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第五十课·典故及典故的运用
成语典故班第五十课·典故及典故的运用
主讲:绝谷画蝶
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diǎn gù。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
一、典故
1.什么是典故?
营养早餐图片典故原指旧制、 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史实者的官名。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 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汉朝,《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
法国化妆品基本解释
①典制和掌故;
②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
③泛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
如:减字木兰花
宋代:沈瀛
老而不止。三岁发蒙心已喜。朴略其风,裴楷王戎简要通。
昏如醉酒。羞见总龟灵且寿。笑杀常何,空有闲言长仄语多。
又如:和氏璧
《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卞和)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誑,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
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 薨,文王即位……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明 张煌言《黎大行濒行》诗:“殿上未归 和氏 璧,橐中谁赐 陆生 金。”亦省称“和璧”。
再如:完璧归赵(完璧歸趙)
战国时,赵惠文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换璧。藺相如自愿奉璧出使秦国,并表示:“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壁归赵。”相如入秦献璧后,见秦王无意偿赵城,乃设法复取璧,派从者送回赵国。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后遂用“完璧归赵”比喻将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
2.出处与详解
(1)典制和成例。故,故事,成例。
①《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讌(yàn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
②《北史·高隆之传》:“隆之性好小巧,至於公家羽仪,百戏服制,时有改易,不循典故,时论非之。”
③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四》:“压角之来莫究其始,开元礼及累朝典故并无其文。”
④宋 高承 《事物纪原·嫔御命归·修容》:“ 魏文帝始置修容,隋炀帝参祥典故,复置之也。”
⑤清·田兰芳《蓬莱(袁可立别业)纪胜杂体小引》:“则是编也,亦可备蓬瀛之典故,以资取信。”
(2)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①清昭梿《啸亭续录·大戏节戏》:“其时典故如屈子竞渡,子安题阁诸事,无不谱入,谓之月令承应。”
②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一》:“语杂诙谐皆典故,老传著述岂初心。”
③老舍《茶馆》第三幕:“'青是山,绿是水,花花世界’,又有典故,出自《武家坡》!”
3. 典故的概念
典故指典制和掌故。《辞海》、《辞源》为“典故”一词立了两个义项:
一是典故一词的古义,与现代汉语所说的“故实”有些相当,指古代的典章制度、旧事旧例。我们今天所讲的典故当然用的是典故的今义。典故的今义,《现代汉语词典》释作“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辞海》、《辞源》的释法与此有类,说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典故研究大家、著名语言学家王光汉《词典问题研究--为典故正名》指出:以上说法都失之笼统。首先是“引用”一词即用的不甚确当。引用就是援引,考据中的引证,小说笔记中的引文等都是引用,难道这种引证、引用都是用典?考据、小说笔记难道不算“文”?至于其他能称之为“文”的注明出处的引语与考据、小说笔记的大段原文直录就其本质讲应该说是属于同一类型的,这类显然都应与典故划开。其次是“有来历出处”的说法更失科学。“有来历出处”只能作为典故的先决条件之一,但并非“有来历出处”的词、包括暗引的语句都可以视作典故。古人为诗著文,颇强调“无一字无来历”,一部《辞源》所收的词有多少没有不同时代的用例呢?如果说前人用过,后人再用即是“有来历出处”,那么《辞源》岂非成了典故辞典?
现出的典故之书之所以划不清成语、引语、普通语词与典故之间的界限,其中很大一部分责任在上述辞书对典故的这个释义上。
大叶红草现出的典故之书存在上述问题最主要是对语典缺乏认识。划清语典与成语、引语、普通语词之间的界限是至关重要的。辞书关于语典的释文即“引用”“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必须再加上一层限定,这个限定就是“离开源出语言环境即无法理解”。有这层限定,语典的范围即可明晰。
所谓“离开源出语言环境即无法理解”有两层含义:
一是从词义角度上讲,用典的词语必须具有源出的语言环境义,因而不了解源出语言环境便无法了解该词语何以具有那样一个并非词语字面所具有的词义。这类词语多由源出语言环境高度概括、缩略而成,
如“河洲”用写男女爱恋或称美后妃之德,源于《诗经·关雎》之意;
成语中的“三人成虎”用写流言惑众,容易误假为真,源于《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他如名句“人生七十古来稀”缩略而成的“古稀”等均属此类;有始无终
二是从构词角度讲,词语形成与源出语言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如果不了解源出语言环境,即没法理解其何以为词。成语中的“逃之夭夭”之用“夭夭”来言“逃”等即属此类。语典有了上面这样的界定,显然就能把它和一般成语及引语,普通语词等划分了开来。
当然,典故还有一类是事典,事典的概念比较清晰,指由古代故事所构制的词语,如“刻舟求剑”、“完璧归赵”等等。
至于典制典故,应是指那些使用时代已不存在这些典制,用这些典制词语有借代、喻指等义的。这一类数量并不是很多。它与掌故的区别是:它只是掌故中的有借代、喻指等义的那一部分。
4.典故的来源
典故的来源大致有三个。
第一,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如传说古时候有个叫嫦娥的女士偷吃了长生不老的药,但她吃的多了点,就不由自主地飞到月亮上去了。这就是典故“嫦娥奔月”的由来;
第二,来源于一些历史书上或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如古代有个叫谢灵运的诗人,说世界上所有人的才华加起来要有十斗的话,曹植一个人就占了八斗。他自己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后来人们就称才华超出普通人很多的人为“才高八斗”;
第三,来源于佛经、圣经等宗教书上的故事、人物、礼仪等,如“天女散花”这个典故来源于佛经,后来常用来形容下雪、落花满地的情形。“替罪羊”这个典故来源于圣经,喻指为代替别人承担过错的人。
5.典故的分类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典故,如: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按图索骥等
历史典故,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等
文学典故,如:晓风残月,大江东去等
文化典故,如:牛郎织女等
掌故和典故虽然有区别,但它们又同宗同脉,同根同源。一般来说,适合于掌故的分类,
典故也适合。譬如,我们把掌故按内容分为
文学掌故(如:《西游记》掌故)
文化掌故(如:饮食掌故、佛教掌故、民族掌故、服饰掌故等)
人物掌故(如:《中国十大名曲》掌故)
历史掌故(如:三国掌故)
地方景点掌故(如:中国十大风景名胜的掌故)等等,因此典故也可以分为上述类型。
但无论掌故和典故都是为文学创作服务的,它们的使用都具有局限性。此外,掌故和典故还可以按国别分类,外国文学中也有典故,由于国外不像中国古代重文不重理,因此典故涵盖的范围更广,分类也更多,如数学典故、物理典故、科技典故等等。
6.典故举例
①山公启事
晋代山涛任吏部尚书,擅于擢拔人才,每有官缺,均先亲自选题数人,写成奏章,密启皇帝选录,然后公奏,故举无失才,时称为“山公启事”。见《晋书.卷四十三.山涛传》。后用以称扬荐贤举能,知人明鉴。唐.张九龄.《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诗》:“山公启事罢,吉甫颂声传。”唐.李商隐.《赠宇文中丞诗》:“人间只有嵇延祖,最望山公启事来。”后遂用“山公启事、名贤启事、山公启、山涛启、山公鉴、山涛鉴、山公识”等称扬荐贤举能,知人明鉴。
②龙阳泣鱼
英语值日报告《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馀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无敢不安也。’王曰:'然则何为出涕?’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後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於庭,辟人於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之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后遂以“龙阳泣鱼”为失宠之典。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