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该诗慷慨激昂,充分表现了⽂天祥的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操。下⾯是⽆忧考分享的爱国诗词:⽂天祥《正⽓歌》原⽂译⽂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正⽓歌》
  宋代:⽂天祥
  余囚北庭,坐⼀⼟室。室⼴⼋尺,深可四寻。单扉低⼩,⽩间短窄,污下⽽幽暗。当此夏⽇,诸⽓萃然:⾬潦四集,浮动床⼏,时则为⽔⽓;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仓腐寄顿,陈陈逼⼈,时则为⽶⽓;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或圊溷、或毁⼫、或腐⿏,恶⽓杂出,时则为*⽓。叠是数⽓,当之者鲜不为厉。⽽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年矣,幸⽽⽆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吾善养吾浩然之⽓。」彼⽓有七,吾⽓有⼀,以⼀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也,作正⽓歌⼀⾸。
  天地有正⽓,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星。
  于⼈⽈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死安⾜论。地维赖以⽴,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也实不⼒。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镬⽢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春院閟天⿊。⽜骥同⼀皂,鸡栖凤凰⾷。
  ⼀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悠悠我⼼悲,苍天曷有极。
  哲⼈⽇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
  【译⽂】
  我被囚禁在北国的都城,住在⼀间⼟屋内。⼟屋有⼋尺宽,⼤约四寻深。有⼀道单扇门⼜低⼜⼩,⼀扇⽩⽊窗⼦⼜短⼜窄,地⽅⼜脏⼜矮,⼜湿⼜暗。碰到这夏天,各种⽓味都汇聚在⼀起:⾬⽔从四⾯流进来,甚⾄漂起床、⼏,这时屋⼦⾥都是⽔⽓;屋⾥的污泥因很少照到阳光,蒸熏恶臭,这时屋⼦⾥都是⼟⽓;突然天晴暴热,四处的风道⼜被堵塞,这时屋⼦⾥都是⽇⽓;有⼈在屋檐下烧柴⽕做饭,助长了炎热的肆虐,这时屋⼦⾥都是⽕⽓;仓库⾥储藏了很多腐烂的粮⾷,阵阵霉味逼⼈,这时屋⼦⾥都是霉烂的⽶⽓;关在这⾥的⼈多,拥挤杂乱,到处散发着腥臊汗臭,这时屋⼦⾥都是⼈⽓;⼜是粪便,⼜是腐⼫,⼜是死⿏,各种各样的恶臭⼀起散发,这时屋⼦⾥都是*⽓。这么多的⽓味加在⼀起,成了瘟疫,很少有⼈不染病的。可是我以虚弱的⾝⼦在这样坏的环境中⽣活,到如今已经两年了,却没有什么病。这⼤概是因为有修养才会这样吧。然⽽怎么知道这修养是什么呢?孟⼦说:“我善于培养我⼼中的浩然之⽓。“它有七种⽓,我有⼀种⽓,⽤我的⼀种⽓可以敌过那七种⽓,我担忧什么呢!况且博⼤刚正的,是天地之间的凛然正⽓。(因此)写成这⾸《正⽓歌》。
  天地之间有⼀股堂堂正⽓,它赋予万物⽽变化为各种体形。
  在下⾯就表现为⼭川河岳,在上⾯就表现为⽇⽉⾠星。
  在⼈间被称为浩然之⽓,它充满了天地和寰宇。龙崆洞
  国运清明太平的时候,它呈现为祥和的⽓氛和开明的朝廷
  时运艰危的时刻义⼠就会出现,他们的光辉形象⼀⼀垂于丹青。
  在齐国有舍命记史的太史简,在晋国有坚持正义的董狐笔。
  在秦朝有为民除暴的张良椎,在汉朝有⾚胆忠⼼的苏武节。
  它还表现为宁死不降的严将军的头,表现为拼死抵抗的嵇侍中的⾎。
  表现为张睢阳誓师杀敌⽽咬碎的齿,表现为颜常⼭仗义骂贼⽽被割的⾆。
  有时⼜表现为避乱辽东喜欢戴⽩帽的管宁,他那⾼洁的品格胜过了冰雪。
  有时⼜表现为写出《出师表》的诸葛亮,他那死⽽后已的忠⼼让⿁神感泣。  有时表现为祖逖渡江北伐时的楫,激昂慷慨发誓要吞灭胡羯。
  有时表现为段秀实痛击*⼈的笏,逆贼的头颅顿时破裂。
  这种浩然之⽓充塞于宇宙乾坤,正义凛然不可侵犯⽽万古长存。
羞羞答答
  当这种正⽓直冲霄汉贯通⽇⽉之时,活着或死去根本⽤不着去谈论!
  ⼤地靠着它才得以挺⽴,天柱靠着它才得以⽀撑。
  三纲靠着它才能维持⽣命,道义靠着它才有了根本。
  可叹的是我遭遇了国难的时刻,实在是⽆⼒去安国杀贼。
  穿着朝服却成了阶下囚,被⼈⽤驿车送到了穷北。
一盆洗脚水  如受⿍镬之刑对我来说就像喝糖⽔,为国捐躯那是求之不得。
  牢房内闪着点点⿁⽕⼀⽚静谧,春院⾥的门直到天⿊都始终紧闭。
  ⽼⽜和骏马被关在⼀起共⽤⼀槽,凤凰住在鸡窝⾥像鸡⼀样饮⾷起居。
  ⼀旦受了风寒染上了疾病,那沟壑定会是我的葬⾝之地,
  如果能这样再经历两个寒暑,各种各样的疾病就⾃当退避。
  可叹的是如此阴暗低湿的处所,竞成了我安⾝⽴命的乐⼟住地。
大年初二
  这其中难道有什么奥秘,⼀切寒暑冷暖都不能伤害我的⾝体。
  因为我胸中⼀颗丹⼼永远存在,功名富贵对于我如同天边的浮云。
我爱她  我⼼中的忧痛深⼴⽆边,请问苍天何时才会有终极。
  先贤们⼀个个已离我远去,他们的榜样已经铭记在我的⼼⾥。
  屋檐下我沐着清风展开书来读,古⼈的光辉将照耀我坚定地⾛下去。
  【赏析】
  《正⽓歌》为南宋名⾂、民族英雄⽂天祥所作。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年),⽂天祥在⼴东海丰兵败被俘。次年被押解⾄元⼤都(今北京)。⽂天祥在狱中三年,受尽各种威逼利诱,但始终坚贞不屈。1281年夏,在湿热、腐臭的牢房中,⽂天祥写下了与《过零丁洋》⼀样名垂千古的《正⽓歌》。他在⾃序中说道:
  余囚北庭,坐⼀⼟室,室⼴⼋尺,深可四寻,单扉低⼩,⽩间短窄,污下⽽幽暗。当此夏⽇,诸⽓萃然:⾬潦四集,浮动床⼏,时则为⽔⽓;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仓腐寄顿,陈陈逼⼈,时则为⽶⽓;骈肩杂沓,腥
臊汗垢,时则为⼈⽓;或圊溷、或毁⼫、或腐⿏,恶⽓杂出,时则为*⽓。叠是数⽓,当之者鲜不为厉。⽽予以孱弱,俯仰其间,于兹⼆年矣,幸⽽⽆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我善养吾浩然之⽓。」彼⽓有七,吾⽓有⼀,以⼀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也,作正⽓歌⼀⾸。
  该诗慷慨激昂,充分表现了⽂天祥的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操。1283年1⽉9⽇,在拒绝了元世祖最后⼀次利诱之后,⽂天祥在刑场向南拜祭,从容就义。其绝命辞写道:“孔⽈成仁,孟⽈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今⽽后,庶⼏⽆愧。”
  抗元英雄⽂天祥的《正⽓歌》系写作于北京(元⼤都),鲜为⼈知的⽂天祥祠在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是抗元英雄⽂天祥曾被元朝关押三年的地⽅。⽂天祥祠现有前后两进院落,前院东墙上嵌有诗碑,镌刻着⽂天祥当年在这⾥写作的诗篇《正⽓歌》;后殿庭中,有⼀株向南⽅倾斜近45度⾓的古⽼枣树,就是相传代表⽂天祥“不指南⽅不肯休”不屈精神的“指南树”。
  ⽂天祥,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1236年⽣于诗书之家,1256年21岁时赴南宋国都临安府(今浙江省杭州市)应试,得中状元。1259年,⽂天祥为⽗守孝三年期满,正式步⼊仕途时,南宋已⾯临蒙古⼤军南下⼊侵的危急局⾯。忧⼼如焚的⽂天祥上书朝廷,揭露*⾂误国劣迹,并提议“建⽴⽅镇、各守⼀⽅”,即军事防御按地段承包责任制,但是“书奏、不报”,不被理睬。耿直忧国的⽂天祥宦海沉浮20年,始终遭压制、排斥。
  ⾂⼼⼀⽚磁针⽯,不指南⽅不肯休。1271年,忽必烈建⽴⼤元帝国。1274年,忽必烈派丞相伯颜率军20万再次侵宋。南宋虽然有兵70余万,但主幼⾂*,⼀触即溃。⽂天祥捐出家产,筹饷募集民兵5万进京勤王,反被*⾂阻挠,解除兵权。
  1276年阴历正⽉⼗⼋⽇,伯颜元军进抵距临安只有30⾥的皋亭⼭,右丞相陈宜中畏敌逃遁。正⽉⼗九⽇,时任临安知府的⽂天祥临危受命,被朝廷授为右丞相,前往皋亭⼭议降。掌权的太皇太后谢⽒授意如能谈成,可以让⼩皇帝向忽必烈称侄⼦,实在不⾏,称孙⼦也答应。正⽉⼆⼗⽇,⽂天祥⾯见伯颜,说⾃⼰只议和,不议降,并要求元军先撤兵,后谈判。伯颜⼤怒,扣押了⽂天祥。正⽉⼆⼗⼀⽇,谢⽒率南宋君⾂举国投降。
  1276年阴历⼆⽉初九⽇,誓死不降的⽂天祥被元军押解出发前往⼤都(今北京)。中途在镇江停留时,⽂天祥与同伴共12⼈于⼆⽉⼆⼗九⽇夜设计逃脱,历尽艰险经仪征、扬州、通州(今南通)乘船回归南宋故⼟。在长江⼝绕道先北后南迂回航⾏时,⽂天祥在船上写下了⾚诚感⼈的诗篇《扬⼦江》:“⼏⽇随风北海游,回从扬⼦⼤江头。⾂⼼⼀⽚磁针⽯,不指南⽅不肯休。”
  ⼈⽣⾃古谁⽆死,留取丹⼼照汗青。经过两个多⽉的奔波,⽂天祥终于回到浙江温州。此后,不肯降元的官员们拥⽴已经
降元的南宋恭帝的幼弟为帝,建⽴了苟延残喘的⼩朝廷。南宋故⼟⼀度只靠⽂天祥率军独撑残局,终
于寡不敌众,于1279年阴历⼗⼆⽉⼆⼗⽇在⼴东海丰的五坡岭兵败,再次被俘。
mis季中赛  元军押着⽂天祥,⾛海路经珠江⼝外的零丁洋,去进攻南宋⼩朝廷最后的基地崖⼭(今⼴东省新会县海域)。⽂天祥在敌船中写下了《过零丁洋》,千古名句“⼈⽣⾃古谁⽆死,留取丹⼼照汗青”即出⾃此诗。
  天地有正⽓,杂然赋流形。1279年阴历⼗⽉初⼀⽇,⽂天祥被押送抵达⼤都,安置在馆驿。元世祖忽必烈很赞赏⽂天祥的才⼲,他派已降的南宋恭帝及多批降⾂前来劝诱,⽂天祥不为所动,严词拒绝,后于⼗⽉初五⽇被关进兵马司牢房(在今府学胡同)。
  ⽂天祥在关押三年期间,书写了⼏百篇诗词⽂章,以抒发爱国之情。1281年夏季,在暑⽓、腐⽓、*⽓等七⽓的熏蒸中,⽂天祥慷慨挥毫,在牢中写就了千古流传、掷地有声的铿锵之作《正⽓歌》:“天地有正⽓,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星。于⼈⽈浩然,沛乎塞苍冥……”
  唯有⼀腔忠烈⽓,碧空常共暮云愁。1283年初,元朝侦知有⼈联络数千⼈,要起兵反元,营救⽂天祥。1⽉8⽇,元世祖忽必烈亲⾃提审,作最后的劝降,并许诺授予丞相官职。⽂天祥告诉忽必烈:“⼀死之外,⽆可为者。”
  1283年1⽉9⽇,⽂天祥在⼤都柴市(今北京交道⼝南⼤街)慷慨就义,终年48岁。⽂天祥在刑场写下了绝笔诗:
  昔年单舸⾛维扬,万死逃⽣辅宋皇。
  天地不容兴社稷,邦家⽆主失忠良。
  神归嵩岳风雷变,⽓哇烟云草树荒。
  南望九原何处是,尘沙黯澹路茫茫。
  ⾐冠七载混毡裘,憔悴形容似楚囚。
  龙驭两宫崖岭⽉,貔貅万灶海门秋。
  天荒地⽼英雄丧,国破家亡事业休。
  惟有⼀腔忠烈⽓,碧空常共暮云愁。
  扩展阅读:⽂天祥主要成就之⽂学
  ⽂天祥在⽂学研究上除了《御试策—道》这篇哲学专著外,再⽆其它专题研究或专著,这是由于当是的环境不允许他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