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
内容分析
本文根据元末明初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相关内容改写。全文结构清晰,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展开叙述。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开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渲染了紧张的气氛,课文主要通过人物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文中着重写了草船借箭的过程,诸葛的各项部署、在船上和鲁肃的对话,都突出地表现了他的神机妙算、胆略过人。可以抓住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品味,展开想象,感悟人物形象。
语文要素
借助资料了解三国时代的一些历史背景,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人物形象。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瑜、忌、督”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曹”等11个字,正确读写“妒忌、委托”等12个词语。
2.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过程与方法
默读课文,学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中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感受人物形象,特别是诸葛亮、周瑜的形象。
2.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媒体选择
图片
教学活动那能
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瑜、忌、督”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曹”等11个字,正确读写“妒忌、委托”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学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四大古典名著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之一,你知道是哪四本书吗?书中的主人公分别是谁?
《三国演义》主人公: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
《水浒传》主人公: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
《西游记》主人公: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红楼梦》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
2.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谋略里的谋略;也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是智慧里的智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草船借箭的故事。(板书:草船借箭)
3.解题:
(1)谁用草船向谁借箭?
(2)为什么要借箭?
(3)怎样借箭?
(4)草船借箭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出示背景)【语文要素】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首先要渲染气氛,接着创设情境,然后再引出主题。因此,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我先设置悬念,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为接下来的授课做好铺垫。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阅读名著的方法:借助资料,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理清脉络。
1.初读课文,请同学们按阅读要求自由读课文。
周瑜妒忌都督幔子水寨擂鼓呐喊手丞相
2.再读课文,回答质疑。
①谁用草船向谁借箭?(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②为什么要借箭?(周瑜借军情紧急,令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
亲属卡③怎样借箭?(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巧施妙计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王宝强离婚案终审3.默读课文,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预设:①周瑜借军情紧急,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巧施妙计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成功,如期交箭。②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
4.请同学们按借箭的原因、经过、结果把课文划分成三部分。
【设计意图】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五年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这一环节,是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反馈。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同时,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
三、品读课文。
1.借箭的起因是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周瑜要诸葛亮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可他却暗中阻挠诸葛亮造箭,周瑜是怎么做的呢?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
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1)周瑜阻挠诸葛亮造箭,是为了什么呢?(定诸葛亮的罪)
(2)定诸葛亮的什么罪?(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古代立下军令状如果完成不了,就是死罪)
(3)按照当时的造箭技术,三天时间最多只能造一万支箭,即使周瑜不阻挠,诸葛亮三天也绝对造不好十万支箭。这说明了什么?(周瑜心胸狭窄,想除掉诸葛亮)
2.这些话是周瑜私下对部下鲁肃说的,可是周瑜在诸葛亮面前说的要造箭的原因是什么?请默读第2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周瑜对诸葛亮说的话。【语文要素】“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小产后吃什么好“十天造得好吗?”
“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1)周瑜对诸葛亮说的造箭的原因是什么?(马上要跟曹军交战,但军中缺箭,军情紧急)
(2)造箭真的是因为要跟曹军交战吗?(不是,是周瑜想给诸葛亮安一个罪名)
(3)齐读周瑜说的话,思考:你觉得周瑜是一个怎样的人?(阴险、狡诈、公报私仇)
3.可是诸葛亮却答应了造箭,而且还提出三天造好十万支箭,甚至立下了军令状,造不好甘受惩罚。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请默读第2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诸葛亮说的话。(出示诸葛亮说的话)
(1)诸葛亮为什么把十天的造箭时间改成了三天?(因为十天不可能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根本没想过造箭,他想的是草船借箭)
(2)三天造好十万支箭这么难的事情,诸葛亮为什么主动要求去做?(因为诸葛亮早已想好计策,胸有成竹)
(3)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周瑜为阴谋要得逞而高兴)诸葛亮知道周瑜在陷害他吗?(知道)他明知是陷阱,为什么还要踏入陷阱?(因为当时刘备和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为了顾全大局)
春分的特点(4)齐读诸葛亮说的话,你觉得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主动入套。可见诸葛亮是一个从容镇定、胸有成竹、心胸开阔的人)
4.小结:故事一开始,周瑜和诸葛亮之间就展开了一场智斗,一个设下陷阱,步步紧逼;一个胸有成竹,从容应对。同桌之间一个当周瑜,一个当诸葛亮来分角读读他们的对话吧!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通过分角朗读对话,进入情境,揣摩内心,加深理解。周瑜心胸狭窄与诸葛亮顾全大局的性格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诸葛亮的英雄形象更加丰满。
随堂练习
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感受语言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中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研读课文。
1.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词句画出来,并在旁边做上批注。【语文要素】
出示第6自然段:
①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②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表彰大会发言稿预设:联系上下文知道诸葛亮算准了第三天四更时候会起大雾,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联系上下文知道把船连接起来是为了增加船的受箭面积。
小结:联系上下文来阅读古典名著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同学们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学习这篇课文。诸葛亮能预测天气,说明他知天文。
2.出示句子: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