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与他生命中三个女人的情感故事
客观地讲,徐志摩生命中的三位女子都十分优秀。张幼仪,大家闺秀、知书达理,本分而孝顺,并且,多年后,成为商界精英。陆小曼,美丽娇艳、才艺双绝,名冠南北。林徽因,知性美女,多才多艺,成果丰硕,中国古建筑权威。三人的共同点是至少懂一国外语。陆小曼与林徽因还分别被公认为民国“四大美女”之一!
徐志摩
徐志摩,浙江嘉兴海宁人,出身于富商之家。现代诗人、散文家。出生于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离世。享年34岁。
中学在杭州一中学习。后依次在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就读。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获学士学位,并荣获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经济学。
1921年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
1923年成立新月社。先后任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教授。吃什么容易排便
1930年,在胡适之的邀请下,他承担了北京大学教授的职责,他也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教授。
他最为人们熟知的作品是《再别康桥》,同时也是他的代表作。
张幼仪
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张幼仪,1900年生于江苏宝山,逝于1988年。1915年与徐志摩结婚。1918年生下长子徐积锴。
1920年,张幼仪赴欧洲与徐志摩团聚。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徐志摩却疯狂地爱上了林。为了追求林,徐志摩毅然提出与张幼仪离婚。那时,林微因非常痛苦。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还是同意了徐志摩的要求。第二年生下第二个儿子后,正式与徐志摩离婚。
1926年,张幼仪返回中国。1927年,在东吴大学任德文教授。
1928年辞职,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并兼任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
1949年移民香港。1954年,在其54岁时,与苏纪之医师结婚。1970年代初,苏纪之去世,张幼仪搬往美国与家人团聚。1988年,在纽约去世。享年88岁。
为张幼仪作媒的是她的四哥张嘉璈。当时,他任浙江都督的秘书。一次他陪同都督到杭州一中视察工作,无意中发现才华横溢、出类拔萃的徐志摩。
当时,徐家是江南富商,而张家也有着巨大的政治声望与经济地位,可谓门当户对。二人成婚也是两家所期望的结果。结婚时,张幼仪才15岁。
张幼仪到底出生于大户人家,受家庭熏陶,知情达理,对公婆极为孝敬,二老对其宠爱有加。离婚后,也一直没有离开徐家,一直在尽儿媳的责任。为此,张幼仪也赢得了家族与亲朋好友的一致称赞与尊敬。
在离婚这件事上,徐父及徐母都极为不认可徐志摩的做法,并且觉得亏欠张幼仪太多,因此对其极为关照,像对待儿媳一样对待她。
对于二人的关系,很多人认为是在他们年少无知,人生懵懂的时候的一桩传统婚姻,缺乏感情基础。但是,在离婚这件事上,徐志摩表现得确实有点过分与绝情。
林徽因
股东会会议纪要林徽因是徐志摩用生命追求的女人。
林,女,福建闽侯人,建筑师、作家、诗人。1904年生于浙江杭州。他于1955年去世,享年52岁。
李小美林徽因8岁时,移居上海,进入虹口爱国小学上学。1916年,举家随父迁往北京,就读于北京培华女中。
我的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擅长诗歌和书法。他是北洋政府的首席大法官。
1920年4月,其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因对建筑学产生浓厚兴趣,遂立下志向——成为建筑学家。在伦敦期间,她认识了父亲的弟子——诗人徐志摩。
徐志对其一见倾心,二人相见后不久,便向妻子张幼仪提出离婚,全身心追求林徽因。而此时,他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但他对林徽因的追求以失败而告终。因为,林徽因回国后两年,便与梁启超的大公子梁思成结婚。
她和丈夫梁思成领导设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八宝山革命公墓。
晚年,在对子女谈到与徐志摩的关系时,林徽因说:“在徐志摩脑海里,她是被徐志摩以诗人的浪漫思想想像出来,而她不是那样。”
若干年后,徐志摩娶了陆小曼,林却成了他生命中的红颜知己、偶像、女神。几年后,1931年,徐志摩在一次飞机失事中遇难。我飞到北京去听林给外国建筑师做的建筑讲座。
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都是当时国内建筑学权威,尤其是古建筑学方面,可以用引领中国古建筑学研究潮流来形容。
故宫资料 由于他们的研究和推广,许多外国建筑师能够真正了解古代建筑之美和中国古老灿烂的建筑文化,并对其印象深刻,痴迷不已。因此,他们赢得了无数国内外学者和世界建筑师的敬仰和喜爱。
林徽因不但在建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文学方面也成果丰硕。除著有剧本、散文、诗歌、译文等作品外,还创作了多部文学作品,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与传诵。
角质层是什么
她去世后,林也被安葬在她设计的八宝山革命公墓,葬在第二公墓。葬在这个公墓的都是对科学、教育、文化有贡献的名人。墓碑全部用汉白玉雕刻而成,给人一种整洁肃穆的美感。而且在祭奠季节,她墓前的花束最多,送花的人大多不认识她。人们只是想表达对她的崇敬。
陆小曼
徐志摩的第二任妻子陆小曼。江苏常州人,生于1903年,卒于1965年。她是民国时期的女画家。
陆小曼多才多艺。她的绘画和写作非常出。另外,她懂昆曲,可以参加演戏。
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其作品曾参加过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画展。一生当中,知名绘画作品就达近20幅。
另外,她的文学基础也很好,尤其是在文字的修饰方面,能力非凡。他一生写了几十篇散文、故事、日记和翻译作品。
陆小曼的父亲陆鼎,生于1873年,卒于1930年。他年轻聪明,考试成绩优秀。清末举人,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是日本著名的伊藤博文的得意弟子。
陆小曼,于1903年11月7日,出生在上海市孔家弄。六、七岁时,随母亲迁往北京生活。小学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就读。
繁华落幕1920年,被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鈞聘用为外交翻译。从此,她在北京逐渐声名鹊起,并闻名于北京社交界。当时有“北陆南唐”之称。“北陆”指陆小曼,“南唐”指唐瑛。二人均为美女加才女,并且声名远播。
她的朋友大多都来自于外交与政界。在当时,有谁能参加陆小曼举办的舞会是件很有面子的事。如果哪国的外交家举办的舞会没有请到陆小曼,那这场晚会肯定会被圈内人士评价为不成功的。
1922年,陆小曼与第一任丈夫王赓结婚。但那时的陆小曼还不到20岁,对婚姻完全处于懵懂状态。结婚第二年,王赓被任命为哈尔滨警察局局长。二人的感情由于长时间分居,而变得逐渐隔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