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艾青
教学目标:
认识艾青诗歌创作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
知识点:
艾青提倡的诗歌“散文美’’的基本主张、艾青的《诗论》。
重点难点:
1、艾青诗歌的成就与特
2、艾青诗歌在现代诗歌史上的意义。
本章论评著名诗人艾青。用专章评介的诗人除了郭沫若,就是艾青,足见其文学史地位的重要。学习这一章,不妨与前后有关诗歌的三章联系起来,以更好地梳理现代新诗发展的过程与趋向,同时也就能更好地理解艾青在诗歌史上的意义。本章要点是理解艾青诗歌的成就与特,方法是捕捉其诗歌中常见的中心意象,同时,尽可能体味与把握艾青诗歌中反复回旋的忧郁的情绪及其内涵。最终要思考艾青是如何代表了中国现代诗歌所逐步达到的“历史的综合”。
一、艾青的历史地位
1、艾青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1910年3月27日生于浙江金华县的一个地主家庭,由于出生时母亲难产,加之算命先生断言他“克父母”,从出生起就被视为“灾星”,送到一个贫苦妇女“大堰河”家抚养,直至五岁才回到父母身边,“大堰河”给他的慈母般的爱及亲生父母的冷漠和歧视是童年留给艾青最大的感受。1928年艾青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绘画系,1929年赴法国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开始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1932年5月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同年7月创作第一首新诗《东方部的会合》,不久因参加左翼活动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牢狱生活使艾青从绘画转入诗歌创作。在狱中,创作诗歌《透明的夜》(1932年9月)、《芦笛》(1933年5月)和《大堰河――我的保姆》(1934年5月作)。1935年10月,经保释出狱。1936年11月,诗集《大堰河》出版。1938-1945艾青由武汉转战到西安、重庆、延安等地,积极参加抗战,在这期间,创作长诗《向太阳》(1938年5月)、《他死在第二次》(1939年春末)、《吹号者》(1939年5月)、《火把》(1940年5月作)和《雪里钻》(1941年9月作);出版诗集《北方》(包括1937年7月6日创作的《复活的土地》、1938年1月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3月的《北方》、1938年11月的《我爱这土地》)、诗集《旷野》(包括1940年1月作的《旷野》、《冬天的池沼》及1940年9月的《树》)和著作《诗论》(1941年9月出版)、诗集《黎明的通知》(1943年5月出版)。
建国后艾青著有诗集《宝石的红星》(1953年出版)、《黑鳗》(1955年出版)、《春天》
(1956年出版)、《海岬上》(1957年出版)。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
劳动,创作中断了20年。直到1976年重又执笔,出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潮。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出访了欧、美和亚洲的不少国家。创作有诗集《彩的诗》(1980年出版)、《域外集》(1983年出版),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1980年出版)、《艾青抒情诗选》(1983年出版),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诗集《归来的歌》(1980年5月出版)和《雪莲》(1983年出版)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1996年5月5日,艾青在北京因病去世。从1936年起,艾青出版诗集达
2O部以上,还著有论文集、散文集和译诗集等,他的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2、艾青的创作历程及在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
艾青早在1934年就以《大堰河——我的保姆》而闻名诗坛。进入抗战时期,艾青的诗风有所转变,可概括为从“吹芦笛”(较多受西方现代诗风影响)转为“吹号”(探索新诗传达民族心声的道路)。艾青的贡献和地位在于完成了新诗不同倾向(忠于现实的战斗的传统与现代派诗艺的探索)的“综合”,艾青诗歌的成功表现在既能走向现代大众,又能走向世界。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戴望舒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
二、独特意象与主题
艾青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是:
1、土地与太阳。
埃青的许多诗是以土地、乡村、旷野、道路和河流为中心意象或者贯穿着土地、乡村、旷野、道路和河流意象,这组意象有多层含义。首先,这组意象饱含着诗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及其对他们命运的关切。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献给中国大地上善良而不幸的普通农民的赞歌。其次,这组意象还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的最深沉的爱。在《北方》中,诗人道出自己的心声:“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在《旷野》中又写道:“我始终是旷野的儿子”。把这种刻骨铭心的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之情表现得最动人的则是《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即使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再次,这组意象还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深沉的忧患意识。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艾青四处漂泊,看到贫穷的祖国,他心里极为悲愤和不安。他在流浪生活中不仅深深理解了中国农民的现实苦难,而且与这古老国土所养育的感时愤世、忧国忧民的传统心灵产生了契合。他在《北方》、《手推车》、《秋晨》(又一章)、《我们的田地》、《旷野》(两首)、《农夫》、《土地》、《灌木林》、《吊楼》、《水牛》、《冬天的池沼》、《矮小的松树林》、《老人》、《夜》、《农家》、《村庄》、《献给乡村的诗》等诗中,怀
着说不尽的忧郁和悲愤,不断地发出令人震颤的呼喊:“广大而瘦瘠的土地”、“悲哀的国土”、“被践踏的祖国的土地”、“被凌辱的土地”、“荒凉的土地”、“饥荒的大地”、“储满了阴郁与困厄的乡村”、
“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等等,这些荡气回肠的诗句浸透着诗人对国土沦丧、主权旁落的悲痛情感,“真实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
在“土地”的意象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祖国的深爱,对人民的深爱。譬如《我爱这土地》与《大堰河——我的保姆》,表现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对普通人民命运的深情关注。
股票的“太阳”的意象则蕴涵着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譬如《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篇章,可以看到诗人如何真诚地歌颂民族的新生。
2、雪与雾
这组意象是作为黑暗社会与险恶环境的象征物出现在艾青的作品中。雪,寒气逼人;雾,压抑窒息。在反映旧中国内有黑暗势力的压迫,外有强敌的入侵的水深火热的作品中,这一意象体现得特别明显。《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愿春天早点来》、《秋》、《旷野》和《雾》等作品,以雪境、雾境喻人境,富有诗意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始终回荡着这样的声音:“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在《旷野》中,“薄雾在迷蒙着旷野啊”;“没有什么声音,/一切都好像被雾窒息了;/只有那边/看不清的灌木丛里,/传出了一片/威慑于严寒的/抖索着毛羽的/鸟雀的聒噪……”频繁出现在艾青作品中与此组相近的意象还有黑夜、严寒、风霜等。这组意象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雪终会融化,雾终会被驱散。中国人民所面临的艰难险阻只是暂时的,中国人民经过斗争,一定会迎来雪化雾散后的晴空万里。这组意象与作品中出现最多的太阳、光明意象是相映成趣而存在的。
3、黎明和太阳
在黑暗的现实中艾青始终坚信苦难是暂时的,光明一定会战胜黑暗,他的作品中出现的最多的意象便是黎明和太阳,他始终如一地热情讴歌太阳、朝霞、黎明、曙光、春天、火把、火焰、生命、红旗与胜利。这组意象有多层含义。首先,寄托着诗人对光明、理想热切追求的信念:“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太阳》)。这种信念,既是诗人人生旅途的出发点,又是诗人人生旅途的归宿。其次,饱含着诗人对革命者英勇战斗精神的无比崇敬之情。在《向太阳》中,我们看到了“在太阳下”真心实意为抗战献身的人们:“一个伤兵”尽管支撑拐杖走着,他在“太阳下的真实的姿态”,确实要“比拿破仑的铜像更漂亮”。在《吹号者》中,吹号者“以对于丰美的黎明的倾慕/吹起了起身号”,我们看到了战斗者从容不迫的战斗英姿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太阳给那道路镀上黄金了,/而我们的吹号者/在阳光照着的长长的队伍的最前面,/以行进号/给前进着的步伐/做了优美的拍节”。再次,它是中国光明前途的象征,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念的象征。《太阳》、《春》、《黎明》、《向太阳》、《火把》、《篝火》
、《给太阳》、《太阳的话》、《黎明的通知》、《野火》等都是对光明的讴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向太阳》和《给太阳》。诗人赞美“比一切都美丽”的永生的太阳,赞美“从遮掩着无限痛苦的迷雾里刺醒了我们的城市和村庄”的太阳;并且深信,“假如没有你,太阳,/一切生命将匍匐在阴暗里,/即使有翅膀,也只能像蝙蝠/在永恒的黑夜里飞翔。”这些永远的英文
意象,为挣扎在艰难困苦中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坚定了胜利的信念。对于生活在艰难环境中的中国人民来说,没有什么比坚定自己对于祖国、民族的光明未来的信念更为重要的了。
4、生与死
这组意象饱含着诗人对英勇战斗和不畏牺牲的战士品格的赞美。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流血最多、代价最沉重的年代,血的现实迫使艾青思考生的价值,死的意义。《生命》、《他起来了》、《我爱这土地》、《吹号者》、《他死在第二次》、《播种者》等诗都是生与死的颂歌,是把人类从苦海中拯救出来的智者、勇者的颂歌。在艾青看来,人始终应该把个人的生命价值与人民大众联系在一起,生要生得正直而热烈,死要死得壮烈而有意义。“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煤的对话》)“只有此刻他才觉得/自己是一个兵士/一个兵士必须在战争中受伤/伤好了必须去参加战斗。”(《他死在第二次》)写出了战士生就要战斗的坚强意志。“他寂然地倒下去……然而,他的手/却依然紧紧地握着那号角”。(《吹号者》)写出了英雄为国捐躯的崇高壮举。这组意象,寄寓着诗人对战斗者和牺牲者的崇敬。
单西女孩
上面所述的四组意象是艾青诗歌中最为突出的主体意象,它们在作品中,既是诗人所具体描绘的形象,又是诗人强烈、深厚的情感的客观对应物。
三、忧郁的诗绪
诗绪即反复回旋在诗中的情感,是构成诗歌格调的基本要素之一。艾青不同的诗篇中的主导性情绪,是艾青式的忧郁诗绪。
这种诗绪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来源于诗人的个性阅历,也来源于对苦难中国以及农民命运的深沉思索,感时愤世,形成“农民的忧郁”。应看到艾青的忧郁中浸透的对祖国、民族和人民的爱,以及对美好生活执著的追求。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艾青忧郁的诗不会使人绝望,而总是能给人深沉的力量。
1,农民的忧郁;
2,漂泊的情愫;
3,艾青式忧郁。山洞探险
“艾青式的忧郁”正是时代情绪、民族传统、西方文化精神、个人气质的一种“契合”。
四、艾青诗歌的主导性精神意识
萝卜条经由上述丰富多彩的意象,可以看出艾青诗歌具有四种主导性精神意识。
1、反叛意识
艾青幼时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形成了他反抗旧家庭,反抗旧制度的叛逆意识。这种叛逆意识随着成人后的艰难生活,变得越发鲜明和强烈。艾青的许多作品,都以鲜明的形象表现了他对旧家庭、旧思想、旧制度、旧世界以及一切丑恶事物的叛逆。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我”在“生我”的地主家庭和“养我”的贫农家庭之间所做的爱的选择,体现出诗人自觉而清醒的叛逆意识;在长诗《我的父亲》中,诗人彻底背叛了自己出身的家庭,“我要效忠的不是我自己的家,/而是那属于万人的一个神圣的信仰。”诗人已从最初的
反抗旧家庭、旧制度而升华到反抗世界上一切丑恶事物的高度。在艾青诗中,对一切恶势力都予以严厉地鞭打,显现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英勇的战斗精神。
2、苦难意识
童年的不幸,人生之旅的艰难,以及成年后背负国耻家仇四处漂泊的曲折经历,使艾青的精神世界里积聚着一种厚重的苦难意识和忧郁情调。在他的《北方》组诗和《旷野》诗集中,有着更为浓郁的苦
涩和忧郁情调,诗人的忧伤不是产生于对人生的厌弃,而是产生于对旧世界的悲愤与憎恶。《补衣妇》、《乞丐》、《人皮》中一幅幅北方的苦难图画,使人惨不忍睹,它所诉说的“北国人民的悲哀”让人心碎。《旷野》(又一章)是诗人对西南人民苦难生活的描述:“从童年到老死,/永无止息地弯曲着身体,/耕耘着坚硬的土地;/每天都流着辛勤的汗,/喘息在/贫穷与劳苦的重轭下……”诗人表现苦难就是想提醒大家:中国人民生活在怎样的苦难之中;就是想告诫人们:必须振作起来,为摆脱苦难、消灭苦难而斗争。
3、平民意识
机关文化
艾青多次表明自己是一个“农人的后裔”,他把对自己保姆“大堰河”的爱逐渐升华为对中国劳苦大众的挚爱,他在很多作品中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疾苦的同情和对他们沉默坚韧性格的赞扬。他在《献给乡村的诗》中写道:“我的诗献给乡村里一切不幸的人――无论到什么地方我都记起他们”,他不忘的是乡村里被贫困所折磨的老人、农夫、牧童、童养媳、佃户、雇农、石匠、铁匠、屠夫、裁缝们,“他们终年穷苦,从来没得到应有的报酬”。在《村庄》中,“什么时候人们生活在那里不会觉得卑屈,/穿得干净,吃得饱,脸上含着微笑?”艾青不但同情农民的苦痛,而且对他们寄予希望,希望他们“从沉睡中起来”,“期待着复仇的来临”。艾青以一种难得的清醒和明智的爱与广大底层人民始终保持着密切的精神联系,称他为伟大的“平民诗人”是非常恰当的。
4、战争意识
对于20世纪40年代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态度,是每一位有良心的中国人都不可回避的。艾青认为,中国的尊严与主权,中国的独立、自由和幸福,“必须通过战争才能得到保证”,“这是真理,是每个谋解放的中国人民所应该把握的信心,没有这样的信心的人,是不可能理解战争的。不能理解这战争的,又如何能理解时代的精神呢?”艾青的创作始终关注着战争,所抒写的一曲曲抗战的颂歌——《向太阳》、《火把》、《吹号者》、《他死在第二次》、《雪里钻》以及《反侵略》、《通缉令》、《仇恨的歌》、《向全世界宣布吧》、《中国人民的歌》等,诅咒强盗、卖国贼,维护国家的尊严和主权,赞颂民族的英勇斗争精神。艾青还有一些国际题材的作品《哀巴黎》、《希特勒》、《十月祝贺》等,表达了诗人对人类命运的总体关怀与世界和平的愿望。
五、诗的艺术与形式
艾青是中国新诗中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艾青在《诗论》中明确阐明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观点:“真、善、美,是统一在人类共同意志里的三种表现,诗必须是它们之间最好的联系。”在艾青看来,作为艺术的最高形式的诗,它不仅仅是“真”(对客观世界的真切认识)的,也不仅仅是“善”(社会的功利性,以人民的利益为准则)的,还不仅仅是“美”(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