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工匠精神(名言+考题+范文)提到“工匠精神”,我们脑海中总是浮现一张张经验丰富、饱经风霜的面庞,但实际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可以统称他们为“青年工匠”。最近有一位“青年工匠”获得了世界级的大奖,今天我们就从他的故事出发,汇总关于“工匠精神”的素材,有名言、考题及评论片段,速度收藏!
01
“差生”宋彪与金牌中的金牌
技能成才,绝不只是一句口号
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世界冠军,但有一技之长就更能实现人生价值。不管是在鸡蛋上刻字,还是在机床上加工,都需要耐下性子,用心磨练。
这个身披中国国旗的人名叫宋彪,今年21岁。他是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智能装备学院的一名教师,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以779分在1260多名参赛选手中排列第一,获得工业机械装调项目的金牌——本届世赛最高奖,阿尔伯特·维达尔大奖。他成为我国第一位获得阿尔伯特大奖的选手,也是目前唯一一位。
“我老家在安徽蚌埠农村,是留守儿童,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初一时,我的成绩还可以,但到了初二迷上网游后就不行了,升初三时,自己意识到不能再玩了,但已经跟不上了。”通过宋彪的口述,我们知道
他在读书时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差生”。
山西管理职业学院中考失利后,父亲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让宋彪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
“那次谈话之后,意识到自己要为自己负责了,有了努力的动力。”在继续上高中和读技校之间,宋彪选择了后者。
“我小时候就爱拆装父母给我买的玩具,很享受其中的过程。相比吃力地读高中,我觉得上技校、掌握一门手艺更适合我。”
从初中时被老师放弃的差生,到就读技校后一步步走上世界舞台,再到如今的“宋老师”,宋彪一路的经历,就是一个“技能改变人生,技能成就梦想”的故事。
人物速写
宋彪的经历让身边的同学明白,“技能成才”绝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可以成为现实的。
工业机械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关系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一颗纽扣,大到一架飞机,它并不是冰冷的铁,背后包含着青年工匠投身工业制造的热情。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需要更多的青年人加入进来,为工业制造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02
与“工匠精神”有关的名言
1. 工作是一种修行,世间只有必然性没有偶然性!
2. 工匠用的工作获得金钱,但工匠不为钱工作。一个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
3. 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4.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5. 如果你希望改变现状、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成为被需要、被尊重、众望所归的成功者,就从当下的事情做起,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工匠。拥有工匠精神,拥有内外丰盛的人生!
6. “工匠精神”不仅意味着内心笃定而精于细节的执着,更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
03
神农尝百草“工匠精神”经典事例
1.英国航海钟发明者约翰·哈里森:哈里森费时40余年,先后造出了五台航海钟,其中以1759年完工的“哈氏4号”最为突出,航行了64天,只慢了5秒,远比法案规定的最小误差(2分钟)还少,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问题。
2.截止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我们研究了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3.“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
4.在获得奥斯卡日本影片《入殓师》里。一个大提琴师下岗失业到葬仪馆当一名葬仪师,通过他出神入化的化妆技艺,一具具遗体被打扮装饰得就像活着睡着了一样。他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好评。这名葬仪师的成功感言是: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割难舍的情结,不要拒绝它,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要用心跟它进行交流。
血型和性格的关系5.《庄子》中记载的“庖丁解牛”的故事。
6. 稻盛和夫被认为是最有匠人精神的企业家,他有一个很经典自述,他说,“手拿放大镜仔细观察产品,等同于用耳朵静听产品的‘哭泣声’。如果到了不合格产品,就是听到了产品的‘哭泣声’,我就会想,‘这孩子什么地方疼痛才哭泣呢?它哪里受伤了呢?’当你把一个个产品完全当做自己的孩子,满怀爱意、细心观察时,必然就会获得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提高制成率的启示。”
7. 百年老店同仁堂的先人们为后人留下了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堂规和“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堂训。同仁堂的历代传人至今遵古不泥古,继承不失宗,使同仁堂生产的各种中成药素以“处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
8. 20世纪初,德国的泰来洋行承建了甘肃兰州的一座桥梁,1909年竣工,按照当时的合同规定,该桥自完工之日起保证坚固80年。这座桥梁屹立至今,在1949年解放兰州的战役中,经历了林弹雨,桥面木板被烧,斑驳的桥梁上留下了深深的弹痕,但桥身安稳如初。
到了1989年,在距桥梁建成80年之际,德国专家专程对该桥进行了检查,并提出加固建议,严谨的德国人同时不忘申明合同到期。如今,这座桥梁仍然在照常使用。
04
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中的人物素材
《大国工匠》讲述了8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节目播出之后,工匠的故事很快引起社会热议。人们发现,包括胡双钱在内的工匠们,之所以走入镜头,并非他们有多么高的学历、收入,而是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大国工匠》节目制片人岳说,这样的工匠精神,在当下浮躁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正如一位网友的评论所言:“当看见哈雷戴维森工厂的装配工自豪地对儿子说,‘街上那些漂亮的摩托车里就有我的签名’的时候,我想,我们的中国工匠也应该有这种荣誉感,社会需要给予技术人才更多尊重与重视。”
人物素材:胡双钱
u盘显示不出来胡双钱就是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的一分子。
2006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李姓名字大全
天的时间。为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
岳至今记得,在节目中,胡双钱所讲述的任务难度之大,令人难以想象:“一个零件要100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精度要求是0.24毫米。”
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部件,那时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
仅用了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性通过检验,也再一次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
人物素材:高凤林
53岁的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发动机车间班组长,30多年来,他几乎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即为火箭焊“心脏”——发动机喷管焊接。有的实验,需要在高温下持续操作,焊件表面温度达几百摄氏度,高凤林却咬牙坚持,双手被烤得鼓起一串串水疱。
在这30多年中,曾有人开出“高薪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给高凤林,高凤林却说,“我们的成果打入太空,这样的民族认可的满足感用金钱买不到”。
还有一个细节是,高凤林每天晚上离开厂房时,都要回眸看看,这有安全方面的原因,更多的是在欣赏,高凤林觉得他们手上诞生的作品就像金娃娃,每一个都是他精心雕琢出来的。尽管高凤林是一名工匠,但对待自己的作品,就像艺术家对待艺术品一样,令人动容。
人物素材:孟剑锋
纯银丝巾果盘——北京APEC期间,我国送给各国元首的国礼,让世人都被中国古老的錾刻工艺惊艳。这就是錾刻师孟剑锋的作品。
私房菜细心观察,果盘有粗糙感,丝巾却有光感,做出这样的效果并不容易,孟剑锋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上百万次的錾刻敲击。为了用银丝做出支撑果盘的四个中国结,孟剑锋需要反复将银丝加热并迅速编织,银丝快速冷却变硬不可弯曲,需要无数次尝试才能成功。
其他人可能会选择机械造出中国结底托再黏合上去,而他却无法容忍伴随机械制造而来的细小砂眼,也不愿违背纯手工的诺言。即使右手被烫出大泡,起了厚厚的茧也丝毫没有动摇孟剑锋精益求精、不断超越与追求极致的决心。
整个制作过程中,诸如这样的细节不胜枚举。这也许就是孟剑锋们的工匠精神所在。
05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