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深度写作:杨炼诗歌解读
◎谭五昌
关键词:杨炼 史诗写作 英雄主义 死亡主题
足球用英语怎么写杨炼和宋琳都是在大陆出道的诗人,杨炼成名很早,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杨炼1955年出生于瑞士伯尔尼,6岁时回到北京,1974年高中毕业后,在北京昌平县插队,之后开始写诗,并成为《今天》杂志的主要作者之一。1983年,杨炼以长诗《诺日朗》出名。1988年被中国内地读者推选为“十大诗人”之一,同年在北京与芒克、多多、唐晓渡等诗人、诗评家创立“幸存者诗歌俱乐部”,这是一个很有名的诗歌团体,海子就参加过这个“幸存者诗歌俱乐部”,但当时海子是被忽视的。杨炼的史诗写作曾对海子产生过影响。杨炼的诗歌风格可以用“重”这个词来加以概括,具体一点说是沉重、凝重、晦涩,读他的诗对我们的智商是很大的考验,需要我们放慢速度,去领略他诗歌的奥妙之处。杨炼在国外名声很大,被称为“国外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这是西方对他的评价。但在中国诗歌圈里对杨炼的诗歌存在不小的争议,有些人认为杨炼是个出的诗人,作品写得大气,内涵深邃,视野开阔,但也有些人认为杨炼的诗过于晦涩,有点故弄玄虚,尤其他出国以后的充满中国文化元素的长诗作品,主要是用来征服汉学家的,
实际上比较空调。这种争议与不同的评价,对于一个诗人来说其实非常正常,杨炼一出道就以冷峻、深沉、大气著称,注定是一位小众化的诗人。杨炼现在旅居英国与美国,以自由职业身份,继续从事创作,他也经常回国参加各种诗歌活动,状态非常活跃。
杨炼的创作量很丰富,迄今已出版过《礼魂》《无人称》《大海停止之处》《饕餮之问》等多部诗集,还出版过很多散文随笔集。我们选取杨炼从20世纪80年代
到21世纪各个阶段的一些代表性诗作进行解读,他的长诗比较难懂,解读起来很有难度,暂时放弃。我们基本以他的短诗为主,也会有一些长诗,但也要考虑到我们的解读能力和在座各位的欣赏水平,避开特别难懂比较晦涩的作品,尽量讲解一些篇幅精短的在我们审美鉴赏范围内的作品。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杨炼的寻根作品代表作《飞天》,请王梦雅同学来读一下这首诗,并谈谈自己的感觉。
飞 天
——《敦煌》组诗之三
我不是鸟,当天空急速地向后崩溃一片黑的海,我不是鱼身影陷入某一瞬间、某一点我飞翔,还是静止超越,还是临终挣扎升,或者降(同样轻盈
的姿势)朝千年之下,千年之上?全部精力不过这堵又冷又湿的墙诞辰和
末日,整夜哭泣沙漠那麻醉剂的咸味,被风充满一个默默无言的女人一小块
贞操似的茫然的净土褪的星辰,东方的神秘花朵摇摇欲坠表演着应有的
温柔醒来,还是即将睡去?我微合的双眼在几乎无限的时光尽头扩张,望穿凡人小事的背后作文600字
噩梦一种习惯,为期待弹琴一层擦不掉的笑容,早已生锈苔藓像另一幅壁画
悄悄腐烂我憎恨黑暗,却不得不跟随黑暗夜来临。夜,整个世界现实之手,扼住想象的鲜艳的裂痕歌唱,在这儿是年轻力壮的苍蝇的特长
人流过,我被那些我看着在自己脚下、自己头上,变换一千重面孔千度沧桑无奈石窟一动不动的寂寞庞大的实体,还是精致的虚无生,还是
死——我像一只摆停在天地之间舞蹈的灵魂,锤成薄片在这一点,这一片
刻,在到处,在永恒一根飘带因太久的垂落失去深度太久了,面前和背后那
一派茫茫黄土我萌芽,还是与少女们的尸骨对话用一颗墓穴间发黑的语言
一个战栗的孤独,彼此触摸没有方向,也似乎有一切方向渴望朝四周激越,又退回这无情的宁静苦苦漂泊,自足只是我的轮廓千年以下,千年以上我飞
占据的英文如鸟,到视线之外聆听之外我坠如鱼,张着嘴,无声无息
王梦雅同学:这首诗的整体调给人以阴冷的气息。他写的是敦煌飞天的壁
猫和老虎的故事舒婷诗集画,有种神秘的东方彩。这首诗想象丰富,用的词汇很有现代派彩,像“和少女的尸骨对话”,“用一颗墓穴间发黑的语言”等诗句都给人一种历史的荒漠感。
谭五昌:王梦雅同学的感受还是比较诗性的,能够抵达这首诗的内在情调。这首诗是第一人称叙事的,是以“飞天”的视角、口气来叙述自己飞天的感受。“飞天”是敦煌壁画里最重要的形象,是民族的图腾之一,诗人以“飞天”的眼光来表达自己对历史的感受,很有深意,一下子让沉重的历史变得轻盈,有了情感,有了呼吸,有了血肉。这首诗的叙述角度很好,在历史与现实交错之间,写出了历史的沉重。这首诗的情调还是比较黑的,有一种“飞天”的挣扎之感。作为一种民族心愿的图腾,作为一种象征符号,“飞天”身上背负着沉重的历史负担。诗里面存在两种对立,是醒来还是睡去,一边是历史的苦难与沉重,一边是民族的新生愿望,一边是死亡,一边是新生,“飞天”就在矛盾情感的中间,处于纠结分裂的状态。“我憎恨黑暗,却不得不跟随黑暗/夜来临。夜,整个世界。”夜在此代表历史的黑暗,这里面,现实与想象、现实与历史都处于尖锐的对立与矛盾的状态。这首诗个别地方用到了现代派的表
现手法,寻一种语言意象情感背后的内在冲突所带来的张力效果,如,“歌唱,在这儿/是年轻力壮的苍蝇的特长”,说苍蝇在歌唱,就是一种反讽手法。但作品的整体表达手法还是朦胧诗的表现手法,采用深度意象、强度抒情来表情达意,比如,“舞蹈的灵魂,锤成薄片/在这一点,这一片刻,在到处,在永恒”,在希望与绝望,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在死亡和新生之间,“飞天”是处于一种挣扎的状态,写出了“飞天”飞天的精神困境。“没有方向,也似乎有一切方向”,诗的结尾,给读者打开了一个开阔想象的空间,在当时的语境当中,中华民族还是比较落后的,处于闭关保守的状态,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爱国的热情和对现实的苦闷。解读这首诗要联系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它的主题是如何突破历史的困顿滞后,实现民族振兴与富强心愿,这是寻根诗歌、寻根文学的重要主题。这首诗鲜活生动地刻画了一代人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苦苦挣扎的精神状态。这就是“飞天”带给我们的精神感受。如果有丰富的朦胧诗的阅读经验,我们可以通过意象来把握这首诗的含义。
接下来,我们重点来解读一下杨炼的代表作《诺日朗》,我认为如果没有这首诗,杨炼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的地位会大大降低,有了这首《诺日朗》,杨炼的诗歌文化英雄的形象就可以矗立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请赵雅娟同学来读一下。
诺日朗(全诗较长,此处暂略)
赵雅娟同学:“诺日朗”在藏语中是男神的意思。四川九寨沟有一个雪山瀑布,就是以这个来命名的。这
首诗采用的是颂歌和祭歌的形式,是对民族历史骄傲的书写,同时也有反思在里面。诗中写到了民族的图腾,也有一种民族历史的隐秘感,诗人把这种历史、民族的隐秘感,用一些词语的组合和意象的组合来体现。诗中民族的仪式感很强,像第三节的“血祭”,还有第五节的“午夜的庆典”,仪式感都非常强。
谭五昌:这首诗确实有一些难懂,即使在专业的批评家和读者那里,要将它的意蕴完全解读清楚也很有难度,但这是杨炼最有名的代表作,也是诗歌界人士普遍公认的寻根诗歌的杰出代表作之一。“诺日朗”是藏语中的男神,男神代表对雄性生命力量的崇拜,这与我们现在所说的“男神”含义不一样。这首诗以男神诺日朗的口吻来表达对生命和生存的思考,具有精神现象学、文化人类学与哲学的含义。诗中意象非常丰富,高原、猛虎、激流、苍鹰、大地、天空等意象都充满了雄性的力量与神性的彩,把我们带到了人类的创世纪时代,这首诗用寓言化的手法来书写人类生命的历程和精神历程,展示人类如何从诞生到历经苦难、死亡,最终充满希望地生存在大地之上。
整首诗一共由五节构成。《日潮》书写生命诞生的情景。里面意象用的很强悍,例如,“高原如猛虎”,凸显了高原的雄性力量,也塑造出大地的雄性形象,充满激情与血性。“落日浑圆地向你们泛滥,大地悬挂在空中,”则写出了宇宙生命诞生的图景,气象万千,大气磅礴。这些意象既写生命诞生的情景,也写出了死亡的沉寂。“成千上万座墓碑像犁一样抛锚在荒野尽头/互相遗弃,永远遗弃:把青铜还给土,让鲜血生锈,”写出了人类生命死亡的令人感慨的情景。“古代女巫的天空再次裸露七朵莲花之谜”,
这里的“七朵莲花”充满了东方的宗教彩,代表生命的宁静祥和,也代表东方的“创世纪”;“哦,光,神圣的红釉,火的崇拜火的舞蹈”,火在此代表生命的诞生;“洗涤呻吟的温柔,赋予苍穹一个破碎陶罐的宁静”,母亲要经过阵痛才有人类的诞生,“陶罐”代表中国历史文化的灿烂,描绘出了生命诞生的情景;“太阳等着,为陨落的劫难,欢喜若狂”,一边是陨落,一边是诞生。这首诗只能整体去解读,杨炼用雄辩的语调,英雄的语调,书写了东方人类诞生的壮丽图景,是东方创世纪
图景的呈现。
《黄金树》中,男神代表男性的生殖崇拜,是首领、大地父亲的形象,是创造之神的形象。里面的女性是满足他征服欲望、生殖欲望的载体,凸显了男性欲望的蓬勃,是雄性力量的彰显。所以诗人这样写道,“我来到的每个地方,没有阴影/触摸过的每颗草莓化作辉煌的星辰”,结尾处也就是第二节的诗眼,“在世界中央升起/占有你们,我,真正的男人”,这里的“我”也就是“诺日朗”,代表辉煌灿烂的男神形象,“树”是男性的生殖崇拜,代表着对男性形象的自我赞美。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塑造了一个男性创造者的形象。我们要注意这节诗的语调,是雄性化、英雄化的基调,阳刚、豪迈,同样是朦胧诗人,舒婷的语调代表女性的气质,杨炼的语调则代表男性气质。低落英文
《血祭》,用鲜血来祭祀,迎接苦难。包括部落战争、同胞残杀、饥饿、瘟疫、死亡,诗人说要有迎接苦难的勇气,敢于献身的勇气。“于是让血流尽:赴死的光荣,比死更强大”,这是这节诗的诗眼,讴
歌了敢于迎接苦难、敢于流血牺牲的精神比死亡更强大。当然这里面有宗教的力量。包括给男神献祭,在象征意义上,揭示了中华民族直面苦难、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所以结尾说,“宝塔巍峨耸立”,这代表信仰的力量,因为有信仰,才不怕流血,不怕牺牲。“为山巅的暮指引一条向天之路”,这条“向天之路”是追求幸福之路,“你们解脱了—从血泊中,亲近神圣”,如何解脱?那一定要流血牺牲,不怕流血牺牲,才能接近神圣。血祭的仪式是中华民族苦难历史的象征。
第四节《偈子》,这节诗表现对生存的悟性,有哲思的味道。“为期待而绝望/为绝望而期待”,是中华民族和所有人类摆脱不了的精神状况。如果信仰是缺失的,追求就是虚无的,没有信仰,整个民族没有了前进的动力,人类要努力去守护信仰。这里面体现了诗人对生存的思想悟性,有形而上的彩。
《午夜的庆典》,这一节仪式感很强,有领唱、合唱,描述了午夜的情景,有露水,有青草,给人带来了希望,带来一个光明的结局。“我们仅仅挤在一起,梦见篝火,又大又亮”,代表对梦想、希望、光明的追求。这种仪式感把这首诗的文化寻根主题以及人类的图腾,和对永恒幸福的追求结合起来,既可以和当时的文化寻根语境联系在一起,又可以剥离语境来解读。
最后是“诺日朗的宣喻”,这是“诺日朗”庄严的思想宣言与精神布道。“诺日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