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诗人笔下的巴渝山水诗,离不开对十二景的咏叹和选定。历史上,巴县因地域广大,双江奔流,雄峰环峙,庙宇林立,乔木繁茂,山川秀美,风物和畅,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文化。早在明代,文人们就将巴县风景选择、厘定出渝城八景:金碧香风,指巴县文庙后山祖峰金碧山,无花自香。洪岩滴翠,指城北洪岩洞顶上有城内排水踰堞抹岩而下,夕阳返照,五陆离。龙门浩月,指南岸禹庙前有二巨石各刻“龙门”二字,江水圆转形如月。黄桷晚渡,指南纪门对岸黄葛古树,偃盖渡旁,舟曲折行驶方能到达彼岸。浮图夜雨,指浮图关上青石长年涵润如夜来过雨。孔殿秋香,指重庆府文庙大成殿桂花香。觉林晓钟,指南岸觉林寺钟声。北镇金沙,指江北镇,即江北城,有金沙门。复旦大学本科招生网
到了清代,一位很有才华的河南进士王尔鉴到巴县任知县后,他遍访巴县名山大川,将明代渝城八景淘汰三个,增加七个,形成了巴渝十二景,即:金碧流香、洪崖滴翠、龙门浩月、桶井峡猿、字水宵灯、黄葛晚渡、海棠烟雨、缙岭云霞、云篆风清、华蓥雪霁、佛图夜雨、歌乐灵音。
诗人们不仅按他们的美学标准,即“其趣在月露风云之外,其秀孕高深人物之奇,登临俯仰,别有会心……空灵飘渺,在有象于无象之间,最称奇妙。别具幽趣,空灵不著相……”选定
了巴渝十二景,而且还写了诗,对十二景进行诠释、赞美。笔者在此文中,选录部分诗人描绘十二景的诗,从不同角度进行赏析、品味,以引起我们对十二景的憧憬与热爱。
二、三位诗人歌吟十二景
查阅巴县历史典籍,可以发现,在巴县历史上,系统地对巴渝十二景进行状摹,咏叹的诗人有三位:首先是王尔鉴,王尔鉴,大家比较熟悉,不赘述。另两位是周开封和姜会照。周开封,字骏声,号梅屋,巴县(今重庆渝中区)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曾任福建龙岩州判。淡于名利,不做官回到巴县后,与龙为霖、何元鼎等结诗社于东川,他任主讲。更主要的是,他是王尔鉴修撰《巴县志》的主要助手,协助王尔鉴完成了不朽名著乾隆《巴县志》。因此,他和王尔鉴一唱一和,共同写了赞美巴渝十二景的诗。姜会照,一字昌鹿,号南园。清代江苏如皋县白蒲镇人。幼年聪慧,好学博古,16成秀才。乾隆六年(1741)考取进士,后任奉节知县,是与王尔鉴、周开封同时代的著名诗人。这位县官,也醉心于巴渝的山川之美,在王尔鉴、周开封写出了十二景诗后,他也一一附和写了十二首诗。下面,我们将三位诗人“同题诗”放在一起,或作简单注释,或把索玩味,对比欣赏,体会它们的得失。
金碧流香
王尔鉴:
巴山耸秀处,金碧有高台。何处天香至,疑从月窟来。
江环千嶂合,云度九门开。每一凭栏眺,清芬拂草莱。
周开封:
金碧遗基在,闲来步夕阳。轻飏何处至,虚谷异花香。
无意偏清妙,称时合渺茫。杏坛原咫尺,宁止接甘棠。
姜会照:
风满林亭月应台,心清自有妙香来。何人讳却真垭壑,漫说王褒望祀台。
金碧流香,位于望龙门与朝天门之间,过去有座金竹寺,现在不存在了。金竹寺有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传说,三首诗都是围绕着这个动人的传说来写的。
三人同题写十二景诗,选材一样,歌咏对象一样。体裁上,周开封是和王尔鉴的诗,所以,他们的诗都是五言律诗,而姜会照则是七言绝句。以下各组诗,体裁上相同。姜会照诗中的甘棠,指金碧流香景点旁边左边的县学导经阁和右边的重庆府署衙门。王尔鉴的诗,重在写金碧寺的位置的险要,周开封则重在写景致清妙和花草树木,姜会照则主要抒写感慨。
洪崖滴翠
王尔鉴
洪崖肩许拍,古洞象难求。携得一樽酒,来看五浮。
珠飞高岸落,翠涌大江流。掩映斜阳里,波光滟石头。
周开封
空洞西城地,洪崖何代名。常悬微霄下,直入内江清。
苔翠晴逾润,金波晚更潆。留题人未远,高咏谢宣城。
姜会照
飞来何处晴如雨,漠漠高旻映空。自是仙崖张画景,岚风一片袅清风。
洪崖滴翠,位于过去的炮台街现在的沧白路下,嘉陵江边,悬城石壁千仞,洞可容数百人,上刻‘洪崖洞'三大篆字。城内诸水越堞抹额而下,夏秋如瀑布,冬春溜滴,汇入嘉陵江。石苔叠翠,池水翻澜,夕阳返照,五陆离,莫可名状。至若渔舟唱晚,响答岩音。洪崖洞景致现已恢复,只是风味大异昔日,现在商业味十分浓厚,失去了过去的险峻,更无青翠可言了。
王尔鉴写洪崖洞,主要是写实,没有作者主观感情的注入,而且诗句“珠飞高岸落,翠涌大江流”,是从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和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演变而来的,没有多少新意。周开封选取了该景的特点“苔翠”和夕照下的“金波”入诗,突出了洪崖洞的特,诗中“谢宣城”指晋代诗人谢眺。姜会照的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气势不凡,写出了险要,还诗中蕴含了一股清雅风味,应当说,比王、周的诗要好些。
龙门浩月
王尔鉴
水亦岷江派,山仍夏后村。何缘邀月影,别自映云根。
秋扫黄鱼脊,波回玉兔魂。神功遗迹杳,此地问真源。
周开封
石破天开处,龙行俨禹门。魄宁生月窟,光自耀云根。
雪浪盘今古,冰轮变晓昏。临风登彼岸,涂后有遗村。
姜会照
骊龙珠走字江边,水镜空明别有天。不比蚌胎盈复缺,玉轮终古浪花圆。
龙门浩月在上新街龙门浩,与金碧流香,隔着长江,遥遥相对。三首诗中的“玉免”、“冰轮”、“蚌胎”等,都指月亮。因此处和涂山相近,涂山又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的传说,
故三位诗人都围绕明月、大禹、涂山女说事。三首诗在艺术上没有高下,姜会照的诗空灵一些。
桶井峡猿
王尔鉴
桶井多奇胜,寻源景不穷。好山偏窈窕,曲径更葱茏。
桂树千猿跃,窥天一线通。桃源花落处,几度诓渔翁。
周开封
山锁疑无路,崖幽别有天。一溪沿洞入,千树看猿悬。
啸月谁为伴,呼云自结缘。移时出峡去,犹听水潺湲。
姜会照
游云杳杳入山时,古木烟萝夹岸垂。倒影复惊波荡漾,百千猿挂一枝枝。
桶井峡猿,在今渝北桶井,因御临河从峡谷中穿过,两山之间形如“桶”,又有猴子出没,故名。三位诗人游历桶井时,还没有温泉出现(或没有人去开发利用?),只有悬崖、清流和猴子。如果今人去写,就多了沐浴内容了。王尔鉴的“桂树千猿跃,窥天一线通”,十分形象生动,且“桃源花落处,几度诓渔翁”颇诙谐,说像桃源,又非桃源,引导游人去探寻,将诗的题旨深化了,是三首诗中最好的。
字水宵灯
王尔鉴
高下渝州屋,参差傍石城。谁将万家炬,倒射一江明。
浪卷光难掩,云流影自清。岭看无尽意,天水共晶莹。
周开封
绕城皆是水,不夜自为天。星繁青天上,灯明绿水前。
光辉饶灿烂,波浪共澄鲜。谁诧姚江异,神灯作记传。
姜会照
万家灯射一江连,巴字光流不夜天,谁种榆河星历历,金波银树共澄鲜。
王尔鉴发现长江与蜿蜒曲折嘉陵江相汇,形似古篆书“巴”字,故称“字水”(又一说:嘉陵江称字水,应在阆中段的两水交汇。)而两江浪卷金花,满天繁星,与人间灯火上下浑然一体,五彩交相辉映,俯仰顾盼,情境各异,如梦如幻。这种“宵灯”映“字水”,风流占尽天下的情景,让诗人们纵情讴歌。
黄葛晚渡
王尔鉴
野渡沙洲晚,江寒古木幽。迷离无过客,仿佛有行舟。
两岸苍烟合,长天碧水秋。乘槎者谁子,风送乱星流。
周开封
渝江秋老,野渡暮生寒。天水苍茫合,烟岚缥渺看。枫叶像
悄无人共语,似有艓横滩。极目层城上,风高更倚栏。
姜会照
老树根蟠古渡旁,珊瑚秀插水中央。空江秋影烟波澜,小立冥濛望野航。
黄葛晚渡,位于现在的南坪长江边,过去叫马家店的地方,为昔日南坪过长江的古渡口。“龙门东去水和天”的黄葛渡,一到傍晚,“晚来归兴急”的人们,无不“争上夕阳船”,这样的情景显得分外有趣。王尔鉴是一个洞察力极高的人,岂能放过这一有趣的佳景?于是,他写了“黄葛晚渡”诗,并在《小记》中说:“雨余月际,遥睇江烟苍茫间,舴艋往来,飘如一叶,亦佳趣也。”周开封和姜会照的诗,都着眼于此地的秋和船舶,写得有些凄迷,更显得古渡口的苍茫和空旷。
听西瓜
海棠烟雨
王尔鉴
梳子蟹溪邃怜香国,山容映海棠。轻烟茏晓髻,细雨点新妆。
娟秀宁工媚,幽清却善藏。每于望江屋,独立睇苍茫。
周开封
山皆玉削,幽趣独棠溪。春暖舒微步,朝来见小蹊。
名山涵镜里,残月隐楼西。窈窕殊难肖,含情带雨啼。
姜会照
拂岸风来袭袂香,烟鬟雨髻女儿妆。溪山妩媚真如此,不枉嘉名是海棠。
海棠烟雨,位于现在长滨路喜尔登酒店到江南体育馆一带,过去,这里有一条溪水从西南往东北潺潺流过,两岸遍植海棠,故叫海棠溪。溪边两岸,花木繁茂,海棠红映阡陌,莺
燕飞,芳草匝地。煦阳下,海棠像披着灿灿彩霞,溪面微波轻漾,飘浮着片片落花,鱼儿冒出水面,背花游动。海棠溪像春睡醒来的少女,在轻烟薄雾笼罩下梳妆打扮,端坐在缕缕春风春花组成的红轻纱帐里,有时含颦蹙眉,娟秀而不妖媚,显露却又掩饰,真是神态娉婷,楚楚动人。所以。王尔鉴说她“娟秀宁工媚,”,周开封则说“窈窕殊难肖”,姜会照直接比喻她“烟鬟雨髻女儿妆”。三首诗都将海棠烟雨比喻为婷婷少女,写得生动活泼。
读实践论有感缙岭云霞
王尔鉴
蜀山九十九,萃此九峰青。霞罥悬丹嶂,云开列翠屏。
光华歌复旦,胁寸遍沧溟。更孕巴渝脉,人文毓秀灵。
周开封
谁分灵鹫秀,于此作云山。山到九峰静,云流一派闲。
赤城词赋里,黄海画图闲。早岁为霖望,无心笑掩关。
姜会照
云来山掩云如失,云去山空影似留。秀岭不曾分相,赤城黄海望中收。
缙云山为重庆胜地,不仅风光奇特,而且是佛教圣地。“缙”字,为红的意思。缙云山九峰争秀,赤如霞。赤城:在浙江天台山北,此乃借喻。三首诗都将缙云山红的岩石作为“诗眼”来描写,说它是“丹嶂”,是“赤城”。读着三首诗,我们似乎在仰视危岩,看到它凌突而出,势欲下坠,岩檐滴水,叮咚之声不绝于耳,绝壁在阳光照耀下,满目红霞,分外绚丽多彩。王尔鉴诗中“光华歌复旦”,此处光华与复旦,都是光明的意思,说缙云山红的光华十分明亮。周开封的“山到九峰静,云流一派闲”是最精妙的联句,姜会照则用回文诗的形式来表达:“云来山掩云如失,云去山空影似留”,很有特。
云篆风清
王尔鉴
风送云为御,云盘山几重。如何非是马,偏是走蛇龙。
涧影环飞瀑,江涛曲泛松。偶闻樵子唱,余韵绕前峰。
山海螺 周开封
险绝奇方绝,云后风亦生。冷然如可御,曲处恰堪行。
樵响穿云入,风飘挟涧鸣。低回降暮,更觉此山清。
姜会照
青烟翠霭云为篆,路折峰回九曲山。披拂好风襟自爽,更年飞瀑落铮潺。
云篆山呈宝塔形,绵亘二十余里,气势雄伟,由九堡十三湾组成;远视如睡佛望月,近看犹如一根庞大的擎天柱;山间悬崖峭壁,地势险要,青林翠霭间的清风悠云,妙趣横生。 当年王尔鉴来到云篆山时,立即被这里的风景迷住,遂将此辟为《巴渝十二景》之一,
谓之云篆风清,他在《小记》中写道:“形如鱼脊,高耸蟠曲旋转,绵亘二十余里。人行山脊,沿青林翠霭间,宛如云扶足下,随风荡扬,武夷九曲不啻矣。”应当说,王尔鉴题咏巴渝十二景的诗中,写云篆山这一首,诗味最淡的了。基本上是将该山的几个景点罗列出来罢了。同样,周开封步其后尘,也没有什么新意。倒是姜会照的诗,将诗人的情感融合其中,多了些情趣。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