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宋词《鹧鸪天·代人赋》原文译文赏析
《鹧鸪天·代人赋》
宋代: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顺。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鲁宾逊漂流记内容简介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译文】
落日里寒鸦归巢,一片难过风光。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出温顺情景。假如不是眼下亲自感受这离愁别恨的苦楚,根本不会信任这世上真会有人难过白头。
姑娘走过的地方离肠寸断,泪流难收。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明明知道你我已被山峦所阻隔,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始终凝视而不能罢休。
【解释】
鹧鸪天:小令词调,双片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
鹧鸪天”,调名取于此。又名“思佳
十佳歌手策划案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
晚日:夕阳。
新绿:初春草木显现的嫩绿。
教:使,令。眼底:眼中,眼睛跟前。
白头:犹白发。形容年老。
情知:深知;明知。
阑干:栏杆。阑。同“栏”。
【赏析】
“晚日寒鸦”,这是送人归来后的眼中景。“晚日”的余辉染红天际,也染红长亭古道和目之所极的一切,这是空间。夕阳愈来愈淡,夜幕马上降落,这是时间。而她送走的那位意中人,就在这空间、这时间中愈走愈远了
顾客盈门
“柳塘”之后缀以“新绿”,便立即为我们唤来了春天:塘周柳丝摇金,塘中春波涨绿,已够赏心悦目了;那料到在此根底上,又加上“温顺”一词。相对于严冬而言,初春的水显得“温”,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但说它“温顺”,这就不仅表现了抒情仆人公的感觉,而且表现了她的感情。这感情特别微妙,耐人寻味。凭借我们的阅历:那一塘春水,既倒映着天光云影和四周的垂柳,又浮游着对对鸳鸯或其他水禽。抒情仆人公看到这一切,就自然感到“温顺”,从而也联想到她与意中人团聚之时是何等的“温顺”了。
“柳塘新绿”,春光明媚,倘能与意中人象鸳鸯那样双双戏水,永不分别,便青春永驻,不会白头。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心绪何等低回宛转,笔致何等摇曳生姿!“无离恨”是假设,不“白头”是假设变成事实之后盼望消失的结果。可如今呢?假设未能成立,“白头”已是必定,于是下片紧承“离恨”、“白头”,以“肠已断,泪难收”开头,尽情吐露,略无含蓄。当感情如洪水爆发,冲决一切堤防的时候,是不行能含蓄、由于也用不着含蓄的。
“相思重上小红楼”一句,妙在一个“重”字。女仆人公送走意中人之后,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小楼眺望。开头是望得见的,后来就只见“晚日寒鸦”,望不见人影了。由于非常相思的原因,望不见人影,还要望,因而“重上小红楼”。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顺。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自由。
扩展阅读:辛弃疾诗词名句
1、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辛弃疾《沁园春》
2、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顺。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林心如图片
3、青山遮不住,究竟东流去——辛弃疾
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速,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5、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辛弃疾《贺新郎》猪是哪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