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 教案背景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
二、 教学课题 1、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作者通过总分的结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原因。 2、技能目标 (1)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言语表达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查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以及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小组协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 3、情感目标 内部审计作用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的情趣。 |
三、 教材分析 《音乐之都维也纳》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散文。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维也纳城市的独特风貌与人文景观,讲述了维也纳被誉为“音乐之都”的渊源,指出了它在世界音乐史和世界乐坛上的地位与影响。课文语言简洁优美,层次介绍清晰明快,如音乐般急缓有致,字字句句透露着维也纳浓郁的音乐氛围,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在音乐的情趣中充分感悟“维也纳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萌生出对这座充满特殊魅力的城市的赞美与向往,以及激发对充满无穷魅力的音乐的热爱之情。 |
四、 教学方法 这篇课文内容具体,条理清楚,文字优美生动。本课采用多种方法在网络环境下组合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留一定时间让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 凭借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完成研究性学习,感悟异国情调和异域城市,构建“音乐之都”,体验音乐真谛,陶冶美的情操,进一步激发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
五、 教学过程吴彦祖发型图片 一、激发兴趣,整体感知。 1、师:有人说:“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没有音乐就没有维也纳,失去了音乐维也纳也就失去了一半的美。”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踏上维也纳之旅,去感受音乐之都的魅力吧!一起读课题。 播放k语录www.tudou/programs/view/TVRdCVyFrHY/(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片段,感悟音乐的力量 窗外雨播放维也纳宣传片www.tudou/programs/view/rgz02BgZxoI/ 2、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板书) 师指板书小结,因为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还有“世界歌剧中心”与“金大厅”。所以说——(出示)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设计意图:[在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是要调动学生的情感。抓住音乐之都这一突破点,在学习课文前,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对文本感知,进一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搭建了学习平台。] 二、网络学习,自主探究。 1、下面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原因来学习。明确要求:首先是打开课本认真读,细细品,从文字上感悟维也纳是音乐之都。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有什么疑问或想知道这方面更多的知识小组互相交流。 2、把你们的学习成果和大家分享,课后可以继续上网学习。 生: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师:你知道装饰什么意思吗?(装扮)是的,维也纳用音乐装扮着自己。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好了。 师:你从哪儿体会到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呢? 生:在这儿到处……铜像或大理石像。(有没有听出他读的时候主要抓住了哪些词。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 生:还有谁要补充的?为了……音乐家的名字命名 生:还有要补充的吗?就连王宫花园……也用鲜花……作为装饰。 师:他读得怎么样?(就连……也用…)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师:那么你从网上又了解了这方面的哪些知识呢?(学生依据搜集的资料,适当的补充) 师:同学们肯定在课下下了不少功夫,相信你们现在能够把这一小节读得更好。有信心吗?好连起来读好这一小节。 设计意图:[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可以以读为主,可以通过图片理解词语,可以通过视频感悟内容。通过师生共享的网络课件,学生可自主地对课文进行赏析、理解;借助网络的信息功能,获取扩充课文所不及之处。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教学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实现了学生、教师、课文与信息技术的四结合。在引领学生品味祖国的语言文字的同时,体会音乐之都的魅力,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 师:假如让你也用音乐来装饰这座城市,你会怎么来装饰? 生:……(你真有创意啊、你将来一定是有名的设计师,以后也请你来为我家设计、假如学生说到家,我就说相信你家装扮得这么美,我们的城市也会更美,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啊) 设计意图:[让学生转换角,以自我为主体来拓展文本,发展思维,可以让他们学得更积极主动,学习内容更深一层。] 3、交流: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师:那么请你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生:人们在漫步时……圆舞曲。(她读的时候抓住了哪个词语?随时) 师:请你读一读。(1、读得很好就说通过他动情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随时都有音乐;平凡拼音2、读得还可以就说你的朗读已经很动情了,相信还有更动情的,谁来挑战;3、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抓住了哪些关键词?) 师:其他同学呢? 生:我从夏天的夜晚……飘溢、回荡。这里体会到了…… 师:音乐与自然、人类巧妙地连在了一起。 生:许多家庭……体会得多深刻呀,其他同学也感受到了吗?(听了你的朗读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维也纳人民沉浸在音乐中的画面) 生:更有趣的是,政府会议……成了一种习惯。 师:同样你又从网上了解到了哪些知识呢? 生:(华尔兹圆舞曲、传统演奏、会前会后)点击网络广播教学 师过渡:在维也纳小到普通人民大到政府,音乐已经融入了人们的血液,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了维也纳市民的一种习惯。我们一起拿起书读这一小节,把你的感受融入到你的朗读中。 4、师:刚才在学习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和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这两部分内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以及网络的辅助,进一步明晰了音乐之都维也纳的渊源。相信还有其他两部分内容也同样有很深的感受以及独到的见解。学到这里同学们肯定有千言万语要吐露,可是无情的下课铃声将要响起。让我们把千言万语浓缩成两三句话,留在尽情畅谈这个栏目和大家一起分享。 语文教育可参考image.baidu/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CE%AC%D2%B2%C4%C9%CD%BC%C6%AC 百度图片维也纳城市风貌 设计意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结合,而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有机整体中,成为其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课堂应以教材蕴涵的情趣为源头,以教师的情感外观为主导,在媒体的助推下,使师生的情感发生共鸣,并形成一定的情感氛围,为真正感悟音乐之都的内涵奠定情感基础。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亲身参与到学生中去,充分倾听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质疑和探究,并以此为根据,引导他们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真正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5、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上课文与网络结合的学习,收获不小,感受颇深,妙语连珠,大家的感受我都听出来了,就是这句话:“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设计意图:[这句话是全文的点题,是文章的中心,教师通过朗读来体会到当时作者的感情,来加深对维也纳不愧为音乐之都的印象,巩固并升华了学生的情感,达到语文学习方向的目标。] 可参考视频www.tudou/programs/view/lFF6-mJF0oc/ (音乐故事-古典音乐之都维也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总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通过语言文字的感悟并搭乘网络快车让我们一起感受到了音乐之都维也纳浓浓的音乐气息。课后我们可以继续利用这个专题学习网页去更深地了解音乐之都维也纳,同样可以把你的感受,你的收获,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发布在论坛或留言板上。也可以画一画、写一写、读一读。 设计意图:[借用网络论坛来进行语言表达教学的优点就在于:单位时间内参与学生人数更多、交流的内容更多、反馈的信息更快,而且一堂课之后学习并没有结束,当学生有新的想法时可以进入网络讨论园地进一步深入学习。] 板书: 古典音乐的摇篮 音乐装饰的城市 音乐之都维也纳 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世界歌剧中心 |
六、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通过利用网络来学习课文,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结合,能发挥现代多媒体术的优势,使学科教学走上一个新台阶。在教学应用中,形象可感的音频、视频、图片,能够迅速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中,提高了课堂效率。但在这次尝试中也出现比较几个问题,值得我去深思。 1、 大量的信息汇集在一起,有些学生的处理信息能力较弱,容易抓不住重点,仅仅是在欣赏视听盛宴,没有深入思考。 2、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与教师的引导密不可分,尤其是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去积极的思考,引导学生跳进课文中寻答案,并跳出课文理解答案。 3、 课堂上有较多的欣赏环节,教师也适当穿插一些解说,组织好课堂纪律。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