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梅花的诗句积累
  梅花,又名梅,别名:春梅、干枝梅、酸梅、乌梅。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关于梅花的诗句积累 ,欢迎阅读。
关于梅花的诗句一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qq安全模式解除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如何入得来?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冬日杂兴  宋·张耒
  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 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 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
  再和杨公济梅花  宋·苏轼
  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赠岭上梅  宋·苏轼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墨梅  宋·朱熹
好玩的iphone游戏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题杨补之画  宋·楼钥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雪梅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适中国网城乡中国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关于梅花的诗句二  1、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晋·陶渊明《蜡月》
  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2、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唐·张谓《早梅》
  作者简介:张谓(?--777年)字正言,河内(今河南泌阳县)人,唐代。天宝二年登进士第,乾元中为尚书郎,大历年间潭州刺史,后官至礼部侍郎,三典贡举。其诗辞精意深,讲究格律,诗风清正,多饮宴送别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归上都》等,其中以《早梅》为最著名,《唐诗三百首》各选本多有辑录。“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疑白梅作雪,写得很有新意,趣味盎然。诗一卷。
  3、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作者简介:史青,零陵人,聪敏强记。开元初,上书自荐能诗云:‘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内,可塞明昭。’明皇试以除夕、上元、竹火笼等诗。应口而出: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云中改,云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唐
玄宗听了,大赞其才,当即授以“左监内将军”之职。
  4、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
  作者简介: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5、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唐·李商隐《忆梅》
  作者简介: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6、寒柳翠添微雨重,腊梅香绽细枝多。唐·薛逢《奉和仆射相公送东川李支使归使府夏侯相公》
  作者简介:薛逢,字陶臣,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7、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齐己《早梅》
  作者简介: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塔祖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8、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宋·晏殊《蝶恋花》
  作者简介:晏殊,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汉族,抚州临川文港乡人。十四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之后到秘书省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做了集贤殿学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岁时过世。性刚简,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计有文集一百四十卷,及删次梁陈以下名臣述作为《集选》一百卷,一说删并《世说新语》。主要作品有《珠玉词》。检测硬盘坏道
  9、小梅枝上东君信,雪后花期近。宋·晏几道《虞美人》
  作者简介: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摄像服务
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鹧鸪天》中“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两句受人赞赏。
  10、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宋·辛弃疾《贺新郎》
  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1、不知墙外夜来梅,忍寒添得疏花否。宋·侯真《踏莎行》
  作者简介:字彦周,东武人。晁说之(一作谦之)之甥。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绍兴时,以直学士知建康。所交多当时名流。真著有娴窟词一卷。
  1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3、故作小红桃杏,尚余孤瘦雪霜姿。宋·苏轼《红梅》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
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14、溪源新腊后,见数朵江梅,剪裁初就。宋·周邦彦《玉烛新》
  作者简介: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15、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宋·黄庭坚《虞美人》
  作者简介: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华北治安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