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生态建设规划
环境工程100班更年期多少岁
200910031
曹研彦
鹤壁市生态规划
一.规划项目背景介绍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东经113度59分--114度45分,北纬35度26分--36度02分。南北长67公里,东西宽69公里,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13平方公里。北与安阳市郊区、安阳县为邻,西和林州市、辉县市搭界,东与内黄县、滑县毗连,南和卫辉县、延津县接壤。
现辖两县(浚县、淇县)、三区(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和鹤壁经济开发区, 24个乡镇、 879 个行政村。全市区划面积 2182 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 1.3% ,区域内南北宽 67 公里 ,东西长 69 公里 。总人 145万人,其中,市区人口520633人,浚县674393,淇县256022人。25个乡镇,人口161万。
宽带连接错误7691957年因煤建市。矿产资源有煤、硫铁矿、陶土、铝矾土、白云岩等,是中国重要煤炭基地之一。有煤炭、机械、化工、纺织等工业。农业盛产小麦、玉米、谷子、红薯、柿子、苹果等。名胜古迹有鹤壁集古瓷窑遗址、五岩寺石窟、玄天洞石塔。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深公路、京珠高速公路等穿境而过,具有独特的区域优势。
自然资源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脉东麓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差较大。春季多风少雨,夏季湿润炎热,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多雾。年平均气温14.2-15.5℃ ,年降水量349.2-970.1mm,年日照时数1787.2--2566.7小时。 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以上天数的比例达到81.4%,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鹤壁市境内有三条主要的河流,北部为羑河;中部有汤河;南部有淇河,孕育古老的朝歌文化。
市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属中国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和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区。矿产资源具有地域组合良好、品位高、易开发的特点。已探明的矿藏主要有煤炭、瓦斯气、水泥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耐火粘土等30多种。煤炭探明储量16亿吨,金属镁的主要原料白云岩约10亿吨,水泥灰岩矿床储量为5亿吨。
鹤壁土地肥沃,盛产粮食、棉花、油料。土特产品甚多玉米单交种浚单20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总理在鹤壁视察时将浚单系列玉米种子命名为“永优”,著名的有"淇河三珍"(鲫鱼、缠丝鸭蛋、冬凌草)。此外,淇滨区有柿子、核桃、香椿、龙宫花卉,浚县有小河白菜、大碾萝卜、园上大蒜、善堂大枣、王桥豆腐、五香花生米,淇县有
无核枣,木鱼石等。
自2003年被中国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来,鹤壁不断增加对旅游业的投入,以“一河(淇河)、两城(浚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淇县朝歌古城)、三山(大伾山、云梦山、五岩山)”为重点,努力打造“钻石般晶莹、田园般美丽、火焰般活力”的城市名片。
社会经济资源
2010年,鹤壁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27.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0.5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3.4亿元、利润56.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6.3亿元,其中城镇投资305.3亿元,财政总收入34.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2.2亿元。
第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农业结构以粮食生产为主,农业多样化相对较小,林牧优势不明显。调整农业结构,构建农业生态循环体系,实现增加农民收入与提高农村生态效益是未来第一产业
的重要发展方向,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和绿产业发展的大跨越。第二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加强,全市工业不断优化调整,煤炭开采、黑金属冶炼、有金属冶炼、电力产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支柱产业保持良好态势,成为拉动第二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率仍然最小,一方面与工业发展优势不足,难以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关,另一方面,虽然鹤壁市拥有的旅游资源丰富,但未形成良好的空间关联与旅游资源的科学配置。、
二.城市环境质量
水环境质量
状况
2009年,全市地表水水质级别为轻污染,与2008年相比,地表水的加权平均综合污染指数由2008年的0.74下降至2009年的0.58,下降幅度达21.6%,水质状况有所改善。
淇河:河流水质级别定性评价为优,其水质完全能满足全市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汤河:定性评价为重污染,以劣V类水质为主。与2008年相比,汤河桥断面污染指数明显升高。主要污染物为挥发酚、氨氮、BOD5、高锰酸盐指数等。
卫河:是流经我市的一条过境河流,目前是我市地表水中污染最重的河流,定性评价为重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挥发酚、BOD5、高锰酸盐指数。卫河主要污染物浓度较上年有所下降。
地下水质
2009年,全市地下水质量级别为良。与2008年相比,全市地下水水质基本稳定。
城市饮用水源地
2009年,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为100%,与2008年持平。全市两个地表水水源地(盘石头水库、寒坡洞)和一个地下水水源地(鹤壁集井)水质级别均为优。
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
根据2009年环境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我市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的COD达标率为94.2%,氨氮达标率为96.2%,综合达标率为94.2%。
近年来,鹤壁市地表
水水质得到不断改善,2007年,全市出境河流断面达标率80.0%;2008年,上升至89.2%;2009年,达到94.2%,三年上了三个新台阶。
新海诚经典语录
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2009年,全市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为9818.40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5019.01万吨,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为4799.39万吨;主要污染物COD排放总量为2.0149万吨,氨氮排放总量为0.2417万吨。(总量计划科)
城市管网
供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鹤壁段进展顺利。境内工程全长29.22公里,涉及淇县、淇滨区、开发区的9个乡镇、36个行政村。主要供鹤壁新区、浚县、滑县以及邻近的濮阳市、濮阳县城市用水。
排水  山城区处于丘陵地带,坡度比较大,雨水来去都很快,一般不容易积水,这是山城区在排水方面的天然优势。但山城区雨、污水管网设计标准偏低,雨、污合流现象严重,下雨时容易冒溢致道路低洼处积水,如红旗街东段、春雷路等路段。、
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山城区排水管网建设滞后于城市建设,历史欠账多,存在很多现实问题,如排水管网管径小、设备老化严重,很多管网还是砖拱结构,功能跟不上。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雨、污合流,即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不分,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鹤壁市老区已部分完成了城市管网的改造,新区建立的是雨污分流的城市排水系统。
环境整治大气环境质量
状况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2009年,鹤壁市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评价为良,全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38天,优、良天数的比例为92.6%,与2008年持平。
全市SO2日均值浓度范围在0.001 mg/m3--0.316 mg/m3之间,年均值浓度为0.054 mg/m3;NO2日均值浓度范围在0.004 mg/m3--0.154 mg/m3之间,年均值浓度为0.044 mg/m3;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浓度范围在0.023 mg/m3--0.34 mg/m3之间,年均值浓度为0.089 mg/m3,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要求。
大气降水
常年来的酸雨监测结果显示,鹤壁市的酸雨发生率为零。2009年,降水pH值的年均值为6.72。四小花旦都有谁
废气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2009年,全市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总量5.447万吨,烟尘排放总量1.64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0.453万吨。
声环境质量
状况
2009年,全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3.2dB(A),声环境质量评价级别为较好,较2008年增加了2.8dB(A)。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6.2 dB(A),声环境质量级别为好,共监测全市交通干线路段29.35公里,其中24.15公里路段等效声级符合4类声环境功能区(4a类)昼间标准,路段达标率为82.3%。
辐射环境管理
状况
2009年,全市辐射环境质量仍保持在天然本底水平。
全市15家涉源单位,62枚放射源,4处开放源,48家射线装置工作
单位、133台(套)射线装置已列入监管范围,全市未发生放射源安全事故。全市7枚放射性废旧源已全部送省放射性废物库进行安全处置,安全处置率100%。
全市投入近50万元建立了电离环境辐射自动监测站和电磁环境辐射自动监测站。电离环境辐射自动监测系统对γ剂量率、降雨量、大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进行在线自动监测;电磁环境辐射自动监测系统可以监测出综合电场强度和功率密度。
气候
2009年度全市气温浚县正常略偏低、淇县略偏高,日照略偏少,雨量略偏小。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3.8℃~14.9℃,除冬季、春季和夏季正常略高外,秋季偏低。年极端最高气温41.9℃,创近36年最高;年极端最低气温-15.1℃,为1991年以来的最低值。全年降水量为563.6mm~578.1mm。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出现春季中期偏涝、秋冬连旱。日最大降水量为119.0mm。本年度总日照时数为1955.1小时~2046.3小时。
2009年全年降雨日数100天,降雪12天,年无霜期232天,没有出现冰雹等恶劣天气。本年先后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干旱、高温、大雾、强降温、暴雨、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从全年来看,气象条件对农作物生长较为有利,夏粮和秋粮均取得连续第六个丰收年。从气象灾害角度来看,灾情属较轻年份。忆江南全文
森林
全市共完成造林绿化26.86万亩。全市保存林木资源面积82.2万亩,其中生态防护林面积48万亩,用材
林面积6.9万亩,经济林面积27.3万亩;保存农田林网和农林间作面积126万亩;全市林木蓄积量113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25.1%。2009年全市共发生林木有害生物15.755万亩,防治林木有害生物14.4188万亩,无公害防治率为89.58%。
全市现有省级森林公园两处,总面积6800公顷。淇县云梦山省级森林公园,经营面积4800公顷;鹤山区黄庙沟省级森林公园,规划面积2000公顷。
湿地
市湿地面积7482.9公顷,主要为河流和水库,其中淇河湿地为全省重要湿地。淇河森林公园、淇河湿地公园、淇河生态园相继开工建设。
物种
现有兽类野生动物12种,鸟类86种,爬行类动物6种,水生、两栖类动物19种。我市分布有高等植物114种300多属800余种,其中,栽培植物200多种。
城市绿化
2009年,我市公园绿化项目建设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新建、改建、扩建了淇水乐园、枫岭公园、淇水
诗苑、森林公园等一批公园、游园。全市城市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1657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901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98%,城市公园绿地面积461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01平方米。
耕地与农业生态
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市耕地面积10.52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9.2164万公顷。全市建设占用耕地675.5692公顷
,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增加耕地1222.933公顷。
2008年全市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总面积434.56万亩次,防治748.15万亩次。农药使用量360吨,其中杀虫剂176吨,占总量的49%;杀菌剂32吨,占总量的9%;除草剂140吨,占总量的39%。
全市紧紧围绕建设林业生态市的奋斗目标,以“九项工程”为抓手,以“一河、两园、七线”等绿化工程为重点,求真务实,扎实工作,林业生态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2006年、2007年、2008年淇滨区、鹤山区、山城区成功创建全省林业生态县(区)的基础上,淇县成功创建林业生态县(区)。
2009年,全市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管理、森林公安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市共破获各类林业案件237起,其中刑事案件11起,刑拘11人,逮捕犯
罪分子10人,移送起诉10人;林业行政案件226起,查结林业行政案件223起,林业行政处罚231人;收缴木材130立方米,整顿木材经营点57个,收缴各类野生动物2357只(头),均已放归大自然和进行了妥善处理,保护了森林安全。
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力度,完成两个大型养猪场粪污水治理工程的建设并通过验收;21家环保生态养猪场进行了规范和扩建。30个重点村庄编制了《村庄污染整治规划》,并正在实施。浚县黎阳镇被命名为省级优美小城镇。全市共创建成11个省级生态文明村、15个市级生态文明村。全市秸秆禁烧工作成效显著,2009年没有发现大面积秸秆焚烧情况。
三.功能定位
根据对河南鹤壁的实地调查研究和对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研究,将鹤壁的功能定位为:现代化的能源生态工业园。
? 利用  区域资源优势,建立以煤炭、电力、建材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能源工业城市。根据鹤壁市资源条件以及在华东地区承担的能源基地功能,鹤壁应以煤炭工业、电力工业以及延伸产业煤化工、冶金-建材工业为支柱,积极引进和发展高新产业,避免走世界上许多资源依赖型城市因资源开发而兴,又因资源枯竭而衰的老路,而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老路。而走 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道路。
?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遵循循环经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随着工业发展而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相当严重,对生态环境压力较大,严重时可使生态退化和生态系统功能崩溃,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和基地,发展循环经济体系,保护好自然生态小区,建设绿生态家园,使工业强市与生态立市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
? 创建生态文化旅游。由于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