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
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剖析、质疑借箭成功的原因,体会诸葛亮计谋的“神奇”之处,培养信息提取和思辨的能力。
青海湖游
(二)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聚焦关键词句、欣赏影视片段、借助资料插图等阅读方法,感受名著人物形象,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三)依托“阅读链接”,古今对比阅读.交流对古典名著阅读的初步感受,体味古典名著的特点,激发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课件,“借箭”影视剧片段,河流图,三国相关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链接作业,回顾故事内容
插花图
诸葛亮是三国中的传奇人物,他的人物形象是多元的。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他足智多谋、顾全大局的一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看看你会不会对他有新的认识。(板书:足智多谋顾全大局)
(二)关联文本,感受人物形象
深夜食堂黄磊1.聚焦情节,探究借箭成功的原因。
(1)齐读课题,联系课文前后:诸葛亮利用草船借箭,让周瑜
自叹不如。细读课文,说说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2)自主默读课文,圈画批注。
(3)结合相关语句,全班交流。
预设一:第三天四更,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刀怎么画
……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我的第一次
①联系上下文,对比阅读,聚焦两个“看不清”。
②结合生活经验,明白雾大看不清虚实,曹操才不敢轻易出兵,改用箭攻。
③小结。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借箭成功的关键。
(相机板书: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
预设二: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边。
①借助课文插图,想象受箭画面。
②理解布置作用:隐蔽、便于受箭。
③小结。借助课文插图,有助于理解诸葛亮安排意图,体会计谋的精妙。
预设三:“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摆开”“擂鼓呐喊”“调转船头”
①借助框架图,理清江上借箭步骤。
②理解感悟。“擂鼓呐喊”是虚张声势,“连船”“一字摆开”是为尽量多受箭。
③欣赏影视片段。理解调转船身,能让船两面受箭,保持平衡。
④小结。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欣赏影视片段是读懂古典名著的好方法,便于我们深入理解小说情节。(相机板书:欣赏影视片段)预设四:鲁肃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转呼啦圈减肥
①聚焦关键词。“果然”。诸葛亮嘱咐他保密,鲁肃守信。
②联系上下文。明确鲁肃的守信是借箭成功的关键。
(4)纵观借箭原因,思考核心因素。
①讨论思考。这些因素,你觉得哪个最重要?
②各抒己见。充分肯定每个环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③小结。这些因素对于借箭成功缺一不可,是巧合吗?显然不是,这全是诸葛亮的计谋,环环相扣,思虑周全。诸葛亮真是心思缜密啊!(相机板书:心思缜密)
2.质疑计谋,品析传奇人物的形象。
(1)过渡。诸葛亮的计谋环环相扣,在阅读过程中,有没有哪个环节是令你疑惑的?
(2)质疑一:诸葛亮为何要等到第三天四更才去取箭?
①聚焦句子。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
②联系上文。立军令状三天造箭,第三天来搬箭,第三天管保有……
诸葛亮熟知天文,早在三天前就算准了第三天四更会有大雾。(相机板书:知天文)
③感知写法。既然前两天都没有动静,是否可以省去?
④朗读体会。抓住关键词“直到”,对比朗读,体会“第一天……
第二天……直到第三天……”这样写更能引起读者的好奇,感受知天文的奇谋。
⑤小结。联系上下文,聚焦关键词,对比朗读,能更好地读懂平实文字背后蕴含的深层含义。(相机板书:聚焦关键词句)(3)质疑二:诸葛亮谢箭回营,曹操已发现中计,为什么说要追也来不及了?
①抓关键词“船轻水急”,帮助理解:曹营战船重,行驶慢。
②(出示河流流向图)引导学生理解:长江流向自西向东,加上两方地理位置,船回营顺风顺水,节省返回时间。
③小结。从诸葛亮对草船受箭、回营路线等的了如指掌,我们能感受到他“晓地利”(相机板书:晓地利)
(4)质疑三:诸葛亮让鲁肃帮忙布置草船,并对周瑜保密——鲁肃是东吴的将领,诸葛亮怎知鲁肃会帮他?
①(出示背景资料:三国局势阵营)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十万支箭”是蜀吴联盟与曹军交战所用。
②抓住关键词“答应”“果然不提”“私自”,体会鲁肃为人忠厚守信,对利于孙刘联盟的事,定会全力帮忙。
③小结。借助背景资料、聚焦关键词、联系上下文就能深入理解人物的性格。(相机板书:借助背景资料)
(5)质疑四:诸葛亮为何那么确定曹操不会在雾天进攻?
①欣赏影视片段,对比人物言行不同,聚焦课文关键词句。
引导学生抓住“吃惊”和“笑着”,体会鲁肃对雾天行船的惊讶以及诸葛亮的从容。
聚焦“一定”“只管饮酒取乐”,体会诸葛亮料定曹操多疑不会出兵的自信。(相机板书:从容自信)
②(相机出示“曹操杀恩人吕伯奢一家”简介资料)加深阅读感受。
③小结。诸葛亮知己知彼,知道曹操生性多疑,也料定鲁肃忠厚守信,了解周瑜妒忌心强,所以从容自信,他对人心真是认识得很透彻啊!(相机板书:识人心)
3.总结归纳,升华人物形象的认识。
(1)总结方法。在这节课中,我们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聚焦关键词句、欣赏影视片段、借助资料插图等方法,不仅剖析了诸葛亮“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巧安排”的神机妙算,而且进一步认识了诸葛亮心思缜密、从容自信的形象。
(2)填写《作业本》表格。
(三)阅读勾连,激发学习兴趣
1.聚焦原著回目,道明出处。
《三国演义》是长篇章回体小说。课文《草船借箭》是根据“用奇谋孔明借箭”这一回改编的现代白话文。
2.对比阅读。(出示“阅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