾《摸雨儿》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词作及在词史上的地位。
(1)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生于金人统治的北方。自小就有抗金复国之志。绍兴三十一年,参加耿京领导的起义军,后南归,一直未被重用。(2)辛弃疾的文学创作主要是词,有620余首,为宋人之冠。其词内容广泛,爱国词为最主要内容和主题。艺术上,他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及南宋前期爱国词人的优良传统,不但以诗为词,且以文为词,在词中多种文体的表达风格;大量用典,大发议论。(3)辛词的风格多种多样,豪放,婉约,清丽,谐谑,异彩纷呈,但以豪放为主,被誉为“英雄之词”。(4)辛弃疾是宋词的集大成者,代表宋词最高成就。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极大影响。有《稼轩词》。
2、分析此词的暗喻和象征手法。
(1)这是一首比兴寄托之作。表面上写伤春及男女之事,实则寄托了作者的身世之感和爱国情怀。(2)此词暗喻象征手法的运用:a. 借香草美人比喻君臣关系;b. 作者以美人(陈皇后)自喻。c . 借陈皇后的失宠暗喻自己被闲置的遭遇。d.以春喻国,表达自己忧念国事的情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