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案
山东省石埠子镇石埠子小学  马希玉
教学目标:
1. 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2. 学会11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
3. 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
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教学重点: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重点段,认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学背景
教学关键:教师善于激发学生提问题,凭借课文(文字、插图),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 同学们谁知道我国的四大名著是什么?(学生回答)你们对《三国演义》都有哪些了解?(学生说)看来同学们对这些知识了解的很多,今天老师再和你们一起走进《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来。齐读课题《草船借箭》。
2. 简介故事发生的历史故事。
3. 检查预习效果。(课件出示两个预习题)
4. 同学们使周瑜自叹不如的是诸葛亮的什么?(板书学生说出的:神机妙算。)那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
(二) 综合应用能力测试探究课文,感悟“神妙”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把最能表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并仔细体会、感悟,然后小组讨论,看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哪里?
工程实践(学生读文后感悟,然后小组讨论,教师巡视,点拨引导。)
讨论交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 知天文
课件出示:“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1) 创设语境,感悟朗读。
a. 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鲁肃是怎样的心情?
b. 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c. 那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是怎样的心情呢?谁来读读?
(2) 联系上下文,体会知天文
a. 同学们,我们只凭这一句话就能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了吗?也许是碰巧赶上大雾漫天呢。请联系上下文,到可以联系的句子。
生产部英文(学生回答:“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b. 前两天没动静可不可以不写?直接交代: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多简练。这样改好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要悟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体会到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已经算准了这场大雾。)
小结:只有这样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对天气情况了如指掌。怪不得周瑜一声叹息: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2. 懂地理
诸葛亮算好了大雾天,那他又是怎样准借箭的地理位置的呢?
1)“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2)“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战士一边擂鼓,一边大
声呐喊。”
(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摆开,既便于统一起来。避免走散,又不留空档,使受箭面积大。)
3)“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头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为什么?
4)“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可是这边的船顺水顺风,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
(两面受箭,既能多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诸葛亮很会利用地势,早就安排好,掉过头来装满箭,顺水顺风就成功或按了。可见他的神机妙算。)
诸葛亮方方面面都考虑的那么周密、那么成熟、那么滴水不漏,安排巧妙,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妙不妙?(出示课件)让学生通过课件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可见诸葛亮不仅进行了周密的安排还巧妙的利用了有利的地理位置,从这儿我们看出诸葛亮不仅上知天文还下知地理。难怪周瑜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3. 识人心
同学们,是不是有了雾,也刮起了大风,船也布置好了,箭就能借来呢?关键还得靠谁?(曹军的配合)那曹军配合
吗?从哪里看出来呢?
a.“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箭好像下雨一样。”
(学生理解:曹操生性多疑,再加上天气的原因,只好叫手射箭,结果正中诸葛亮的下怀,这也是他事先算到的。)
b.“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雪人英文让学生去体会诸葛亮的笑,看笑中饱含着什么?体会他的谈笑风生。
c. 小结:如此谈笑风生,镇定自若,怪不得周瑜长叹一声,说:“(生读:诸葛亮神机妙算,
我真比不上他!)
(三) 人物对比,升华感情
1. 周瑜到底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小组讨论、交流)
a. 智商方面  b.胸襟方面 c.考虑问题、掌握天文、地理、方面
2. 草船借箭的原因是什么?
a.珠宝营销知天文  b. 懂地理  c.知人心
3.此时此刻你想对诸葛亮说些什么?
4.课件出示:后人对诸葛亮《草船借箭》这件事赞美的诗。
(四)课堂检测
(五)布置作业
1.搜集故事《草船借箭》的图片。
2.复述  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