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后主李煜
个性签名唯美
一. 人物简介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被称为“千古词帝”。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流的大词人李煜,便是南唐烈祖李昪(biàn)的孙子。李昪死于公元943年,其子李璟即位,改元保大,是为“南唐中主”。李璟死于公元961年,李煜继承君位,史称“南唐后主”,公元975年为北宋所灭。
二. 李煜词的基本内容
在亡国之前,他的诗词基本上都是香艳瑰丽的艳词,比如《玉楼春》里的晚妆初了明肌雪,
春殿嫔娥鱼贯列。都是他和自己的姬妾美人寻欢作乐时的兴起之词。
    我愿为你亡国之后,他的词都是伤春悲秋、充满亡国之恨。比如《虞美人》、《浪淘沙》等。李煜的词有对自己灵魂的忏悔,有对命运的关注和探索,也有对自己精神家园的向往。
三.李煜词的特点
南唐后主李煜是五代词坛上最伟大的词人之一,他把词作为抒发感情的重要手段,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具有感情真挚、直抒胸臆;不事雕饰,自然神秀;以景抒情,情景妙合;比喻贴切,生动感人;善用白描,刻画人物;高度概括,创设意境等特点,对后世词的创作有着极为深远的重要影响。
四. 李煜的重要词作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首《相见欢》又名《乌夜啼》便是他自述囚居生活,抒写离愁的力作。此词上片写景,
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感人至深。首句无言独上西楼看似平淡,意蕴却极为丰富。无言并非真的无言,从一个字便可看出,是无人共言。登西楼,词人可以东望故国。仅六字,一下子简练的勾勒出主人公的凄惋、悲苦的神态。接着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用月光笼罩下的梧桐突出环境的寂寞清冷,用字用得极准确,极通俗,真可谓境界全出。上片十八字共写了四项内容,即人物、地点、时间、季节,虽然只是疏笔勾勒,但却是一副非常美丽的图画,而且背景极为广阔,读之使人如身临其境,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下片具体写离愁,是词的旨意所在,也是这首词写的最深刻的地方。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像波涛汹涌,把全篇推向高潮。离愁本身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情绪,它能感觉到,但却看不见,摸不着,要对它本身作具体描写,确实非常困难。然而,在这首词中,词人通过比喻使之变得具体可感,而且表达得如此贴切、自然,以至成为千古名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又用了一个比喻,写离愁的另外一个境界,即人对它的具体感受。这种感受是不可名状的,不知是什么滋味,它既不能用酸、甜、苦、辣之类滋味来概括,也不能用任何一种具体东西的滋味来比拟,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只能称之为别是一般滋味,亦即稼轩词所谓凄凉近义词欲说还休,可见词人体验之深,愁情之苦。在这简短的篇幅中,词人却把离愁的愁人、缠人写得无比深刻,凄凉、寂寞、孤独的心情袒露得栩栩如生,感人至深,读者为之泪下: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字,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两说都可通。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天上人间句,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纭。其实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天上人间协议离婚如何办理”,本是一个专属名词,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李煜用在这里,似指自己的最后归宿。李煜词大多是四五十字的小令,调短字少,然包孕极富,寄慨极深,没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是做不到的。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南唐开国已有四十年历史,是幅员辽阔的大国。宫殿高大雄伟,可与天际相接,宫苑内珍贵的草木茂盛,就像罩在烟雾里的藤萝。在这种奢侈的生活里,我哪里知道有战争这回事呢?自从做了俘虏,我因为在忧虑伤痛的折磨中过日子而腰肢减瘦、鬓发斑白。最使我记得的是慌张地辞别宗庙的时候,宫廷里的音乐机关李煜词/教坊的乐工们还奏起别离的歌曲,这种生离死别的情形,令我悲伤欲绝,只能面对宫女们垂泪而已。
注释

鉴赏
    这是李煜降宋之际的词作,上片写南唐曾有的繁华.建国四十余年,国土三千里地,居住的楼阁高耸入云霄,庭内花繁树茂,这片繁荣的土地,几曾经历过战乱的侵扰。几句话。
看似只是平平无奇的写实。但却饱含了多少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几曾识干戈,更抒发了多少自责与悔恨。下片写国破,"一旦"二字承上片"几曾"之句意,笔锋一叠,而悔恨之意更甚。终有一天国破家亡,人不由得消瘦苍老。尤其是拜别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听到教坊里演奏别离的曲子,又增伤感,不禁面对宫女恸哭垂泪。
    此词上片写繁华,下片写亡国;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而极衰,极喜而后极悲,中间用"几曾""一旦"二词贯穿转折,转的不露痕迹,却有千钧之力,悔恨之情溢于言表。以阶下囚的身份对亡国往事作痛定思痛之想,自然不胜感慨系之。上片回顾事国时的繁华逸乐;那四十年来的家国基业;三千里地的辽阔疆域,竟都沉浸在一片享乐安逸之中。几曾识干戈既是其不知珍惜的结果,同时也是沦为臣虏的原因。下片记叙离别故国时哭辞宗庙的情景,写来尤为沉痛惨怛。其事虽见载于《东坡志林》但出自后主之手,更觉凄惨苦涩,不失为一个丧国之君内心的痛苦自白。
1.四十年:南唐自建国至李煜作此词,38哪项比赛是往后跑的.此处四十年为虚数.
2.凤阁:别作"凤阙".凤阁龙楼指帝王能够居所.霄汉:天河.
3.玉树琼枝:别作琼枝玉树",形容树的美好.烟萝:形容树枝叶繁茂,如同笼罩着雾气.
4.识干戈:经历战争.,别作"".干戈:武器.此处指代战争.
5.沈腰潘鬓:沈指沈约,曾有"革带常应移孔...以此推算,岂能支久"之语.后用沈腰指代人日渐消瘦.潘指潘岳,曾有诗云:余春秋三十二,始见二毛".后以潘鬓指代中年白发.
6.:离开.:宗庙,古代帝王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7.犹奏:别作"独奏"
8.垂泪:别作"挥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