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次机会语文的阅读教学虽是个老话题,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所以,常有所感、有所悟。那一天,教学刘亮程的《寒风吹彻》,作者借助独特的“寒风体验”,透视生命,抒写着彻骨的生命寒意——叙述者随着年龄增长而对生命中的冷漠、孤单、衰老等的体验。学生在课堂上就我课前布置的预习题“你觉得作者是在强调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悲观吗?”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我作了自认为比较精彩的总结。不料,课后就有学生给了我这样一张纸条:“我认为以我们现在十七、八岁的年纪还无法真正深刻理解有些文章中对生命的感慨,就像这篇文章给我的感觉一样;即使有,那也难免有‘为赋新词’的嫌疑。另外,也终究只是纸上得来。所以,就算老师你对文章中生命的含义理解得多么深刻,又用多么准确形象的词把它描述出来,那又怎样,我们都是看客,或者说我们很大程度上是为答题而‘感悟’;在我看来,一切未经历的感悟都只停留在纸上,给我们的,也永远是不痛不痒的感觉。课上完了,题答完了,一切还是老样子。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教材所选的文章应该切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让我们真正能联系自身的经历去体悟。”
虽然学生的话不无偏颇,但实实在在引起了我对阅读鉴赏同我们的生活关系的再思考。我们
同时必须意识到,阅读材料与学生的生活时代、生活经验、生活环境总是有一定距离的,这种距离很有可能使学生产生隔膜,甚至严重阻碍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如何让学生的阅读回归生活,消除因距离而产生的“陌生”呢?
思考之一:阅读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让学生能借助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生活体验进行阅读
任何读物,就其本源而论,都是一定的物质的、精神的反映物,它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学生所阅读与鉴赏的作品也不例外。这些作品应该是作者或作家对生活的感悟,对生活的概括,或是对生活的看法及主张。若想品味到作品中的生活的气息或体味到生活的真谛,乃至品位到作品中的艺术意味,就必须读懂作品,理解乃至研究作品。这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要求学生把作品中所写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也就是把作品中所描写的生活与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生活联系起来。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作者提供的语言信息,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联想和想象设身处地地去再现和再造一系列生活表象,当学生从“局外人”“城市宣传海报旁观者”的角转换为“事中人”“生燕麦片要煮多久当事人”时,他们就会将阅读内容转化为自我“猪圈沟所感、所思、所想像”的现实生活的切身体验,眼前的材料也变得有吸引力了。当然,
在整个过程中,阅读者的生活积累和体验是相当重要的。很难想象,一个毫无生活积累和体验的人,能在阅读中对作者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有深入的理解,获得对作品的正确的评判。
>中秋散文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