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北师大版
[ 学习目的]
1.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情感、和主题。感谢诗句
2.学习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写,以及准确生动的动作描写。
3.探讨文中的疑难词语和问题,培养探究的习惯。
[重点难点] 景物描写、对主题的理解和一些疑难词句的理解
关于父亲节的图片[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读一读”中的字音。
2.自看并理解注释中的词语。
3.阅读课文,质疑。
4.思考:研讨与练习。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学生已学过鲁迅的作品《风筝》,可以用提问回忆的方法回顾已学过的有关鲁迅的知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2.导语。
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像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充满着生机和活力,里面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感情,阅读时要细心品味;文章写景状物、叙事写人真切具体,要注意揣摩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的。
三、正课
1.听课文录音。
1.提问: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讨论并归纳:文题出现两处地名“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学习的场所。作者用“从……到……”的词语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从此,可以发现,课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反映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耍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2.提问: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各是哪里?哪一段是中间的过渡段。
讨论并归纳:
(1)百草园:从开头到“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2)三味书屋:从“出门向东”到完。
(3)过渡段:第9自然段“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
3.提问:第1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两世博会中国馆
句话有没有矛盾呢?
讨论并归纳:第一段是总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没有矛盾。前一句话是用大人的眼光来看的。“确凿只有”,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对这断定有踌躇,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的眼光来看的,作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一切都那么新奇有趣,确是儿童的乐园。所以不矛盾。
4.提问: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
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回答问题。
讨论并归纳:(老师提示引导并归纳)
2021高速路免费时间规定(1)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用词贴切。
(让学生理解:光滑、肥胖、伏、窜、轻捷、低唱、弹琴等词语和相关语句。)
(2)形、声、、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
(让学生分别出相关内容)
形:肥胖、高大、臃肿、小球
声:长吟、弹琴
:碧绿、紫红、菜花和蜂的“黄”。
买电脑注意事项味:又酸又甜。
春景:桑葚、菜花。
夏景:鸣蝉。
秋景:蟋蟀的叫
(3)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
先用两个“不必说”从整体上写百草园,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由低到高写静物,再由高到地写动物;整体是从植物到动物,局部是从动物到植物。
(4)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有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
作者把百草园描写得有声、有、有趣、有味,确是儿童的乐园。
5.学生齐读课文第二段,体会写景的妙处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一、1.2,二、1.
2.完成第一课时补充作业。
第二课时
一、继续学习第一部分。
1.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又写的是什么?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可让学生简要复述和评论这个故事。
2.问:文章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讨论并归纳: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3.下面一段写的是什么?
写的是冬天的百草园。
4.冬天的百草园最有趣的是什么事?
5.捕鸟。
6.文章是怎样描写捕鸟的,准确地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写捕鸟?
讨论并归纳: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运用的动词有“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写捕鸟也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
四、小结
写百草园,始终围绕着一个“乐”字——乐于观察百草园的景物,乐于听美女蛇的故事,乐于捕鸟活动,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五.阅读课文过渡段和三味书屋部分
1.学生齐读过渡段。
2.问:“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讨论并归纳:不知道,从“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都无从知道”可以看出,三个“也许是”表示尽管猜测的原因很多,但一个也无法肯定。
3.问:“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
讨论并归纳:运用拟人,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
4.问: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5.问:第二部分一开始作者对先生是怎样评价的?
讨论并归纳:先生很“和蔼”。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5.问:怎么理解先生不回答“怪哉”这虫的问题?
讨论并归纳:私塾先生通常要求学生读他所指定的书,书外的问题是不予解答的,况且提问者又是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学生,如此“不务正业”,这大概是先生不作回答且有怒意的原因。(至于这种态度是否正确,不求一定,只要合理就行,若学生没提出也可不讨论。)
6.问:“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说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规则而不常用,说明他对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也反映他对学生的开明思想。
7.问:你认为在三味书屋的生活有那些地方写得有趣味?
学生自由发言,不求统一,合理就行。主要让学生理解把握课文内容。
8.问:从作者的记叙和描写中,你觉得作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自由讨论,有理就行。
9.请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让学生讨论“研讨与练习”:一题的3小题)
四、小结
全文主要内容由两部分构成——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表现了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快乐的生活。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二。
2.做第二课时补充作业。
第三课时
这节课的任务是:
一、让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讨论课文中的问题。
二、订正作业。
三、作相关的补充练习。(如课后的练习和练习册上的练习)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不必说的菜畦,的石井栏,的皂荚树,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螯,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在文中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
2.对“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个句式的作用有四种理解,正确的一句是( )。
A.表明前后内容并列,都有趣味。
B.表明可写的内容很多,前面的略写,后面的详写,是为了突出后面“单是”的内容。
C.表明前面的内容是次要的,后面的内容是主要的。
D.表明前面的内容不需要说,只需要说“单是”后面的内容。
3.这段百草园的景物描写层次清楚。从描写的对象上看,先写,后写,再写;从描写的范围看,是先写,再写;从感官的角度看,既有视觉又有、、。
4.这段文字中的哪句话可以概括百草园的特点?
答:
5.少年时代的作者,把百草园看成“我的乐园”这是因为( )。
A.百草园中的草木虫鱼有的彩鲜明,有的形态有趣,有的叫声动听,这些景象都吸引着他的好奇心。
B.他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的生活。
C.他不愿意学习文化知识,把枯燥的学习环境和百草园相比,更觉得百草园是乐园。
D.在百草园里有各种动植物,有美女蛇的故事,能够捕鸟。
6.模仿文中的比喻旬和拟人句各写一个句子。
比喻句:
拟人句:
第二课时补充作业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荫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诗句中丰富自的颜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鹏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1.用一句话概括上面语段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这句话的意思
是__________ ,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3.文中写<;千家诗>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引用很多古人描写春夏秋冬四季风光的名句,你能另外再默写四句吗?
春:____________________
夏:____________________
秋:____________________
冬: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一课时补充作业:1.略2.B 3.植物、动物、植物;整体、
局部;听觉、触觉、味觉。4.有无限趣味5.B 6.略
第二课时补充作业:1.读书给了我学生时代生活的乐趣2.<;千家诗>使我的童年生活丰富多彩比喻3.风物美意境美彩美4.略
2.雪地贺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生字新词。
2 能力目标: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注意: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
结果)
3情感目标:珍惜纯真的童心,对世界要充满信任与期待。
教学重点:
1 掌握生字新词。
2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注意: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难点:
体会珍惜纯真的童心,对世界要充满信任与期待。
教学过程:
一、认知阅读
1、导入:
小时侯,我们听到过许多童话故事,我们曾希望圣诞老爷爷能从烟囱里爬进来给我们带来许多的礼物,也曾盼望过能拥有一条能实现我们所有心愿的金鱼,然而,当我们的祈盼都没有实现时,我们是不是有点失望呢?可是你知道吗,有一个小朋友在一个下雪的冬天里收到了一封“雪人”给她的贺卡,这个发生在冬天里的故事就是:(《雪地贺卡》)
2、检查预习
指名让学生自主给文中的生字、词,正音。
二、理解阅读
3、结合课文,指名用简洁的三四句话来复述故事大意
(在叙述中要包含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4、合作讨论
①“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②你觉得等不到回音的李小屹会受到“我”的伤害吗?
请与如果“我”不给她寄去第一封贺卡的结果作比较。
三、拓展阅读
5、课堂活动:请你给你最希望联系的人物(非现实的)也设计一张贺卡。
6、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练习
①今年沈阳的雪下得大,埋没膝盖,到处有胖乎乎的雪人。
②下班时,路过院里的雪人,我发现一个奇怪的迹象:雪人的颏下似有一张纸片。我这人好奇心重,仔细看,像是贺卡,插在雪人怀里。
③抽出来,果然是贺卡,画面是一个满脸雀斑的男孩,穿着成人的牛仔装,在抹鼻涕。里面有字,歪歪扭扭,是小孩写的。
雪人:你又白又胖,桔子皮嘴唇真好看。你一定不怕冷,半夜里自己害怕吗?饿了就吃雪吧。咱俩做个好朋友!
祝愿:新年快乐心想事成!
④我寄出也接受过一些贺卡,这张却让人心动。我有点嫉妒雪人,能收到李小屹这么诚挚的关爱。
⑤我把贺卡放回雪人的襟怀,只露一点小角。回到家,放不下这件事,给李小屹写了一张贺卡,以雪人的名义。我不知这样做对不对,希望不至伤害孩子的感情。
李小屹:
真高兴得到你的贺卡,在无数个冬天里面,从来都没人送给我贺卡。你是我的好朋友!
祝愿:获得双百永远快乐!
岐山中路10号三单元门前雪人
⑥我寄了出去,几天里,我时不时看一眼雪人,李小屹是否会来?认识一下也很好。第三天,我看见雪人肩膀又插上了一张贺卡,忙抽出来读。
雪人:
我收到你的贺卡高兴得跳了起来,咱们不是已经实现神话了吗?但我的同学说这是假的。是假的吗?我爸说这是
大人写的。我也觉得你不会写贺卡,大人是谁?十万火急!告诉我!(15个惊叹号)你如果不方便,也可通知我同学,王洋,电话621X X 10;张弩电话684 X X 77。
祝愿: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李小屹
⑦我把贺卡放回去,生出别样心情。李小屹是个相信神话的孩子,多么幸福,我也有过这样的年月。在这场游戏中,我应该小心而且罢手了。尽管李小屹焦急地期待回音。
⑧就在昨天,星期日的下午,雪人前站着一个女孩,背对着我家的窗。她装束臃肿.胳膊都放不下来了。这必是李小屹。她痴痴地站在雪人边上,不时捧雪拍在它身上。雪人桔子皮嘴唇依然鲜艳。
⑨我不忍心让李小屹就这么盼望着,像骗了她。但我更不忍心破坏她的梦。不妨让她惊讶着,甚至长成大人后跟自己的男友讲这件贺卡的奇遇。
⑩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地幸福。
1.请为这则短文加上一个恰当的标题。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2分)
诚挚:
臃肿:
3.请出与“桔子皮嘴唇依然鲜艳”相照应的句子。(1分)
4.推测李小屹在雪人前站着的心理活动,并用具体语句描述出来。(2分)
5.作者为什么要以“雪人”的名义给孩子寄贺卡?他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你认为作者对不对?(3分)
6.怎样理解“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的含义?(2分)
单车怎么骑7.读了这篇文章,你想提什么问题与同学讨论?估计同学可能会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写出来(提两个问题)(4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