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02.文字下乡》(广播稿)
新鲜芡实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芦苇语文的张帆老师。上一次节目,我们学习《乡土中国》这本书的第一篇《乡土本》。作者指出了个要点:第一,作为农耕民族,我们一开始就扎根于土地,靠土地生存,也受土地的束缚。第二,我们热爱土地、尊崇土地,土地让我们踏实。第三,对土地的依赖与崇敬让我们安土重迁,并形成村落。第四,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熟人之间的规矩让彼此信赖。
今天我来分享第二篇《文字下乡》的学习笔记。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文字下乡”。
正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中国人向来将读书识字看得非常神圣。儒家传统影响下的中国社会一向“崇文”,且有长达千年的“耕读传统”。不过,受小学生暑假计划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各种现实条件的影响和制约,长期以来,读书识字都只时尚妈妈精英阶层的专利,在近代以前,绝大多数百姓尤其是农民都是文盲。所谓“文盲”就是看到了文字也不认识,相当于看不到字的盲人。
那么,为什么要“文字下乡”,是什么人送文字下乡呢?在19世纪初,西方的传教士随着列强东来也开始进入中国传教。为了传播教义,传教士们不遗余力地开办学校、出版报纸、印刷书籍,为传教扫除文化方面的障碍。所以,西方的传教士为了传播他们的教义而成为中国“文字下乡”的先驱。
1928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识字运动宣传计划纲要》。1929年2月,国民政府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省市“一体于最短时间内举行大规模识字运动宣传,以期唤起民众对识字读书求知之兴趣”。各地因此兴起了创办民众学校的热潮。国民党人的文字下乡主要是为了宣传“三民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也十分注重扫盲工作。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扫盲都是一个重点的工作。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异常注重对众的识字教育和扫盲教育。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冬学、夜学、识字班、竞赛、识字突击等运动。共产党人是为了宣传共产主义而开展文字下乡。
开展文字下乡运动,就要有一些知识分子深入到乡村去,当他们看到乡村人的实际状况,他们不免对乡村人有一点蔑视,认为乡村人是愚蠢的。乡村人真的愚蠢吗?费孝通先生举
初三化学上册了两组例子来说明:
一组例子是: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
先生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包谷,有一位小,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
可见: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所以爆竹声声辞旧岁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就好像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
另一组例子是:在乡间小学,一些城里来的孩子,读书习字都比较快,乡村的孩子则比较慢;然而一到了田间地头,便是乡村孩子的天下,城里孩子捉蚱蜢就很笨,乡村孩子则很灵活。
所以,生活的环境和环境对人的要求决定了城里人和乡村人的不同特点,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便显得聪明,到了自己陌生的环境做起事来便显得笨拙,这与城市人和乡村人的身份是
没有关系的。
既然乡村人并不愚,那么他们的不识字当然也不是因为愚蠢,而是他们并没有识字的需要。
在上一篇《乡土本》当中,我们了解到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村子里面的人天天见面,生活上互相合作,整个村子是一个“面对面的社”。平时只需要用语言交流就可以了,甚至仅仅凭借声音就可以辨别出是哪个人在说话,所以没有使用文字的需要,在语言面前,文字显得低效甚至无用。不仅是乡村,即使在城市,天天见的熟人之间也几乎不会使用文字来交流。在一个办公室工作的同事不仅不会写信交流,使用都很少,除非有秘密的事情沟通。费孝通先生还举了一个例子:如果有人敲门要进来,你问“谁呀”,那人大多会大声回答“我”,这就是说,熟人之间是不必通名报姓的,听声音就应该可以辨别。
先生总结说:“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当我们有了电话、广播的时候,书信文告的地位已经大受影响。等到传真的技术发达之后,是否还用得到文字,是很成问题的。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文字呢?”
先生认为,其实就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在面对面的情境中,表情和动作往往比语言更有表现力,在使用语言的同时也往往需要配合肢体语言来帮助表达。所以,极其重要的事情往往需要面谈,而不是打电话,更不是写信或者发邮件。所以在乡土社会这个“熟人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惟一方式。对联内容
    好了,请看先生在本文最后一段的叙述:“我决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已开始抛离乡土社会,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我要辨明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而且我还愿意进一步说,单从文字和语言的角度中去批判一个社会中人和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因为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也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所以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
以上就是第二篇《文字下乡》的全部笔记,最后我来总结这一篇的要点:第一,认为乡村人是愚蠢的是不对的,人们在各自熟悉的环境中会显得聪明,而在陌生的环境中都会显得笨拙。第二,乡村人不识字并不是愚蠢,而是在乡土社会这个“熟人社会”中,人们的交往
并不需要文字充当媒介,语言已经足够完成沟通了。第三,推行文字下乡很好,但在推行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文字在乡村中的基础,同时不要用识字的程度来评价一个人。
我是芦苇语文的张帆老师,喜欢我的朋友请在薇信公从号搜索“芦苇语文”加关注。这里有本节目的文字稿,更有许多独家创意的语文课件,相信可以给您带来灵感。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喜马拉雅的朋友可以在屏幕下方订阅这个栏目,感谢大家的收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