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学案(学生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正确读准句子停顿,熟练朗读课文。
2.把握古代论说文的特点,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4.掌握实词“师、道、惑、知”和虚词“者、乎、于、之”等的用法和意义。
【学习重点】
1.了解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和择师的标准。
2.分析特殊文言句式和几个的实词、虚词的用法。
【学习难点】
1.第一段论点的推出过程。
2.特殊文言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学法指导】
诵读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诵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
1.读准字音,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句读()乐师()阿谀()郯子()
苌弘()老聃()经传()贻笑大方()
2.诵读下列句子,将句中停顿用/划出:
①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⑤其出人也远矣⑥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二课文鉴赏:
1.速读课文,出每段论断性的句子(明确提出关于从师的观点的句子)写在下面:
2.讨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有什么好处?
3. 第一段学习:
(1)自读并翻译第一段,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1)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吾从而师之
③吾师道也
④师说
道: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③吾师道也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惑: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③惑而不从师
④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乎:①生乎吾前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指出下列句子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③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⑤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内容学习:
①教师的职责是什么?用课文原句回答。
②为什么要从师?从师学习有什么必要?
③以什么样的人为师?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④讨论:怎样从理论上对中心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4)熟读第一段。
三.小结
【同步测试】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为()
A.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明人列他为“文起八代之衰”。
B.《师说》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C.我国古典散文发展到唐代,出现了一次巨大变革,这次变革有理论指导,有成功的实践,而提倡新文体的韩愈等人,又与当时流行的骈体“俗下文字”相对应,称所倡导的文体为“古文”,因而,近代研究者把这次变革叫做“古文运动”。
邓紫棋哪里人D.韩愈的创作实践了其倡导的理论,代表性的作品有《马说》《原道》《原毁》等。
怎样申请邮箱2.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蟠(fán)句读(dú)针砭时弊(bì)
B.谀(yú)苌弘(chánɡ)六艺经传(zhuàn)
C.郯(tǎn)谄(xiàn)媚不拘于时(jū)
D.聃(dān)严谨(jǐn)以资切磋(chā)
3. 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chuán,流传
B.作《师说》以贻之贻:dài,赠送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读:dòu,句中的停顿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谀:rú,阿谀,奉承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学习第
2.
3.4自然段,积累重点字词,翻译重点句子。
2. 借鉴本文正反对比、举例论证的议论方法,把握本文的思想内容
3.深入学习韩愈尊师重道的论述,树立谦虚学习的风气。
【学法指导】诵读法分析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并翻译第二段,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一词多义
师: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③或师焉,或不焉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⑤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道: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③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惑: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奋字组词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之:
②故之圣人/今之众人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④彼童子之师
⑤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
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⑦士大夫之族/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其:①其出人也远矣/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②其皆出于此乎助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
⑤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⑦其可怪也欤
(2)词类活用
①而耻学于师
②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④小学而大遗
⑤不耻相师
⑥位卑则足羞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③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内容学习: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②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这三个方面是并列关系吗?
③在本段论述中,作者情感有什么变化?请根据语气出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来分析。
④小结本段:粘贴的快捷键
二学习第三段:
1.自读并翻译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一词多义
师:①圣人无常师
②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③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贤:①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容祖儿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2)词类活用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3.内容学习:
(1)本段的分论点是什么?
(2)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
三学习第四段:
1.自读并翻译课文,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2)于:①不拘于时②学于余
2. 翻译下列句子:
(1)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3. 内容学习:
(1)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2)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四.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2.论证上有破有立。
3.运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
一、基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道”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C.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方法)D.余嘉其能行古道。(从师学习的风尚)2.下列句子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B.今王鼓乐于此
C.置人所罾鱼腹中D.将军身披坚执锐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下列句中加粗字与“而耻学于师”中“耻”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B.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D.成以其小,劣之
5.下列译句有误的一项是()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瞽鲧——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蠢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蠢人之所以成为蠢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C.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他和他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样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那是很使人丢脸的事,以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阿谀奉承。
D.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所以,没有地位高低年龄大小之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一)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
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与“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7.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