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死而无怨、隐讳、、懊悔不已”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及结果。
3.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有胆有识、足智多谋。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理清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及结果。
【教学难点】
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有胆有识、足智多谋。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看视频,引入情境
1.教师播放《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视频片段,学生观看并交流观后感想。
2.导入:剧中的诸葛亮,便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的主人公。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充满神秘彩的历史人物,感受他的神机妙算。
二、初读感知,合作学习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2.学生按照要求练习朗读课文:
(1)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遇到难读、难懂的语句,多读几遍。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3)在感兴趣的语段旁写出自己的疑问或感受。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1)互助学习,扫清字词障碍。(提醒学生注意:“擂、丞、寨”的读音;“忌、延、援”的字形;“丞”的笔顺。)
(2)练习把长句子读通顺,其他成员对其进行指导与帮助。
(3)交流自己在学习中的疑问或感受。
4.过渡: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自叹不如,瑜亮对话暗藏玄机,“草船借箭”将扭转乾坤。下面让我们一起练习朗读,弄清“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练习朗读,了解故事福州好玩吗
1.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诸葛亮的个性特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用不同的标记画出周瑜和诸葛亮的话。
(2)在小组内练习朗读对话,教师相机指导重点词语的朗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3)小组推荐,全班进行朗读比赛。
(4)小结:人物的语言体现其个性,请同学们谈一谈周瑜和诸葛亮留给自己的印象。
2.弄清“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1)学生默读课文,出描写“草船借箭”的段落并做好标记。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部分,思考:“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3)师生共同概括“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讲一讲“草船借箭”这个故事。
3.小结:同学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交流思想,老师为你们有这样好的学习习惯而高兴!老师为你们加油!
四、畅谈收获,作业布置
1.学生交流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作业布置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阅读《三国演义》第42至46回,了解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形势以及周瑜妒忌诸葛亮的原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了解“神机妙算”
1.出示课题,齐读。
2.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结果是(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3.使周瑜自叹不如的是诸葛亮的什么?“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
二、品读课文,感受“神机妙算”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画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
韩湘子(学生读文讨论,教师巡视,点拨引导)
关于团圆的诗句讨论交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知天时
课件出示:“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1.创设语境,感悟朗读。
(1)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2)假如你是鲁肃,你怎么读这个句子?
(3)那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是怎样的心情呢?谁来读读?
小结: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正因为大雾漫天,什么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轻易出动,只叫手射箭,诸葛亮借箭的妙计才得以实施。
2.联系上下文,体会知天时。
(1)光读这句话就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吗?也许是凑巧赶上大雾漫天呢?请联系上文,到可以联系的句子。
(指名回答:“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2)前两天没动静可不可以不写,直接交代?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多简练,这样改好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议论)
引导学生议论、诵读原文,要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在读中悟到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
小结:只有这样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对天气情况了如指掌。怪不得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二)懂地利
回不去的时光诸葛亮算好了大雾天,那么他又是怎样准借箭的地理位置的呢?
1.“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当,使受
九州一剑知箭面积增大。)
2.“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3.“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为什么?
(两面受箭,既能多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
可见,诸葛亮方方面面都考虑得那么周密、那么成熟、那么滴水不漏,安排巧妙,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妙不妙?
4.“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看来诸葛亮也早已算准了借箭的地理位置、风向。难怪周瑜长叹一声,说——
(生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三)识人心
草船借箭的成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诸葛亮十分了解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他算得准不准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1.“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箭好像下雨一样。”
(引导学生理解:曹操生性多疑,再加上天气的原因,只叫手射箭而不派兵进攻,正中诸葛亮的下怀,这也是他事先算到的。)
2.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在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很多处,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怎样理解诸葛亮的笑?
3.老师觉得诸葛亮的话并没有说完。“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这是话中有话、话后有话呀!你能把诸葛亮没说出来的话说出来吗?
4.小结:如此谈笑风生、镇定自若,怪不得周瑜长叹一声,说——
(生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三、人物对比,升华感受
1.那么,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提示后讨论交流)
燕麦的功效
交流预设:
(1)周瑜的智商不如诸葛亮高,因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葛亮想到的是“借”
箭。
(2)周瑜的胸襟不如诸葛亮宽广,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
(3)诸葛亮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胜过周瑜。
2.“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①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利用有雾的天气,其借箭的妙计才能实施。②诸葛亮利用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大雾漫天,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轻易出兵,只得放箭。③诸葛亮考虑周全,安排巧妙,用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3.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认为诸葛亮挺有才干?请你选用一些四字词语来形容诸葛亮。
(足智多谋、智慧超、精明能干、知识渊博、神机妙算)
4.后人借这件事写出了赞美诸葛亮的一首小诗:
一夜浓雾满长江,
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
孔明今日伏周郎。
5.指名朗读。
四、总结拓展,作业布置
1.学生整理本课中自己喜欢的词句,练习写一写,背一背。
2.作业:
(1)搜集《三国演义》里的小故事,读一读。
(2)抓住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仿照本文的对话形式,写一组人物对话。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