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阿长与《山海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诵读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中带有感情彩的词句,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理解阿长的形象。(重点)
【过程与方法】
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学习详略得当来使主题更鲜明,人物更突出的写法。(重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初一上学期时学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中为百草园增添神秘情趣的美女蛇的故事大家还记得吗?讲故事的这位长妈妈是鲁迅家里的一个女工用鲁迅自己的话说:“说的阔气点她是我的保姆”然而就是这么一位保姆却多次在鲁迅的文章中出现如上面讲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有《狗鼠》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阿长与山海经》就是一专门讲长妈妈故事的文章。值得一提的是鲁迅从未写过文章纪念他的母亲却把这么多的笔墨给了一个保姆专门写了篇文章纪念她这个长妈妈究竟有什么魅力呢?在她身上发生了些故事让鲁迅无法忘怀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阿长的故事
基础梳理
1.字词清单
(1)生字注音
(qí)          菩萨(pú·sà)      土(fěi)
子(biàn)      哀(dào)        茉莉(mò·lì) 
(zhāi)      霹雳(pī lì)      守(guǎ)
恶(zēng)      使(tǎng)        说(xù)
子(jǐng)      矩(guī)        孤(shuāng)
(nàn)      烦(suǒ)        疮疤(chuāng bā)
(bó)        问(jié)        惧(dàn)
龙川佗城(ǎi)        骂(zhòu)        震(sǒng)
(2)理解词义
①阔气:豪华奢侈,文中指客气。
②憎恶:憎恨、厌恶。
③倘使:倘若。
④切切察察:细碎的说话声。
⑤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⑥规矩:画圆形和方形的梁总工具,借指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⑦疏懒:懒散而不习惯于受拘束。
⑧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⑨粗拙:粗糙低劣。
⑩面如土:脸跟土的颜一样,没有血,形容极端惊恐。
2.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
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杂文集《坟》等。
3.背景探寻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1926年3月18日北洋政府杀进步学生,制造了“三一八”惨案。鲁迅因支持进步学生而被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遭到守旧势力的排挤。正是这一时期,他写出了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文章)。
整体感知
一、 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自由讨论
1.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对于每一件事情,作者对于阿长的情感又是如何的?重点写哪些事情?你能概述一下吗? 
2.如何划分文章段落? 
八字看五行3.文章围绕阿长写了那么多的事,那么在你的眼里,阿长是怎样一个人呢?从文中句子,
分析阿长的形象。(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 
4.依照文中时间的次序画出事件中表明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态度的词句,对比前后的感情有什么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 
5.作者对阿长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6. 你认为本文的题目好不好?为什么?   
二、师生共同讨论归纳。 
1.明确:一共写了七件事。  ①常喜欢切切察察(不佩服); ②限制我的行动(讨厌); ③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非常讨厌); ④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不耐烦); ⑤讲长毛攻城时护城(空前敬意); ⑥谋害我的隐鼠; ⑦为我买《山海经》(新的敬意伟大的神力)。 其中给我买来《山海经》一事是重点。 
 2.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第1、2段):介绍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及称呼的由来和她的外形特点。 第二部分(第3—18段):作者介绍讨厌长妈妈的事例。 第三部分(第19—29
段):长妈妈为我寻并购买《山海经》,作者感激她。 第四部分(第30—31段)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 划分的依据是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依据。
 3.引导归纳,师生共同小结: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可用“阿长是一个 ……的人”说话。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从而全方位感知阿长。 学生可能会这样说:阿长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人;阿长是一个黄胖而矮的人;阿长是一个别人不注意姓名的人;阿长是一个喜欢切切察察的人;阿长是一个睡相不好的人;阿长是一个不许我走动的人;阿长是一个懂得许多规矩的人;阿长是一个烦琐之至的人;阿长是一个迷信的人;阿长是一个善良的人;阿长是一个朴实的人;阿长是一个热情为“我”着想的人;阿长是一个具有伟大神力的人;等等。
教师小结:长妈妈有无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点,但更有着纯朴、善良、仁慈的美德。 文章自始至终一直在刻画她对孩子的关心爱护的品质:从她“不许我动”到吃福桔的祝福,以及“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道理和后来买《山海经》中都充分体现出来。所以她虽然饶舌、多事、有许多令人生烦的规矩和道理,但又爽朗、热心、乐于助人、关
心爱护孩子。 
4.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师生共同明确: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变化的,从“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 
作者对她的“喜欢切切察察”“不许我走动”及“睡觉摆‘大’字”是“实在不大佩服”,甚至“最讨厌”的。对她的繁琐的规矩和很多道理也觉得“非常麻烦”;而后对她讲的长毛故事产生“空前的敬意”,但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崇敬和敬爱的心意,因为“这种敬意”,后来竟“淡薄起来”,甚至“完全消失”。最后她买来《山海经》时,作者产生了“新的敬意”,因为作者说: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这样才有作者后来的真挚的感激、怀念之情,所以最后作者发出一声深沉的祝福:“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样欲褒先贬,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这就叫先抑后扬的写法。这种写法可以使文章有层次,形成跌宕。 
5.纵观全文,作者显示“不大佩服”,后来“发生新的敬意”,到最后发出深沉的祝福。作者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来刻画阿长这一封建社会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刻画出了一个纯朴热情、善良仁慈、关心小孩的长妈妈形象,抒发了自己对长妈妈的同情、尊敬、感激和
思念之情。 
大树的形容词6.这个题目好。首先,题目明确了本文的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第二,“阿长”一望便是俗人俗称,却偏偏与典雅的先秦古籍《山海经》相连,一俗一雅的矛盾组合,产生了奇妙的幽默意味,引发读者的好奇和阅读兴趣。第三,全文近半部分内容始终未涉及题目中的《山海经》,引发读者的更大好奇:这样的一个粗俗可笑的乡下保姆与《山海经》究竟有什么故事?因而吸引读者一读到底。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 熟悉并巩固本文的生字生词。
2. 反复朗诵课文,体会作者对阿长前后的情感态度变化以及作者对阿长深厚的感情。
第二课时
温故探新
在这篇回忆性散文里鲁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集中记叙“长妈妈”给他儿时留下的印象把“长妈妈”这个人物写得栩栩如生。“阿长”这个与广大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妇女一样的形象尽管有那么多不足却淳朴直率至极。作者在叙述了“长妈妈”的一些琐事后用相当多的篇幅推出了买《山海经》一节就让我们共同体会一番吧。
文本探究 
1.齐读第18~28自然段英语日常口语对话指名学生复述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
在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悚”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我”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的原因。作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
2.“伟大的神力”在文中两次出现。练习上下文,说说其含义的不同。
第一处是指阿长所讲的脱下裤子阻挡“长毛”炮弹的“伟大的神力”,这是作者以儿童的心理来看,不是作者真的觉得“伟大”,而是含有调侃的意味。
第二处是指阿长给作者买来《山海经》,“我”感到“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阿长有一种“伟大的神力”,虽然也是以儿童的心理来看的,但这里有对阿长敬佩称颂的意味。
3.文中一些语句略带夸张。揣摩下列语句,讨论括号里的问题。
(1)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她就是阿长。
(为什么要用“憎恶”“谋死”这样的词语呢?)
“憎恶”“谋死”都是很严重、严肃的词语,作者这样用,略带夸张,一是符合儿童率真的心理和强烈的情感,二是强化表达了“我”对阿长的怨恨。
(2)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
(这里用“空前”来修饰“敬意”,给你什么感觉?你怎么理解“敬意”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用“空前”来修饰“敬意”,这种夸张符合儿童的心理,表达阿长的“伟大神力”,是儿时的作者未闻未见的,让人感到“我”对阿长态度印象发生巨大改变是自然的。这种夸张,也表明这“空前的敬意”是儿童好奇心作用,而不同于真正的尊敬。 
学校教育研究
(3)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作者是否真的认为“情有可原”,“应该我退让”?你的理由是什么?)
不是。这只是以儿童的心理与视角来看阿长的“伟大神力”,是一种儿童幼稚短暂的想法,这里实际上是也有作者对阿长愚昧迷信的调侃和一丝讽刺意味。
4.作者在刻画长妈妈的形象时,采用了多种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
(1)描写法:如写长妈妈是个普通劳动妇女作者除简介她的身份、地位、名字的来历外着重选择了两个生动的细节:一是她在“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的时候还要“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二是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驾驶员考试c1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长妈妈质朴、略带粗野的性格在这些细节中刻画得栩栩如生收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