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演变
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现代、当代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节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
中国古代的教育中,并无独立的语文课程。语文教学是与政治、经济、历史、哲学、伦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的教育等融为一体的。但古代教育教学中那些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及基础地位的部分内容,已绽露出语文课程的萌芽。中国古代在语文教学和学习中,也积累了大量经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弊端。
一、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中国古代教育有三种表现形式: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一)原始社会的语文教育: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课程。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存在宗教记事、伦理道德教育和古代神话中。
(二)奴隶社会的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内容包含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基本教育中。
(三)封建社会的语文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主体是“四书”、“五经”。
和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相比,中国封建社会的语文课程与教学历时最长,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也最具特。其基本特点是:先教学蒙学读物(影响最大的是“三、百、千、千”),集中识字;然后学习以《五经》、《四书》为主体的儒家经典;以文选作为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
1.先通过学习蒙学读物来集中识字,我国古代流传的、最著名的蒙学读物,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主要作用是集中识字。
(1)《三字经》
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所编,该书言简意赅,容量丰富,从教学的重要性,谈到封建礼教的基本纲领,进而介绍名物常识、读书次序、历史知识、勤勉好学的范例等。在编制方面,采用三字一句,叶韵成文,读起来琅琅上口,很有特。该书在海内外广为流传,影响很大。
关于读书的名言
(2)《百家姓》
相传为北宋人所编。全书集姓氏400余个,每四字组为四言韵语,文中字与字之间并无联系,但因句句押韵,读来和谐流畅,易于记诵。
(3)《千字文》
相传为南朝梁周兴嗣所著,其内容包括天文、博物、历史、人伦、教育、生活各方面。全书对仗工整,押韵自然,四字一句共250句,恰为千字,字均拓取王羲之手书。
(4)《千家诗》
作为蒙学诗歌读本的《千家诗》是在南宋刘英庄编选的《千家诗》基础上选录编订的,流传广泛的有王回选注的《新镌五言千家诗》和谢枋得选、王相注的《重订千家诗》,后来把这两种《千家诗》合二为一,共选出200余首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
2.然后学习“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我国古代语文教材的典范。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教育,汉代以“五经”为课程,宋代以“四书”为课程。齐肩发型
(1)“五经”
“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的合称(加上失传的《乐经》,也称“六经”)。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和“五经”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圣人和经典,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五经”的内容包含了古代政治、教育、文化、哲学、伦理等方面,在封建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2)“四书”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著作的合称。宋代朱熹撰写了《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始立,此后长期为封建政府科举取士的考试用书。
“五经”、“四书”作为我国古代语文教材的典范,一直被沿用到清末。它们在思想内容方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但它们对我们整个汉语文教育的发展,却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后世的政治、教育、哲学思想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3.以文选作为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文选读本是读写训练的主要教材。
文选读本是我国古代用来进行读写训练的主要教材。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南朝梁太子萧统编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其后影响较大的还有宋代真德秀编的《文章正宗》,谢枋得编的《文章轨范》,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的《古文观止》,姚鼐编的《古文类辞篡》、孙洙编的《唐诗三百首》等。各类文选读本,所选的大都是各个朝代的名家名篇,有利于学生阅读和仿作习文。
二、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经验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今天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识字教学
1、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
主题班会活动记录2、使用韵语和对偶,便于朗读、记诵。
3、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
5、激发儿童的兴趣。
(二)阅读教学
1、熟读精思博览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十分重视熟读文本,熟读又以诵读为基础。读书千遍,其义自见。通过诵读、熟读,不仅容易形成语感,而且有助于记忆理解。
读和思的关系十分密切,所谓“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在提倡熟
读、精思的同时,古代语文教育也主张广泛涉猎,
2、评点法
对文章进行“圈点”、“评注”,是古代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圈点”是指在阅读时给字句画上符号。“评注”是把对内容和文字的评论写在正文旁或行间。使用此法,对指导学生自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大有益处,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细心阅读、读思结合的良好习惯。
(三)写作教学
1、注重基本功训练。
“蒙学教文,注重锤字、炼句、布局、谋篇等项基础训练。在写作训练中,从单项训练开始,渐至整篇作文的训练,也体现了写作教学的一般规律。
2、多读多写多改
我国古代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的说法,十分重视“多读”对写作的作用,把“读”视为“写”的重要条件,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但读不能代替写,文章的功夫要靠多写才能练就。古代流传着“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的谚语,我国古代的语文课程与教学一贯有精于改文的传统。
3、作文从模仿入手
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文,人们练习写作都是要经过模仿,而后才有创新。
4、先放后收
“先放后收”是历代学者主张的写作指导原则。
三、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问题和弊端
(一)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问题
1、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问题。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的,儒家思想始终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语文教育成了统治阶级进行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工具。科举取士制度推行以后,全国士子趋向科举,语文教育逐渐变成了科举考试的附庸。
2、教学内容问题。
教学内容陈旧片面,主要为识字、读古文、作古文,把古人作为学习的楷模,把古文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窒息了青年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革新创造精神。引导人们向后看,而不是向前看。
3、教学方法问题。
教学方法死板、单一,只重整体感知,缺乏分析认识,只强调求同思维、单向思维,忽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只尊重维护作者权威,无视读者理解的主动性、创造性。只听任一条暗胡同里摸索,缺乏系统的读写理论指导,等等。
(二)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弊端
1、脱离语言实际。
主要是脱离口头语言实际,不重视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的训练。我国古代作为书面语言的文言文,两汉之后就基本定型了,很少变化;而口头语言则是
一刻不停地发展着,变化着。所以二者的距离越拉越大。
2、脱离应用实际。
读、写大都与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无关。读书皓首穷经,苦练八股,只为功名。
3、忽视文学教育。
4、忽视知识教育。
南京导游词
第二节近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
近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是指从1840年战争到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阶段的语文教育,又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分界线,划分为近代语文课程与教学和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这一阶段中国历史的巨大变革,引起了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巨大变革,最突出的是语文单独设科,“国文”名称出现,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
一、语文单独设科
语文单独设科,是随着废科举、兴学堂的教育制度改革而出现的。也就是说,现代语文教育是现代语文教育制度的产物。
战争前后,有志有识之士的变法革新主张打破了中国的封闭状态,也带来了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变革。
在戊戌变法中废止八股,改试策论,并兴办了我国近代最早的大学京师大学堂。但随着戊戌变法失败,慈禧垂帘听政,又恢复了科举制度。1901年,张之洞、刘坤、袁世凯等纷纷上书,详陈科举制度的得失利弊。时值八国联军入侵(1901),日俄战争爆发(1903),形势危急。清政府在内外交困之下不得不下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实施教育改革。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张百熙所拟的《钦定学堂
章程》,产生了新的学制,是为“壬寅学制”,但没有实行。次年又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这就是“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经政府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实际推行的学制。
其中的内容包括改私塾为学堂,引进自然科学,增设外语,实行分科教学等,语文也随之开始单独设科。这是我国现代教育的起点,也是语文这门学科独立的起点。其他各科都大量引进新的内容和方法,语文科很少引进,还是学习古文,还是以评点串讲为主。曾用过读经、词章、字课、习字、作文、读经讲经、中国文字、中国文学等名称。
怎么退烧快
中国文学是相对于外国文学而言的,内容以文言文为主。实际上包括文章、文学在内,并非纯文学内容,也不同于后来语文课的内容。但从内容上看,已明显同其它各科分开,是以后国文科的先声。
二、“国文”名称出现
早在辛亥革命前,蔡元培、梁启超等人就认为“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所要学的并不限于文字和文学,于是提议将这一学科定名为“国文”。蔡元培等人1902年创办爱国学社,梁启超1906年前后创办长沙女子学堂,就将这一学科称为“国文”。
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于1912年颁布了《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中小学一律开设“国文”课,这是我国教育史上语文学科从古代传统教育的综合性
社会学科中独立出来后的第一个正式名称“1916年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学校令施行细则》第三条说:“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智德。”这是把“文”(语言教育)放到了首要地位,把文学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高深阶段——语言艺术,而最后达到发展智力和完善人格的目的。这就很接近现代语文教育思想了。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虽然受到袁世凯提倡的“尊孔读经”的影响,但总的说来教学目的进一步明确,教学内容和方法也有了很大进步。
三、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
“五四”运动以后,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变化,是现代文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了合法地位,并逐步占据主要地位。这是克服传统语文教育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应用实际的根本措施。可以说,语文学科是现代教育制度的产物,现代语文学科则是新文化运动、特别是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的产物。
“五四”时期的国语运动和清末民初的白话文运动相衔接,对国语教育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的推动下,北洋军阀政府于1920年通令全国,小学开设“国语”,主要教白话文;中学开设“国文”,仍然教文言文。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现代文第一次进入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了合法地位。
第三节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
语文教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语文教育也揭开了新的篇章。从1949年开始到20世纪末,中国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在探索中前进,经历了一段曲折发展的道路,而后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
一、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
(一)1949—1953,“语文”名称和语文教育改革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根据原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学改革的经验,接受语文教育家叶圣陶等人的建议,决定取消“国语”和“国文”这两个名称,统称“语文”,即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这一改革举措主张听说读写并重,对于纠正传统语文教育中书面语言(文言文)脱离口头语言(生活语言)、重读写轻听说的不良倾向,对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二)1953—1956,“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
《红领巾》教学的讨论对语文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主要有两方面:
1、推动了教学方法改革。
比较彻底的改变了由文言文教学法沿袭而来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僵化局面,使语文教学特别是现代文教学有了生动活泼的局面。《红领巾》的教学核心是启发式与谈话法,即教师从学生和教材实际出发,
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师生谈话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这是对现代文教学的深入研究,同时也促进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
2、建立了现代文教学模式。
在“五个环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语文教学特别是现代文教学的基本模式:(1)题解,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等。(2)讲解生字生词、学生质疑问难等。(3)分析课文,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分析、重点难点分析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