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李煜赏析教案
【篇一:李煜《虞美人》公开课教案】
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李煜《虞美人》过关课教案
语文组 高73届 杨玲瑞
【导入新课】
上课前先播放《问君能有几多愁》的片尾曲《虞美人》。
这是一个帝王的故事。一个失败的帝王,却有许许多多的人在怀念、在赞美。“落花流水春归去,一种销魂是李郎。”曾有“梦里不知身是客”的片刻欢悦,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恨,更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故国感念。他跌宕起伏的薄命人生,蜕变而成一首首人间绝唱。后世称其为“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请问这个人是谁?
【展示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体味李煜以赤子之心写悲惨的国破家亡之痛。
2.诵读词作,体会这首词的音韵美。
【知人论世】
姓名:李煜
生辰:937年七月初七
祭日:978年七月初七
国家:南唐
职业:国主、词人
词作: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廷享乐生活、男女恋情,风格绮丽柔靡 。后期则描写了思乡之情,亡国之恨以及对昔日生活的怀念,风格凄凉悲壮,意境深远 。
李煜被囚后,生日那天晚上于其所拘小楼宴饮奏乐,命歌伎演唱他的新作《虞美人》,声
传于外。宋太宗知道后认为他怀有故国之思。就命秦王赵廷美赐他‘牵机药’,将他毒死。
【初读诗歌】听范读,一位同学范读,学生听配乐齐读
【整体感知】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无限悲哀伤感
【诵读提示】诵读时语调要低沉、慢速,要以一种长叹的语气表现出来。做到眼中有形象,心中有悲情。
【合作探究】
1.“春花秋月”本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
春花最美,秋月最亮,春花秋月总是和最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一年又一年如期开放的春花,一岁又一岁悬挂在碧空的明月,在李煜那里却丝毫唤不起欣赏的兴趣。一个被囚禁的亡国之君要忍受无尽的屈辱,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着这种屈辱生活的延续罢了,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
李煜虽名为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是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所以,“问”在情理之中。
  2.“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字好在哪里?
囚居的小楼昨夜又吹来了东风,预示着有一个难熬的春天到了。一样的东风,一样的明月,不一样的境遇。故国已经不在了,皇帝的身份也已经不在了。故国凝聚了自己人生的荣耀和梦幻。“又”点明他囚宋后又过了一年。季节的变化引起他无限的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又”点明他囚宋后又过了一年。季节的变化引起他无限的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1
打印机怎么换墨盒【篇二:虞美人公开课教案】
《虞美人》公开课教学设计
课 题: 《虞美人》
授课时间: 2013年 5月  29日  星期三  第 4节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 型: 公开课
授课班级: 高二88班
授课地点: 88班教室
授课教师: 罗 瑢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目标: 1.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养老政策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3.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教学重点: 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教学难点:品味李煜诗词所蕴含的真挚情感。
教学设想:1、 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激发学习诗词的兴 趣;
3、反复诵读,深入体会词情并当堂成诵。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情境导入:
冰冷的月光,寂寞的梧桐深院,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南唐美丽的河山,凄清的曲调在夜中回响,那是怎样的无奈与忧伤。故国不在,江山不在,他再也无法整理这些年积累的
身体好比啥都好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用生命和眼泪浇灌了一朵最美的奇葩-------“虞美人”。一首词竟让南唐后主李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到底是一首什么样的词呢,让我们来静静地聆听这首《虞美人》。  (播放歌曲《虞美人》,创设情境,酝酿氛围,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词的意境,搭建学生与作者沟通交流的平台。)
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它要表达什么感情?学生自由发言。那么,这到底是一首怎样的歌词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南唐后主李煜的生活,一起学习他的绝笔佳作《虞美人》。
二、 走近李煜(知人论世)
1、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他精书画,通音律,工诗文,尤以词著名,世称李后主。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其前期词多表现宫廷男女和离愁别绪。后期词则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
2、写作背景: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南唐都城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过着“日
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从尊贵的皇帝变成被人羞辱的囚徒,人生命运发生了巨大的逆转,让他百感交集、感慨万千!两年后,他41岁生日时(七夕之夜)作了《虞美人》词,来表达自己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了宋太宗,不久,宋太宗赐酒将他毒死了,该词便成了后主的绝笔之作。
  三、诵读课文、因声求气(把握节拍和韵脚)
1、注意把握节奏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出韵脚:
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
3、学生齐读课文
四、探究课文、整体感知
1、一首词要读出意味,必须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你认为全词情感的关键词是什么?体现在哪里?
明确:“愁”。用意象: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故国、往事、雕栏玉砌、朱颜来体现。
2、“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且是不变的自然规律,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明确: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异国他乡的“春花秋月”是对他这个亡国之君来说是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和心痛,希望这一切都结束。(内心痛苦;以乐景写哀情)
3、“只是朱颜改”一句中,哪些东西改变了?
明确:地位改变:一国之尊:尊贵——阶下囚:卑贱
生活改变:荣华富贵、锦衣玉食——窘迫不堪
心情改变:快乐、幸福——羞辱、悲痛
(后宫佳丽的容颜,词人自己容颜,国家的容颜)
  4、作者抒发了 什么样情感?
明确: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家之苦
  五、精读细品
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好在哪里?
明确:1、巧妙地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的手法,
2、江水奔腾流淌,一泻千里,如愁思的多;江水昼夜不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如愁思的绵长
3、本句把无形的愁思赋在有形的流水上,有深度有力度地表达了感情,“暗恨”
变为“悲恨激动”,有不顾一切的感情冲动,大胆抒发了亡国之恨。这哪是一江春水啊?简
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使抒情达到了极至。
  六、拓展迁移----与“愁”有关的诗句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
3、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
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
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
6、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轼
7、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
七、任选一个角度,分析本文运用的表达技巧
1、修辞手法:设问、比喻、对比、夸张。
2、表达方式:描写、抒情
3、表现手法:虚实结合、对比、联想、意境、情景交融、
天堂寨旅游攻略
乐景写哀情。
  八、小结:
野望王绩
潮起潮落,没落了多少尘埃,当我们的目光越过千年,我们看到了李煜用绝望与眼泪创造的美丽,看到了南唐后主用生命创造的辉煌!
  九、板书设计:
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
李煜词
景: 虚实结合、联想
故国、往事、雕栏玉砌、朱颜
  往事之叹、
情:亡国之恨、 情景交融
离家之痛、 乐景写哀情
思家之苦
【篇三:李煜《虞美人》教学设计(整理精校版)】
李煜《虞美人》教学设计
必修教案
0402 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