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诗词复习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中药海螵蛸的功效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翻译: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1、分析最后一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进”在全诗结构上起的作用。
答案: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诗人在前面着重渲染之后,情感逆转,眼前物不再是那么重要,
更令人伤感的是别离那么久的时间,至此全诗的情感突然得到升华)。
2、分析本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
答案:①在写景上层层推进,由树到叶,由叶到花(荣),由花到香,而情感也在写景过程中不断酝酿升华;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眼前的树、眼前的花,谁来欣赏谁来赞?一个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③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突出自己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伤感。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翻译: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2、《龟虽寿》中强调了人的主观作用,表现出自己积极进取的旷达
4、如何认识“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5、“盈缩之期,不但在天”体现作者何种哲学思想?
6、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句诗用比喻修辞写出曹操虽然到了晚年,但有志干一番事业,一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的豪情壮志。
7、这是一首抒怀言志、富有人生哲理的诗,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它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精神思想?全诗抒发作者何种思想感情?
8、“比”,是中国诗学传统,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句,就表达了诗人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你能从你所学的古代诗词中另举一例加以说明吗?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干里殊风雨。
猫感冒了怎么办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 ,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翻译: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破旧的草屋是他们的栖身之地。妻子和儿子像禽兽 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由 穿梭毫无顾忌。
1、“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答案: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们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 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 和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
美的画面。
夕阳、落花、归雁。
2.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
抒发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感情。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4.诗歌借哪些意象抒发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坠落的夕阳、无声的落花、寻旧垒的归燕几个意象,可体会到全词的感情基调是抒写对人事变迁的无比惆怅之情。就其不变者而言,天气、亭台阁与去年毫无二致;就其变者而言,夕阳虽美好,但终究要沉没。好鸟相鸣似有意,但落花流水却无情。词人在好鸟娇花中叹人生的虽美好,终将消亡。但似曾相识燕归来寓意着消亡中又含有的存在而令人欣慰。
《采桑子》
作者: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译文: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1、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5分)
2、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答案: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责任的作文
3、 .这首词上片出现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相见欢》
有趣的英语【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译文:
  南京城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
流去。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散了,什
么时候收复国土?试请悲风吹泪过扬州。
1、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
有什么作用?
珠帘秀景象:黄昏时分,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中,滚滚长江水向东
逝去,一派衰败的景象。作用:一是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二是奠
定全词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
2、“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借代;代指达官贵人(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
冠固在头上)。“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作者忆及中原沦陷,
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沉痛之情;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与一时又难
以收复的无奈(或担忧)之情。
《如梦令》
宋代: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被美景陶醉而
流连忘返。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池深处。划呀,划呀,
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1.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
而称____。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曲调即              《如梦令》是              ,这两首词都是按照同一个曲调来写
小小宇航员的。
2.李清照(1084——约1155),号              ,济南章丘(今山东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