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观潮》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景象,写出大潮这一壮丽的“天下奇观”,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感情。在这篇课文中,作者运用生动细腻的词语、生动的比喻紧紧地抓住大潮的声音、景象两个方描写,逼真的再现了大潮那雄奇壮阔、动人心魄的气势。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学会生字新词;通过语感训练,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能通过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但是由于远离沿海,对海潮没有直观感受的经验,对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的壮美很难形成深刻的感知,根据小学生对直观的材料感兴趣的特点,借助网络资源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1、本单元的重点训练是要继续培养学生“抓住主要内容”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特点,了解叙述的顺序,抓住主要内容。抓住大潮的特点—声音大、气势壮,抓住声音和形态是怎样变化的来理解词句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
3、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4、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调动感官,激趣导入。
1、“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江大潮的千古名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壮观的景象。请齐读课题:1、观潮(评价语:声音真响亮)
2、课题中的“观”是什么意思呢?(生答:“观”|是“看”的意思)
3、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作者是在哪一天、在哪里观看钱塘江大潮的呢?请用一句话完整王之涣《凉州词》
地来回答。(生:作者在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在海宁市的盐官镇观看钱塘江大潮。)
第二套幼儿广播体操4、(出示图片)介绍钱塘江:这条就是钱塘江,它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它的入海口要经过杭州湾,你看,进入东海,这边宽而深,这边窄而浅。所以当大量潮水涌来的时候,必定会形成非常壮观的景象。而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水最大,在这个地方观潮最好看。 (视频欣赏) 所以,作者说,自古以来钱塘江大潮被称为—— 生:天下奇观。
5、追问:现在你们知道奇观是什么意思了吧?(生答:就是很少见,而非常新奇的,奇怪的一种景象 我觉得应该是罕见而又壮观的景象)师总结:奇特的景象
6、回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他观潮的?(生: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 二、借助媒体,品读文本。 (一)体会潮来前的人山人海
1、现在,让我们走进一年一度的观潮日——农历八月十八,来到最佳观潮地点—海宁市的盐官镇,随着观潮的人,登上海塘大堤吧! (出示潮来前人山人海的图片)
2、模拟采访:就要见到大潮了,你的心情如何? (激动、高兴、期待) 请带着这种感情读读屏幕上的这句话------“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3、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你急于想观潮,还有哪些同学也想去? (二)感受潮来时的雷霆万钧
1、究竟是什么奇特景象使人如此焦急期待呢?请同学们马上到潮来时的三、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待会请你们把喜欢的句子与大家分享。
2、朗朗的读书声,真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哪位同学愿意把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3、品析句子:“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象闷雷滚动。” (1)作者是用哪个词形容这潮声的呢?(闷雷滚动)
(2)闷雷滚动是什么样 的呢?谁能来学一学?(轰隆隆,轰隆隆)(播放音频——闷雷声音)
(3)未见潮水,却已经听到了巨响,足以可见大潮的雄伟壮观了。请你们一起读出大潮的雄伟气势吧! (齐读句子)
(4)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仿佛听到了潮声,心情也随之激动起来了;我好像看见了人们面对江
面有的喊,有的叫,有的跳,有的挥舞手臂!大堤上如一锅煮开的沸水。这真是------请用上课文中的四字词语(人声鼎沸)。(评价:真会词语)
过渡:还有喜欢不同句子的吗?
3、品析句子:“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又沸腾起来。”
(1)追问:这句话写出了大潮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声音变化,样子变化,人的变化。)评价语:你真会读书!
(2)这句话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潮水的声音——(越来越大),仿佛看到了——(一条白线)。当人们看到这激动人心的一幕时,都怎么样了?为什么说又沸腾了?
滑板吊球(3)现在我们就读出这种沸腾的气势来,谁愿意来读?(评价:听了你的读,我感觉人有一点点沸腾,谁能读得更沸腾些/?) 过渡:谁还想告诉我你喜欢的句子?
4、品析:“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1)这句话让我们感觉到浪潮移动的速度----(非常快),气势也----(越来越大)。随之,你的心情也会(越来越激动)
过渡:还有喜欢的句子吗?
5、品析:“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1)在这句话中,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他把什么比作成什么?(把白浪比作了水墙。)
(2)你们知道两丈多高有几米吗?有7、8米高呢,相当于两三层楼,你从中体会了什么?
(3) 男同学,请你们把男子汉的力量展示出来,美美地读读这句吧! (评价:你们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浪潮坚不可摧,势不可挡的情景。)
过渡:老师也有喜欢的句子,想听听吗?
6、品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犹如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多精彩的语句呀!你们喜欢这一句吗?不过要读好它还真不容易,谁愿意来试试吧,读出它的气势来。 (2)这句话中,哪些词语让你体会到了大潮的水势之大,声音之大?(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山崩地裂)
(3)师:是呀,大潮的形状犹如白战马,声音如同山崩地裂,此情此景,可真是排山倒海,雄伟壮观呀!
观潮教案 (4)来,一起读出千军万马进攻时不可阻挡的气势来吧。(齐读) 7、刚才我们在文字中赏析了作者描绘潮来时的精彩语句,现在,老师请你们在视频来感受这壮观无比的景象吧。(播放视频)
8、这壮观的景象,真是使我们心潮澎湃呀。让我们再一次在朗读中感悟大潮的壮观吧。(配乐,齐读第三、四自然段) 9、体会写潮来时的写作顺序。
请观察屏幕上描红的语句,你发现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远处—再近些——浪潮越来越近) (午后一点左右——过了一会儿)
4、小结:是啊!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来描写潮水的变化。
三、创设情境,积累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现在老师来说意思,看看谁能很快地说出相对应的成语。
2、出示词语意思,师问生抢答。
形容人的说话声,喊叫声,欢呼声,如锅中之水,一片沸腾。(人声鼎沸) 风和浪都很平静——(风平浪静。)
形容水面辽阔,远处和天似乎连接在一起——(水天相接) 形容同时出发,同时前进——(齐头并进)
山上的岩石和土壤塌下来,地也裂开来,形容声音很响很响——(山崩地裂) 形容气势很大——(浩浩荡荡) 3、课堂小练笔:
作者运用了由远及近的写作手法,并用上了不少精彩的语句,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也一起来学学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吧。
欣赏“雷雨时”的图片,仿写“雷雨来时的景象”。
读圆明园有感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小结: 今天,我们如临其境, 与作者一同感受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下面老师把一首小诗《观潮》送给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
橘子皮泡水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
作业布置:1、继续完成小练笔。 2、积累好词好句。 五、板书设计:
1、观 潮
天 潮来前 雄伟
下 潮来时:远——近 壮观 奇 潮来后 观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