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
城市景观设计隶属于环境艺术设计范畴,城市景观设计既与每一个普通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又与美学、艺术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1]。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中,场所精神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受到了普遍重视,其既可以帮助设计者探索和表达城市景观的精神内涵,又能给城市景观的参与者带来舒适的体验和美的享受[2]。可见,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尊重场所精神、传递场所精神有助于展现景观的独特韵味、精神内核和社会价值。
1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尊重场所精神的重要意义城市景观具有典型的空间特性,即城市景观以空间为载体,旨在满足市民公共生活需求。正是由于人的参与、人的真情实感的投入,使城市公共空间被赋予了场所以外的其他功能和意义。人们对城市不同的场所不断地投入情感,并不断地经营和创造,由此诞生了场所精神。场所精神代表了场所特有的意义,决定了场所的本质属性,由于场所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所孕育出的场所精神也有显著差异。场所精神使场所具有了生命力,城市景观设计应尊重不同场所独有的精神内涵,以展现景观的独特韵味、精神内核和社会价值。
1.1尊重场所精神,有助于展现城市景观的独特性母亲节图片素材
一座城市的景观设计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化特点,且会受到城市的区位、历史、人文、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地区的城市景观设计往往各不相同,需要尽可能契合当地居民的审美习惯。场
所精神在城市景观和当地居民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情感桥梁,一方面,其为城市景观的设计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场所精神也能让城市居民在内心产生认同感,激发共鸣。如位于大连市劳动公园的巨型足球建筑,就是大连作为足球城的重要标志之一,也能彰显出大连人的足球精神。场所精神是城市景观设计的灵魂所在,场所精神亦是城市居民的精神寄托,对城市文化的发展和艺术的传承,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2尊重场所精神,有助于彰显城市景观精神内核
场所精神是一种抽象的、深刻的、非物质的价值,而且这种精神内核高于城市景观本身,是一种能与城市居民进行内心互动的精神价值[3]。优秀的城市景观设计应与城市的总体规划相匹配,与城市的历史发展相契合。城市景观在设计之初通常有其设计创意的灵感来源,这种创意、灵感若能尊重场所精神,且与城市居民的审美标准和心理预期相辅相成,则有助于赋予景观以精神内核。当市民看到某处城市景观时,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进而触发共鸣。位于抚顺市东洲区湿地公园雷锋广场上,威严耸立着一座7.8m高的雷锋同志雕像,向抚顺人民和全国人民默默地讲述着永不磨灭的螺丝钉精神。抚顺市是雷锋同志的第二故乡,是雷锋曾经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可以说雷锋精神就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核。
1.3彰显场所精神,有助于赋予城市景观社会价值
场所精神一般是积极向上的、面向未来的、对环境友好的,且具有社会契约特性,由此可见,场所精
神具有较为深刻的社会价值。因此,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尊重场所精神,有助于赋予城市景观丰富的社会价值。一方面,尊重场所精神的城市景观,其设计方案往往广泛征求和吸取了市民的建议。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城市景观的设计活动中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创造城市空间,不仅有助于彰显城市景观的场所精神,也更容易引起城市居民的共鸣;另一方面,场所精神具有的积极向上、面向未来、对环境友好的属性,也有助于时刻警醒着当代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城市景观的设计与建造需要符合生态环保的理念,不能对环境造成更多的负担,也不能危及到子孙后代生存,这也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尊重场所精神的重要社会价值。
2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的表达困境商业化、信息化和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也是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之一,但商业化、信息化和全球化也给城市景观设计带来了负面影响,干扰和破坏着城市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的表达。
场所精神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
张尔康
(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尊重场所精神,有助于展现出城市景观的独特韵味、精神内核和社会价值。然而,在全球化发
展和商业利益驱使的共同影响下,当前,我国城市景观的设计趋于雷同、缺乏创意和内涵,而且与城市居民之间的情感距离亦渐行渐远。为了在景观设计中更精准、更充分地尊重、表达场所精神,城市景观设计师应更多地将在地特元素和城市文化凝结于设计创意之中,并在设计中提高城市居民的参与度,注重人与景观之间的情感交流。
关键词:场所精神;城市景观;情感交流;城市文化
作者简介:张尔康(1991-),男,汉族,湖南桃源人,硕士,研究方向:环境
艺术设计及方法。
59
--
202212
2.1过度商业化使城市景观缺少人文关怀,难觅场所精神
商业化社会背景下,城市的建设与开发、城市景观设计都要遵守商业规则,即满足项目开发者盈利的
基本目的,这可能导致城市景观项目开发者与城市居民的目的不一致。如城市开发者有可能需要提高建筑物密度、减少绿地面积、增加广告展示面积,以提升城市景观项目的总体商业化价值;而广大市民的目的正好与开发者相反,渴望得到更舒适、更环保的城市空间。城市商业化的目的是利用好每一寸城市土地,最大化地压榨出城市建筑的商业价值。这种过度化的商业理念与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相悖离,也就可能使得城市景观的设计缺乏人文关怀,场所精神亦无法得到充分尊重[4]。此外,城市景观设计者为了更好地实现商业目的,也可能更注重景观形式而忽视景观设计的内涵和精神,从而设计出缺少情感化和归属感的景观。可见,过度的商业化和过分追求城市景观设计的商业价值,不仅破坏了城市居民原有的生活结构与特性,切断了城市景观与城市居民之间情感交流通道,同样也让人们无法在缺少内涵的城市景观中到场所精神。
牛尔2.2全球化发展趋势使城市景观趋于雷同,场所精神丢失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显,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环境艺术设计者之间难免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如我国一些城市公共景观会参照在国际上获奖的设计方案,或在其他国家较为流行的设计方案。相互借鉴和吸收其他设计的精华原本无可厚非,但过度模仿或抄袭,则会导致大量千篇一律的景观出现在我国不同的城市,那些景观可能与城市总体的设计风格格格不入,甚至相互冲突。如在一座中古传统建筑风格浓郁的历史文化名城内,出现大量西方巴洛克风格的城市景观,显然不符合最基本的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在全球化背景下,设计艺术的相互交融能让城市景观设计更具活
力,但城市景观设计一定要与城市的发展历史和总体城建风格相符,并植根于城市的传统文化之中[5]。只有这样,城市景观的场所精神才能更充分地表达出来,城市景观与城市居民之间的情感交流才能顺利进行,也才能赢得更多市民的支持和喜爱。
2.3不重视场所精神,城市景观与居民之间的情感交流少
网络化和信息化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捷性,但人们每天忙于工作、忙于生活、忙于使用各种智能设备进行在线社交,而忽视了周围的一切,包括每天都要经过的城市景观。信息化压缩了人们休闲娱乐的时间,也破坏了人们享受生活的心情。因此,城市景观设计要突破钢筋水泥的束缚,充分表达出场所精神,并给予那些已经不堪生活重负的人们些许温暖。然而,许多城市景观在设计之时就不重视场所精神、不尊重场所精神,城市景观与居民之间的情感交流很少,导致其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大打折扣。尤其是对很多从异乡来到城市打拼的人们来说,城市是陌生、遥远的,缺乏亲切感和安全感。如果城市中的景观设计毫无特、毫无生气,场所精神无法充分地表达出来,势必会进一步加剧其失落感。
3场所精神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策略城市景观设计与场所精神的表达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其中场所精神是城市景观设计的内涵和本质属性,而场所精神的内涵则需要通过城市景观设计的外在表现具体展现出来[6]。由此可见,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尊重场所精神,并最终实现景观与人之间情感的交融。
3.1在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历史文化元素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避免引入过多外来因素,尤其是一些国外的历史文化元素对景观风格的干扰。因为每一种城市景观设计风格,都要有与之匹配的文化土壤,一些国外的优秀景观设计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有与之匹配的历史文化,如果生搬硬套地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不同风格的城市景观设计方案移植过来,不仅无法表达出场所精神,更不能引起本地城市居民的认同。城市景观设计主要为当地的城市居民服务,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在地场所元素,以引起当地居民的共鸣。当地场所元素具体包括:当地的气候、山峦、水文特征;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名胜古迹;当地的知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当地物质性、非物质性遗产等。融入城市所在地区一些场所元素后,城市景观风格更能与整个城市建筑及周边环境的设计相融合,亦更容易表达出景观的场所精神。无锡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无锡市政府按照“邗沟”原貌和相关的历史记载,对无锡古运河进行了重新修缮,呈现出了无锡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7]。目前,无锡古运河成为了无锡著名的城市景观,与无锡江南名城的文化历史相得益彰。
3.2尊重景观场所属性,多维度表达场所精神
景观是依托空间形态来展现场所精神的,因此,基于景观的场所属性来说,多维度塑造空间形态,是彰显场所精神的应然之义。(1)城市景观要符合场所的基本功能需求。空间功能的合理性和延展性
是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达的重要前提。作为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生活的城市景观,休闲功能是其最基本的功能要求。城市景观内部的道路、树木、草坪、人工湖、广场等空间都要经过慎重的设计,使其总体布局更加合理,并满足使用者的基本需求,即要通过城市景观的总体布局和场所的功能分区,为人们提供有效的休闲、运动和交流服务。(2)城
60 --
202212
市景观要为人与场所之间情感交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搭建桥梁。人类具有丰富的情感,并可以通过外部因素对其情感予以干预,因此,设计师应重视城市景观在“场所-景观-情感”转换过程中的中介效能发挥。景观是连接场所精神与人类情感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对主体和客体均发挥着作用。在这个十分注重沟通和情感交流的时代,只有注重城市景观和人之间的情感沟通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才能深刻赋予城市景观场所精神[8]。(3)设计师要善于根据场所拓扑关系,调整景观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依据场所拓扑关系,有针对性地彰显场所精神。在景观设计实践中,有时可能需要突出或强调某一种场所精神,因此,要善于通过调整景观元素,如文字、景物摆放、建筑装饰等,以表达不同的场所精神。
3.3注重人与景观的交流,提高公众的参与度
如果景观不是为人所用,那么其所营造出的空间也失去了意义和价值。人因景观而变得充实和愉悦,景观因人而产生了价值,在人与城市景观的情感交流中,城市景观的内在场所精神才能得到完整和充分的表达[9]。(1)城市景观的核心参与者是广大市民,因而要提升城市景观中场所精神的表达效率,在设计之初和构思准备的过程中就要充分地吸取、听取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市民的建议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的方式获取。(2)在城市景观项目的施工或修缮过程中,也要多听取市民代表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以不断完善城市景观对市民的服务功能。通过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充分尊重景观场所的精神,可以让城市景观更贴近市民的生活,从而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喜爱。(3)公众的参与度,还是评价城市景观是否尊重场所精神的关键指标。如果有越来越多的市民乐于到城市景观中活动,则表明该城市景观设
计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和喜爱,人与城市景观之间的情感交流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城市景观中内在的场所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与表达。
4结语
每一座城市、每一处场所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独特的精神。城市景观既要充分尊重场所精神,也是场所精神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充分尊重城市历史、文化、科技及市民的使用需求,以满足公众的情感寄托。通过尊重、表达场所精神,城市景观与公众之间的情感将实现深度融合——
用哄堂大笑造句—
不仅可以塑造出城市的独特韵味,也可以让生活、奔忙在城市中的人们获得久违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收稿:2022-03-15)参考文献:
[1]珮
黄昕,李琳.不同视角下的文化景观概念及范畴辨析[J].风景园林. 2017,(3).123-127.
[2]溦
廖日红,魏,江维华.基于地域景观场所精神的表达方式解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7,33(10):143-146.
[3]胡潇.“场所精神”的人文释义——
我的理想200字—诗意栖居另说[J].江汉论坛,2021(12):127-133.
[4]陶锋,唐洁,包伊玲.传统人居智慧与场所精神重塑——
—浙江古村落记忆在城市住区可持续景观设计中的延续[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0(05):168-177.
[5]刘滨谊,姜珊.纪念性景观的视觉特征解析[J].中国园林,2012,28(3):22-30.
[6]李天依,翟辉,胡康榆.场景·人物·精神——
—文化景观视角下香格里拉传统村落保护研究[J].中国园林,2020,36(1):37-42.
大便变细的原因
[7]边思敏,王向荣.诗性与意义的景观:一种“事件”而非“事物”的视角[J].中国园林,2021,37(4):20-25.
初一语文试卷[8]周延伟.历史景观作为全球化语境下地方重塑策略之表征[J].天府新论,2018(5):58-66.
[9]殷子,张炼.场所精神在城市公共艺术创作中的体现——
—以武汉江滩“大禹神话园”为例[J].美术研究,2021(4):123-126.
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