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
嵩山滑雪场1、《我们当地的风俗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家乡的风俗,知道不同地区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2、情感目标:学生初步感受风俗带给人们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当地风俗的变化,通过学习,懂得保持良好风俗,摒弃不良风俗。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调查研究的能力,以及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互相协作互相尊重的集体主义精神。
〖活动准备〗
1.在课前引导学生分组分类收集家乡的有关习俗资料。
2.教师制作课件。
〖活动过程〗
一、诵诗词,吟出悠悠中华情——了解中国传统节日风俗
1、师(出示诗词):我们背诵一下王安石的一首诗——《元日》,请问你们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节日的景象?
生:描写了过春节时的热闹景象。
师:中秋节、春节都是我国人民重要的民族节日,有许多有趣的风俗习惯,刚才我们诵读两首诗(板贴诵诗词)就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充分表现出节日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2、师:“十里一风,百里一俗”,各地都有各地的风俗;什么是风俗呢?
生谈自己对风俗的看法。
师归纳小结:风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经验和趣味,同时也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当地的风俗》(出示课题),一起来
了解家乡的风俗,感受家乡的风情。
婚礼布置场景二、看图片,品味浓浓家乡情——了解家乡的传统习俗
师:同学们,在中国,有些风俗是大同小异的,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的一些风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节日的风俗图片。(板贴看图片)我请一些同学来介绍这些节日的风俗,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图片,品味浓浓的家乡情。
课件逐一出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 “端午节” “中秋节”“ 元宵节”的一些风俗图片。
(1)春节:贴“福”,挂灯笼、放烟花
(2)端午节:吃棕子、划龙舟、屈原的传说
(3)中秋节:吃月饼,赏月、嫦娥奔月、吃田螺
(4)元宵节:吃元宵、猜灯谜
学生边看图边说。
三、话风俗,感受美在特中——了解家乡最有特的传统文化习俗
不求甚解的反义词
1、师:刚才所看到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节日方面的风俗图片,但是也有些风俗具有各地的特点,除了刚才所说的风俗外,你的家乡还有哪些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风俗,比如有的地方春节时还要祭灶、吃黄豆芽(如意菜)。端午节吃咸鸭蛋、用雄黄涂在小孩的额头及手足心等。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去对自己家乡广州西关、泮塘最有特的风俗进行了解调查,并写一个简单的介绍词。现在开始话特的风俗(板贴话风俗)。我们按以下的要求来进行活动。(出示活动内容)。
(1)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自己家乡特的风俗;
(2)自愿上台或者小组推荐上台交流,评出最佳解说员和最佳听众。
2、师:上来汇报之前,老师要给同学们一些温馨提示。同学们在介绍家乡的风俗时要做到表达清楚、声音响亮、语言生动,而听众则要做到坐姿端正、认真倾听。
3、开展交流活动(饮茶文化、北帝诞、龙舟饭、剪纸习俗、逛花街)并评出最佳解说员和最佳听众。
4、师小结:刚才虽然有些同学上讲台解说时比较胆怯,没有发挥好,但是老师相信他们经过锻炼,会越说越好的。同学们,月是故乡明,水是家乡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它牵系着我们的情思,拨动着我们的心弦。中国有一种传统的风俗——十二生肖。让我们来借助视频了解一下这个风俗。
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十二生肖的传说》,看完后思考下面话题。
能够自己讲一讲“十二生肖的传说”:
(1)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2)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3)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
四、读故事,辨明好坏更文明——保持良好风俗,摒弃不良风俗
贝尔金无线路由器设置1、师: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伴随我们成长的很多风俗体现了的传统,相应地,也有很多风俗体现了尊老的美德。
2、四人小组交流讨论:各地敬老有哪些风俗。
3、达成共识。
(1)正确看待尊老习俗。
(2)尊重当地的礼仪:借助图片了解尊老敬老风俗。
(3)模拟小剧场:分小组合作演一演尊老敬老的小镜头。元宵节的图片
五、再拓展,分享风俗好习惯——掌握更多的风俗文化
1、师: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去的一些习俗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一些新的风俗也开始出现了。下面老师再给同学们补充一些风俗习惯,拓展我们的视野。(板贴再拓展、播放相关内容)
2、除了这些新的习俗,还有其它新的习俗吗?
3、学生谈自己的体会。
六、课堂总结
师:通过诵诗词、看图片、话风俗、读故事、再拓展,同学们既对常见的中国风俗习惯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同时在调查以及介绍中对家乡的独特风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提高了对好坏风俗习惯的认识。中国的风俗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极其广泛,以后同学们有机会的话,可以多阅读有关的书籍,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风俗文化、了解家乡的风俗文化。
2《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二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中一课。本课通过讨论、分享、展示的方法,了解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感悟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喜爱和的贡献。
本课所体现的是课程标准中引导和帮助学生“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要点。
二、学情分析:诚实守信的名言警句
他们对民间艺术的印象大多停留在书本以及影视作品上,同时,他们乐学、好学。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看,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往往会更多地放在民间艺术的外在形式上,且往往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民间艺术和家乡气候、地形、历史文化间的密切联系则是孩子们很难考虑到的。
课前指导时,教师可尽量引导学生使用简便、可行的方法收集材料,比如实地观察、查阅报刊和书籍。而材料的对象和内容尽量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为主,课前准备的时间尽可
能充分。课堂上,教师也要给学生们足够的交流时间与空间。对于难理解、难展现的地方,教师可先做示范,也可利用多媒体和课间对学生进行直观引导,使学生交流在范例引导下有目标、有侧重、有特、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