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庆阳的庙会作文
家乡庆阳的庙会作文「篇一」
我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时常坐在温静的时光中,就那样一直坐下去,任思绪飘飞,时光逆转,回到童年那快乐明媚的岁月,就那样回忆如涓涓河水流过千山万水,流过美丽的家乡,流过土地田野,流过家乡的戏台,流过那安详的岁月。
我的家乡是一个安静祥和的小村,村里人虽不多,可每逢过节却是极为热闹。小村中最热闹的时节除了除夕前的置办年货,就数一年一度的家乡庙会了。村里的庙会是每年的农历二月十八这一天是正会,随后连续七天都是极为热闹的。至于为什么选在二月十八天,却是不得而知,不过这些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年庙会,学校都放假七天,虽然老师不忘给我们布置作业,但却丝毫不影响放假的快乐心情,我们一小伙伴欢呼雀跃着奔向戏台前的那片宽阔的场地。
二月十七那天已有几个别的杂耍团来到那片场地上,安营扎寨等待着明天庙会的到来。每年庙会村里都从外地请来唱大戏的戏班子、杂技团、歌舞团等各式各样的杂耍来给庙会增添热
闹的气氛。二月十八终于在我们的巴望中如期而至,这一天村里自编的秧歌队,高跷队在一片喜庆的锣鼓声中从小村唯一的一条柏油马路上出发扭着跳着来到戏台前的那片场地上,此时,场地上有扭秧歌的、踩高跷的、卖冰棍儿的、村里的围观表演的老人小孩、男男女女,还有一些小摊贩好不热闹,庙会就在这一片热闹声中老开了帷幕。
远远的,风中飘来戏子咿咿呀呀的唱音,连空气都变得婉转曲折了,吸引我们这小孩子的却并不是戏台上的婉转演绎,而是那些个由军绿厚重粗布搭建围成的类似蒙古包形状的杂技团,歌舞团的帐篷。想进去看表表演当然是需要买票才能入场的,这对于我们这毫无收入的小孩子来说,口袋里有个三五毛这已经是父母看在庙会的份儿上给的额外恩惠了,怎么可能付得起三五元的门票!不过,凭票入内的规矩怎么可能束缚住我们这调皮小孩的猎奇心,我们有我们小孩的特有妙招,一个字“钻”,帐篷搭建的与大地并不是紧密接触的,有好多处都有很大的空间足够我们通过,这些缝隙就是我们小孩子的“绿通道”,当然前提是不能被发现。终于成功通过“绿通道”打入内部,至今我还记得杂技团内的惊奇场景,对于从没怎么看过真人杂技表演的我们来说,那次真是大大的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哇,怎么会有那么神奇的人!居然生吞玻璃碎片!他会不会死啊?”“快看快看,那个人竟然双足赤足着凌空站在灯泡上,灯泡还是亮着的,居然没有爆掉!他是不是会传
冬景说中的气功啊?”,“唉?美女!那女的好漂亮啊,歌声真是太好听了!”,台下谁家男子在扔小石子引起美女的注意,在一片哄笑声中这一场杂技表演结束了。出了杂技团的帐篷,远远的看见对面小胖妞家的冰柜,一小伙伴集体奔去冰柜前,一人拿着一根二毛的冰柜开心的在这片场地中继续游荡。游来荡去终于来到在“鬼屋”入口处徘徊,你推我,我搡你,却是无人敢向前。单单是门口的那张宣传画报就够吓人的,虽然想去但最终还是没进去。一来,“鬼屋”的搭建比其他帐篷要严谨的多,二来嘛,怕鬼。最终好奇心被胆量给打败了。
咦,那边摊上聚集了好多人,去看看是干什么的,一个小板凳样式的架构上架着一块倾斜的带框面板,面板上被几块短小板隔开三四个区域,每个区域里分别写着五元、十元、二十元、零元不等的数字,最边上的隔间里一个黄乒乓球放置其中,此隔间外侧有个可击打乒乓球的拉手,一拉一松间,乒乓球从该隔间击出滑落入其他隔间。规则很简单,玩者只需五元即可玩一局,一局二次,乒乓球击出落入哪个隔间就给相应隔间的钱数,如果是零元或还是落回最初的隔间则不给钱也不退还钱。但我们看摊主弹指间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小球一次又一次的击入写有钱币的的隔间后,我们震惊了,大伙心中蠢蠢欲动,不乏有几个小青年出头去尝试的,却都是不幸落入零元或最边的隔间里,摊主笑着长叹:运气不
佳呀运气不佳。还有不信邪的,一连试了好几局,最后连一毛钱都没捞回反而还搭进去几十块。大伙心里渐渐明白了:哦,原来此物大有玄机,此乃骗子一个。人也就逐渐散去,独留摊主自个儿在那儿击打着乒乓球解闷儿,夕阳西下,摊主那儿光影好不萧瑟啊。
到了晚上,场地上更是热闹,最大的热闹莫过于戏台子了。等夜晚完全来临,夜中的戏台光影交错,经典戏剧即将在那里上演。许多老人,早早的吃过晚饭便提这个小板凳来到戏台前寻最佳视听位置,坐等着夜幕的来临,大戏开场。渐渐地人们越来越多,戏台前中间的场地已经坐了许多人,四周也围了不少人张望着,在人们拉长里短的攀谈中,不知不觉夜幕来临,戏幕即将拉开,几声木梆子,一丝二胡悠扬,一起铜锣响,大幕拉开,今夜《清风亭》,台上戏子咿呀含情传唱,台下观众目光随其流转,台上灯光,头饰,戏服熠熠生辉,台下一片寂静无声,一轮较圆明月何时升起在这片夜空,朗月清辉。不乏有戏迷对戏入迷,不经意轻和出声。懂的看门道,不懂的看热闹。我们这小孩儿完全是为了看热闹而来的,通常我们都是挤过人,来到最前面,脚下垫几块砖头,站在摇摇欲坠的砖头上,扒着戏台边缘,盯着戏子们的琳琅满目的头饰和古朴花纹衣服和鞋子看,灯光下的头饰闪闪发光如宝石,还有头上的流苏和簪子流光潋滟。想象着那些漂亮的头饰戴在自己头上肯定也很漂亮。只是记得那场戏最后场景很是悲怆震撼,戏台上鼓声沉闷,花白头
期末考试复习方法
发的老夫妇双双撞死在戏台中央的那个写着“清风亭”的亭子下,伴随着哀婉的乐器声和沉闷的击鼓声,灯光明明灭灭到最终黑暗而后又渐明,台上一声电闪雷鸣,身穿血红状元服的青年小生的状元帽在头部转动的过程中被甩在戏台地上,头发散乱跪倒在戏台上,大幕缓缓拉上。四周安静如斯,我还站在颤巍巍的砖块儿上沉浸在刚刚戏台上的那一幕没反应过来。回头发现,人也渐渐散去,一家老少相互搀扶着,男人拖着几个凳子,妇人搀着老人,老人扯着小孩,逐渐消失在散场的人里,曲终人散,戏台下只剩下纸屑和冰棍儿包在月下安静的躺在这土地上,一阵风吹过,尘土夹杂着纸屑向东奔走,虽然已经是春天,但是入夜还是有些许寒意。一起来的伙伴早已去了不知哪里,我跳下砖台尾随散场的人回家去,场子上几处杂耍团的帐篷前还亮着明晃晃的灯,卖小吃的摊位也收拾着东西准备往家赶。明天又是热闹的一天。
许嵩歌词唯美句子
镜像安装多少年过去了,我早已随着父母来到县城读书生活,离开了那可爱祥和的故乡,离开了那片宽敞的庙会场地,还有那上演人世悲喜故事的戏台和那一起疯跑在庙会上的可爱伙伴。一年一度的二月十八庙会再也没有回去看过,只是听父母说起二月十八会没有以前热闹了,戏台对面的那片空地被开发盖了房子,只留了一小块地方于戏台前,并且用洋灰把土地铺的很平整。一年也只是请戏班子过来唱戏,没有空地请杂耍了,也不需要请了。虽
然没有回去看过现在的模样,我也不愿去想象,我要让我的回忆里全被童年的庙会胜景填满,还是那片宽敞的黄土地,还是那蒙古包式的帐篷杂耍团,还有那对戏入迷的老老少少、那奔跑的伙伴和那童年岁月中咿呀戏子的唱音,还有那曲《清风亭》。不愿被现在的境况大打折扣,因为那是一笔很宝贵的精神财富。
是啊,时代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现在人们的生活都富裕了,电视,电脑应有尽有,再过一段时间可能家庭影院走进一般家庭都不在话下,还有多少村庄还保留着古老的庙会,可能再过几年这个风俗都不存在了。可是即使再快速发展那些优秀的古老风俗我们不应该让它们被更新换掉,还是要保持并传承下去的,因为它寄托着老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文化,还有一代又一代人的美好回忆。
可爱小蛋糕时光变迁,岁月如戏,一曲终了,故事散去,只剩下那了了戏文在人们茶余饭后被浅浅清唱。永不改变的是故事的戏文,不断变化的却是听戏的方式,我想就像儿时那样站在戏台前,再去听一曲《清风亭》,静静的怀念那些温暖安静的庙会岁月。
强宠总裁的女人家乡庆阳的庙会作文「篇二」
我的家乡定州,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城,它没有大都市的繁华景象,也没有江南小镇的美丽多姿。我所住的乡村,有打工的,有务农的,这两种主要的工作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如果生活只有忙碌,也就没有多大意思了,幸亏还有几个小节日,来让人们放松一下。比如二月二,庙会节,端午,重阳,冬至等节日,我们这里是都过的。每次临近过节,家里都准备下新鲜蔬菜,鸡鸭鱼什么的,老人们就等着和满堂儿女们相聚一餐。这其中,数农历的三月二十一庙会节过得大,也过得热闹。
所谓庙会,也就是比集市大的买卖市场,更像是百货市场。锅碗瓢盆,桌椅板凳,衣服布料,吃的用的等,应有尽有。据说以前有烧香拜佛的,现在也越来越少了。这种庙会都是成小片形式的,几个村一起过,其他地方的日期另定。其实也就是为了方便老百姓买东西,商家挣点钱。
“咚”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xx年就向我们挥手告别了,我们迎来了崭新的xx年。正月初二那天晚上,是整个春节中最令我难忘的时刻。那“隆隆”的鞭炮声至今还萦绕在我的耳畔;那绚丽的烟花至今仍历历在目。...
大年初一之前,我的家人都在忙忙碌碌的准备着年夜饭,每年过春节家里都少不了蛋卷,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全家人对蛋卷着了迷似的,好像年夜饭没有了蛋卷就会失去什么一样,或许是老传统吧,我们瑶族人对春节有着不一样的简介,蛋卷或许是...
新年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到处都洋溢着幸福团员的气氛,今晚各个地区几乎都会有晚会,真是让人十分的期待,湖南台更是会请来十分强悍的阵容,快男超女都会赶来,辽宁台的阵容也不差。
临近春节,路上的行人都拎着行李匆匆而过,而这段时间恰恰是爸爸妈妈工作最忙的时候。贪玩的我则独自一人打的到万达去看电影。电影结束已是下午四点钟了。我趁着手机还有最后一格电,打了通电话让爸爸来接我。
家乡庆阳的庙会作文「篇三」
盼呀,盼呀,我梦寐以求的传统节日——家乡的庙会,终于到来了。
傍晚时分,我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来到了集场上。远远一看,哇!真是人山人海呀!熙熙攘攘的人里,随处都可以听见大家的欢声笑语:有商家卖力的推荐物品声,有买卖双方
不懈的讨价还价声
这里的商品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作为一个“吃货”的我,当然是直奔美食街啦!一到那儿,各种香味就扑鼻而来,馋得我直流口水,这里简直就是吃货们的天堂啊!我一下子就被烤鱿鱼的摊位吸引了,只见卖鱿鱼的叔叔先把一串串洗干净的鱿鱼放在架上烤,再抓一把蒜末、洋葱末洒在上面调味,一面烤好后,再翻过来烤另一面,最后把烤好的鱿鱼切成一条一条,方便客人食用。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十分麻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