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评价()——准切入点,思想观点现    情人节祝福短语
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与作者观点是高考中的一个考查重点,更是一个考查热点。
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就是把握诗歌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及由此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其中主要有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生活杂感”“送别之情等。
解答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观点态度这类题,一定要在全面疏通字词的基础上,到适当的切入点,才能既快又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从标题切入
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它起着提挈全篇、浓缩文意的作用,而且经常透露出作者情感倾向。因而仔细审读诗题,对全诗的内容也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便于从宏观上驾驭。
[1]藐视怎么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访
[]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苔,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解析] 诗歌的标题访隐者其实就已经明确了诗中写的事件是拜访隐士,这一类诗大多表现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赞美之情。结合诗歌中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就很容易确定诗歌寄寓的情怀就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赞美之情。而选项中的诗句,A项是选自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表达的是作者隐居的情怀。B项是李白的《蜀道难》中的诗句,表达的是思归之情。C项是杜甫的《登高》中的诗句,表达的是漂泊无依之感。D项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诗句,表达的是同病相怜之感。
[答案] A
李端听筝二、从注释切入
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之一,虽短短的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而且这种暗示多与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相关。
[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蜀道难作者无奈客思家。
[] 本诗约作于皇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酒阑:酒尽。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解析] 从注释切入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抓住本诗约作于皇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这一注释,结合诗中描绘的秋夜、春宵、棋罢、酒阑四个凄
凉而又迷离的意境,我们就能够把握到作者对前途的忧虑及无奈之情,再结合诗中的客思家一词,又能明确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答案] 表现了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三、从意象、意境切入
由于诗歌中的意象、意境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因而从意象、意境切入是把握诗歌思想内容与作者观点的关键。
[3]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恨使心伤。
[] 商风:秋风。周年庆活动方案怆恨:悲伤。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 解答这道题的关键在于抓住诗中的凤凰这一意象,诗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只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的凤凰形象,可是这只凤凰出现的时候不好,地点也不对,只能悲伤地把自己的羽翼藏起来,飞向昆仑西。明确了这样的一只凤凰的形象,我们就可以确定诗中运用的是托物言志比兴”“象征的手法,也很容易确定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情感。
[答案]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比兴象征”)的手法;以凤凰自喻(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
四、从手法技巧切入
诗歌传情达意的方式有很多,因此在诗歌鉴赏中,应该掌握其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通过这种特殊的表达技巧,可以更形象地再现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定 林
[]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 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仍:又。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诗歌中运用的拟人的修辞手法,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的意思是诗人欲留白云对宿,恰好又逢明月相寻,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白云、明月人格化,表达了自己与自然两情相契,其乐融融的心情。
[答案] 运用拟人手法,诗人把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情。
五、从了解作家及时代背景切入
知人论世是鉴赏诗歌的一个重要前提,有时了解了诗人及其时代背景,诗歌的思想内容也就容易把握了。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岁 暮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 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 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解析] 通过注释我们知道,该诗是杜甫晚年漂泊西南时所写,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报国情怀、壮志难酬、人民疾苦等。结合诗中写的边关战争及诗人对这场战争的关切,尤其是济时敢爱死一句,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作者的一腔报国热情,但寂寞壮心惊一句,又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无奈之情。
[答案] 边境发生战事、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热情与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的反差。
六、从关键词句切入
通过对诗歌中重点字词的理解,才能正确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准确鉴赏诗歌。诗中的重要词语,如动词、形容词、叠词、拟声词等,特别要注意附上了作者情感的词语,这往往就是理解诗歌思想内容、把握作者观点的关键所在。
[6] 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陆 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 本词写于作者54岁东归途中。
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解析]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抓住诗中的便为家”“四时足”“这几个关键词。联系词的上片,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彩丰富、足以怡悦人心的美景,再结合下片中的这几个关键词,便为家只要有酒即可,别无他求。四时足,又把诗人生活不求奢华的个性写足。任江南江北中一个字,再次把诗人的四海为家的旷达情怀表达得十分传神、形象而耐人寻味。
[答案] 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从近两年全国卷和自主命题的省市卷来看,该考点的命题主要有以下特点:
1.从考查的热点来看,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是考查重点,更是考查热点,如
2014年高考18套试卷中有多套试卷直接考查思想内容或作者的观点,可以预见,今后对该考点的考查仍然是重点与热点。
2.从考查角度来看,由于诗歌的内容及作者观点总是要通过诗歌的语言、形象、意境、表达技巧得以表现,因而在考查时一般都和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结合在一起考查,这仍将是今后的一个考查热点。
3.从命题方式来看,除北京、上海卷有选择题外,其余的都是主观题,因而在考查形式方面,今后也仍将是以主观题的考查为主。
我的青春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