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水调歌头金山u盘专杀;明月几时有》,也题作《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由苏轼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首中秋怀人词,久负盛名,横绝今古。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这首词的开头一句虽在用李白诗句,而举止超逸,气韵终高一筹。人间天上,连通情感脉络。接着以浪漫瑰伟的想象,集中描写自己与朝廷的微妙关系,突出“去”与“留”的矛盾。下阕实写中秋赏月,写与弟的离别相思之苦,由怨而转入彻语,足见作者不为环境所拘束的豁达品格,“但愿”二字,忧患俱释,惟以善保天年,藉明月而寄相思互相劝勉。
【原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马景涛个人资料
【注释】
1、水调歌头:词牌名。本文选自《东坡乐府笺》(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2、丙辰:熙宁九年(1076)
3、达旦:至早晨;到清晨
4、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5、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6、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què),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7、归去:回到天上去。
8、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9、不胜:胜(shèng):承担、承受。经受不住。(古代读shēng干脆的近义词,现在一般读shèng)
10、弄清影:弄:赏玩。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11、何似:哪里比得上。
1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月儿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绮(qǐ))啁啾的意思 户:彩绘雕花的门户。
14、此事: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圆”。
15、但:只。
16、千里共婵娟:共:一起欣赏。婵娟(chán'juān)指月亮。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
【翻译】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端起酒杯来向青天问候。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 introducemyself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但愿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
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