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百草习俗由来
页眉
  在端午节的时候,有⽃百草的习俗,那么,该习俗的由来是怎样的呢?以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端午节⽃百草习俗由来,欢迎⼤家阅读。
飞机不能带的东西
  端午节⽃百草习俗由来
  ⽃百草,源于周代。《诗经·周南·芣菅》说的就是⽃草之戏。到了南北潮,南⽅渐渐把⽃百草演变为端午的⽂化娱乐风俗。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五⽉五⽇,四民并蹋百草,⼜有⽃百草之戏。”端午节⽃百草,不但民间玩,宫中也玩。《刘宾客嘉话录》记载:“中宗朝,乐安公主五⽇⽃草,欲⼴其物⾊,令驰骑取之。”说的是乐安公主为了赢得⽃百草,端午前就令⼈前往南海取“美须”来⽃草。
  ⽃百草,有两种⽅法,⼀种是“⽂⽃”,另⼀种是“武⽃”。⽃百草最先是从“武⽃”开始的。《诗经·周南·芣菅》说的就是⽤车前草进⾏的“武⽃”。“武⽃”即采⼀些有“草头”的草(如车前草)或花打成结,双⽅互套,然后再拉,谁的花草断了,谁就输了。另⼀种是⽐赛“⽂⽃”,即各⼈把⾃⼰收集的各种花草拿来,然后⼀⼈报⼀种花草名,另⼀⼈接着种类拿出花草并对答花草名称,⼀直“⽃”下去,直到最后见分晓。这种“⽂⽃”,结果⼤都是谁收集的花草多,种类齐全,谁就能报到最后,最后者就是赢家。苏东坡有⼀句诗,就是说收集⽃百草的。“寻芒空茂林,⽃草得幽兰”。可见,玩者为了收集到更多的花草,常常是寻遍⼭川林野。
  古时端午⽃百草,“武⽃”的⼤都是⼉童,清朝,宫廷画家⾦廷标画了⼀幅《婴⽃草图》(此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的就是清代⼀孩⼦在湖⽯花草丛间⽃草嬉戏。此画上有乾隆皇帝的题诗及落款,题款时间是乾隆⼆⼗九年农历五⽉五⽇端午前。甲午风云
  古时⽃百草的“⽂⽃”,⼤都是⼤⼈。
  《红楼梦》六⼗⼆回中,曹雪芹对⽃百草就有⼀段很美的描写:外⾯⼩螺和⾹菱、芳官、蕊官、藕官、⾖官等四五⼈,都满园中顽了⼀回,⼤家采了些花草来兜着,坐在花草堆中⽃草。这个说:“我有观⾳柳。”那个说:“我有罗汉松。”那个⼜说:“我有君⼦⽵。”这个⼜说:“我有美⼈蕉。”这个⼜说:“我有星星翠。”那个说:“我有⽉⽉红。”这个⼜说:“我有《牡丹亭》上的牡丹花。”那个⼜说:“我有《琵琶记》⾥枇杷果。”他们初是以实花来⽃,⽃到后,越⽃越来劲,韵味愈⽃愈浓。(《红楼梦》中的⽃百草,是宝⽟⽣⽇期间玩的。虽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将宝⽟的⽣⽇“隐去”,但有红学专家考证说,宝⽟出⽣于五⽉初四。)
  《镜花缘》第七⼗六回中,也有这样的精美描写:陈淑媛道:“妹⼦刚才⽃草,屡次⼤负,正要另出奇兵,不想⾛来忽然⽌住,有何见教?”紫芝道: “这⽃草之戏,虽是我们闺阁⼀件韵事,但今⽇妹如许之多,必须脱了旧套,另出新奇⽃法,才觉有趣。”窦耕烟道:“能脱旧套,那敢妙了。何不就请发个号令?”紫芝道:“若依妹⼦⽃法,不在草之多寡,并且也不折草。况此地药苗都是数千⾥外移
来的,甚⾄还有外国之种,若⼀齐乱折,亦甚可惜。莫若⼤家随便说⼀花草名或果⽊名,依着字⾯对去,倒觉⽣动。”毕全贞道:“不知怎样对法?请说个样⼦。”紫芝道:“古⼈有⼀对句对得最好:‘风吹不响铃⼉草,⾬打⽆声⿎⼦花。’假如耕说了‘铃⼉草’,有⼈对了‘⿎⼦花’,字⾯合式,并⽆牵强。接者再说⼀个或写出亦可。如此对法,⽐旧⽇⽃草岂不好玩?”
  如果说《红楼梦》⾥的“⽂⽃”,尚有“武⽃”之味(指折花草),那么,《镜花缘》⾥后期的⽃百草,可是跳出了“武⽃”的旧套,不折花草,只报花草名,⽤花草之名来⽃,既玩出了⽃草的韵味,⼜保护了花草不受“武⽃”之伤。这种新式的⽃百草,是古⼈在玩耍当中,保护环境的⼀种进步的⾏为。
  如今,端午⽃百草的娱乐,虽然已经消逝,但那种跳出旧套,爱护花草,保护环境,促进⼈与⾃然的和谐之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端午节传说
  据《史记》“屈原贾⽣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兰等⼈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端午节也称诗⼈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的祖国被侵略,⼼如⼑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的祖国,于五⽉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投汨罗江⾝死,以⾃
⼰的⽣命谱写了⼀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夫的⾝体了。⼈们见后纷纷仿效。⼀位⽼医师则拿来⼀坛雄黄酒倒进江⾥,说是要药晕蛟龙⽔兽,以免伤害屈⼤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们想出⽤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
端午的来历⼦。
  以后,在每年的五⽉初五,就有了龙⾈竞渡、吃粽⼦、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屈原。
  端午节习俗
  赛龙⾈:
  賽龙⾈,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因舍不得贤⾂屈原投江死去,许多⼈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五⽇划龙⾈以纪念之。借划龙⾈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体。竞渡之习,盛⾏于吴、越、楚。
  其实,“龙⾈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
  后来,赛龙⾈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兼有纪念当地出⽣的近代⼥民主⾰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上⽔下,情景动⼈,别具情趣。贵州苗族⼈民在农历五⽉⼆⼗五⾄⼆⼗⼋举⾏“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节赛龙⾈,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富有⾃⼰特⾊的龙⾈竞赛活动。
  清乾隆⼆⼗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龙⾈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五⽇都举⾏龙⾈竞赛。在⾹港,也举⾏竞渡。
  此外,划龙⾈也先后传⼊邻国⽇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被列⼊中国国家体育⽐赛项⽬,并每年举⾏“屈原杯”龙⾈赛。1991年6⽉16⽇(农历五⽉初五),在屈原的第⼆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届国际龙⾈节。在竞渡前,举⾏了既保存传统仪式⼜注⼊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屈⼦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宣读祭⽂,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赛场。此次参加⽐赛、交易会和怎么炖羊肉汤
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节。赛龙⾈将盛传于世。
  端午⾷粽
  端午节吃粽⼦,这是中国⼈民的⼜⼀传统习俗。粽⼦,⼜叫“⾓⿉”、“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菰叶(茭⽩叶)包⿉⽶成⽜⾓状,称“⾓⿉”;⽤⽵筒装⽶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灰⽔浸泡⿉⽶,因⽔中含碱,⽤菰叶包⿉⽶成四⾓形,煮熟,成为⼴东碱⽔粽。
  晋代,粽⼦被正式定为端午节⾷品。这时,包粽⼦的原料除糯⽶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称“益智粽”。时⼈周处《岳阳风⼟记》记载:“俗以菰叶裹⿉⽶,……煮之,合烂熟,于五⽉五⽇⾄夏⾄啖之,⼀名粽,⼀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中掺杂禽兽⾁、板栗、红枣、⾚⾖等,品种增多。粽⼦还⽤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的⽤⽶,已“⽩莹如⽟”,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本⽂献中就记载有“⼤唐粽⼦”。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粽。诗⼈苏东坡有“时于粽⾥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粽⼦堆成楼台亭阁、⽊车⽜马作的⼴告,说明宋代吃粽⼦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
为箬叶,后来⼜出现⽤芦苇叶包的粽⼦,附加料已出现⾖沙、猪⾁、松⼦仁、枣⼦、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直到今天,每年五⽉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洗粽叶、包粽⼦,其花⾊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多包⼩枣的北京枣粽;南⽅则有⾖沙、鲜⾁、⽕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为代表。吃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不衰,⽽且流传到朝鲜、⽇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囊:
  端午节⼩孩佩⾹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于襟头点缀装饰。⾹囊内有朱砂、雄黄、⾹药,外包以丝布,清⾹四溢,再以五⾊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串,形形⾊⾊,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形或虎形,称为艾⼈、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争相佩戴,⽤以驱瘴。
  艾,⼜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油。它所产⽣的奇特芳⾹,可驱蚊蝇、⾍蚁,净
化空⽓。中医学上以艾⼊药,有理⽓⾎、暖⼦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也含有挥发性芳⾹油,是提神通窍、健⾻消滞、杀⾍灭菌的药物。
小姑娘简笔画
  可见,古⼈插艾和菖蒲是有⼀定防病作⽤的。端午节也是⾃古相传的“卫⽣节”,⼈们在这⼀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看了端午节⽃百草习俗由来的⼈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