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一零一中初三9月月考
语 文
2022.9
考 生 须 劝学原文知 |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7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姓名、班级、学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一)学校开展“飞扬青春,自强不息”主题教育活动。下面是主题教育启动会展示板上的一段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4分)
《易经》中有两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社会生活中,一个有道德的人,就应当学习和效法自然界的生生不息,自力更生,(fèn)_①_发图强,勇语法英语
于拼搏。“自强不息”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一个人只有对生活充满热情和信心,才能锲而不舍地追求这种生命不息的人生境界。
“厚德载物”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一个有道德的人,应当具有大地那样载育万物的气(gài) ② ,在做人与处世时,心胸开阔,志向高远,严于猝已,宽以待人。因此,“厚德载物”要求一个人有高尚的情操,能够关心他人,关心国事,以正直和与人为善的态度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适应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段文字中①②处应填入的字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概 愤 锲(qiè) 处(chù)
B. 慨 愤 锲(qì) 处(chǔ)
C. 概 奋 锲(qiè) 处(chǔ)
D. 慨 奋 锲(qì) 处(chù)
2.在文中的空白处,填入句子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学会创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B.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C.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生活
D.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
(二)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主题教育活动中一位同学的小论文《“贬谪文学”与“自强不息”》。阅读这段文字,完成3-5题。(共5分)
眨谪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许多文人士大夫的作品,往往更能彰显出他们高洁的情操和积极的人生态度①既有《离骚》中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执着,又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乐观自信②既有《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又有《赴成登程口占示家人》中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担
当……由此可见,我们如果想要深入了解这些文人士大夫的“自强不息”精神,就很有必要去读一读他们的贬谪文学作品。
3.文段①②两处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 ②。
B.①:②:
C.①。②:
D.①。②。
4.文中画线句子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出来并给出修改建议。(1分)
修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初三某班的两位同学创作了书法作品,请选择一幅挂在班里以激励同学,并从书体特点和内容的角度说说你选择的理由。(2分)
我选择(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校举行主题活动总结大会,一位同学将进行主题演讲。请阅读他的演讲词初稿,完成6、7题。(共4分)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论语》有云“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我们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那么,遇到困难时该怎么办?有他人的帮助固然好,但更重要的是自己在逆境中奋起,勇敢拼搏,自强不
息!
【甲】新中国自诞生起,就一直勇敢地面对着来自西方国家虎视眈眈的敌视。我们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先后引爆了和,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推动了“一带一路”建设……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不仅让我们破除了国外敌对势力的长期孤立和重重封镇,而且还让我们战胜了国内重大灾难的一次次袭击。
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8年特大洪灾,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大地震……【乙】这些重大灾难来势酒涵,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每一次都能帮助我们化险为夷,夺取胜利。
这些胜利的最终取得,都需要无数人前赴后继、攻坚克难、奉献牺牲。【丙】没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哪有同仇敌忾的众志成城?没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哪有战无不胜的凯歌高奏?
【丁】作为新时代的启航人,我们更要拥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当我们为崇高理想而奋斗时,必然能收获如释重负的硕果。
时代呼吁我们,祖国需要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谢谢大家!
6.上文四处画线句中,修辞方法或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处是(2分)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7.请你结合活动内容和生活实际,用“不仅……而且……”句式,给这篇演讲稿写一句结束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默写(共4分)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8. 《行路难》(其一)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希望能到达理想彼岸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9.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幸福说
10. 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1.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二)古诗阅读(共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眷。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2. 古诗词往往借助典故表情达意。本诗中,诗人借用“闻笛赋”表达了__①__之情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诗句“②_ ,_______”是对“隔千里兮共明月”一句的化用,希生活用品
望兄弟俩彼此珍重,在远别时光里共赏中秋美好的月。(2分)
13.下面这首诗与本诗同为刘禹锡在被贬谪期间所做,他们都共同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特点请你结合两首诗中的具体形象简要分析。(3分)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眷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三)文言文阅读(共8分)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狼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丙】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丁】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耶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甲】朝而往,暴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弃者胜,觥筹交错,【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歌阳修也。
1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叹为观止
B.去国怀乡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因病去世
C.连月不开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开怀大笑
D.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 良辰美景
15.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翻译:这样(他们)在朝廷做官也忧虑,遇居江湖为民也忧虑。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题快乐呢?
理解:这两句话写出了那些“以物喜”“以己悲”的“迁客骚人”的心态变化。
【乙】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翻译: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理解:这句话包含着作者对滕子京的期许,希望他同自己一道以“古仁人”为榜样。
【丙】朝而往,幕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早晚往返于山间,能够欣赏四季不同的景,快乐是无穷无尽的。
理解:滁州周围的山中早晚阴晴及四季山景变化之美,给欧阳修带来无限快乐。【丁】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翻译: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
理解:欧阳修在醉翁亭上大设宴席,和诸位宾客一起投壶、下棋,共享游玩之乐。16.“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这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请你结合以上两篇文章,简要说明这一思想在欧阳修、范仲淹身上分别是如何体现的。(4分)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共4分)
17.“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土地是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请结合《艾青诗选》中的内容,说说土地凝聚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