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大自然》
课题:走近大自然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本课与上学期所学的“大家一起做”有些相似,但本课主要是利用自然界中的材料进行造型。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自然界中垂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
2、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3、走进自然,更加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1、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是否能与学生团结合作。
2、是否能对自己所选材料的特性有近一步了解,是否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准备:
菲律宾节日教师:准备多幅欣赏图片、有关录像资料、电教设备。
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瓶子、彩纸、绳子、竹竿等,带小碗或小盘子。。
澳网冠军奖金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通过录像、实物投影设备观看岩画、沙雕等装饰大自然的造型活动的录像。欣赏大地艺术作品的图片。
请学生谈一下观看的感受,说一说这种艺术形式与自己以前接触过的艺术形式有何不同。
活动二:
出示教师制作的小冰花,请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引起学生兴趣。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它是怎样做成的。
活动三:
看看自己带的材料哪一些直接就可以用来制作小冰花,哪一些还需要进行改造再做。
2-3人一组,制作小冰花的胚子。
活动四:
将冰花胚放到小碗或小盘里,拿到操场上使其上冻。
在等待冰花上冻的时间里,学生观察自己学校的校院里哪一个地方、适合进行什么样的大地艺术创造活动。并根据各组讨论结果分配各组下节要准备的工具材料。
活动五:
将冻好的小冰花小心的取出,大家一起玩一玩,并把它吊到学校里的松树上,再运用带来的其它材料,把松树打扮成圣诞树。
活动六:
收拾整理,整队回班。
第二课时
活动一:
带队来到校园里。将材料工具放好。
回忆曾经学过的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中小动物是怎样在雪地里作画的。利用带来的工具在沙地上仿造一下各种小动物的脚印。体会造型的快乐。
活动二:
各组派代表交流自己组上节课讨论得要进行的艺术活动的创作思路,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提出建议,使其思路更趋合理。可以根据造型内容交换各组需要的工具、材料。
活动三:
伸请qq小组合作完成作品。教师要指导组长分配任务,鼓励每个人都要发扬合作精神,还要注意安全。
活动四:
“大地艺术展”,互相参观。
活动五:
收拾与整理。
教学评价:
1红星闪闪观后感、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是否能与学生团结合作。
2、是否能对自己所选材料的特性有近一步了解,是否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札记:
在上这一课的头一个星期五下了一场罕见的冬雪,但星期一上课时,雪却化的干干净净。这让我懊悔极了:为什么不能灵活的请教导处调整课时,充分利用最适宜上这一课的时间?!却让孩子们只能用沙子假装堆雪人!好懊悔,好懊悔!如果再这样抓不住机会,孩子们也会对美术课失去兴趣了。
《动物的花衣裳》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会观察、比较、欣赏、想象;运用点、线、彩绘画出好看的花纹图案和丰富的彩。
2过程和方法:在观察中展开联想;运用点、线、彩画出动物的花纹并进行装饰。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动物世界的花纹美和彩美。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运用点、线、彩大胆绘出动物的花衣裳。
教学难点:学生给动物添的花纹要特别、彩要好看。
教具准备:课件、范品、动物的外形、背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们知道吗?在大自然里,只要你们留意观察,就会发现许许多多可爱的动物,他们有的在空中飞翔,有的在草丛中散步,有的在树叶上晒太阳,还有的在海底里漫游,下面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走进动物的世界,去看看爱穿花衣裳的动物。教师板书课题。
二、 讲授新课:
1化险为夷的歇后语、出示动物图片的一部份,师说:“你们知道那种动物喜欢穿这样的花衣裳的呢?”学生回答(蝴蝶、孔雀、斑马、豹……),大家都很聪明,全都猜对了。(在学生猜的时候同时让学生欣赏到这四种动物的花纹特征。)
2、老师觉得哪一种动物的花衣裳最神奇的呢?(变龙)变龙可厉害呢,它每去到一个
地方,它的花衣裳就会跟着当时的环境变成另一种颜。
3、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变龙的利害。
4、然后小结:除了变龙,还有很多动物身体的颜常常与周围的环境相似,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容易被敌人发现。举例说明。
5、看了这么多的动物,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的花衣裳呢?为什么喜欢呢?(彩美、花纹美)你看到了什么好看的颜呢?(红的、黄的、紫的五颜六)你又看到了什么花纹呢?(点、线、面组合)。
6、你们知道吗?花纹分为两种:单独的纹样和连续的纹样。单独的纹样是指一个一个单独分开的纹样,教师出示范例,再让学生进行创作。连续的纹样是指一个连接着另一个不断开的纹样,后让学生进行创作。(让个别学生到黑板上画)
三、表现运用:
(1)出示背景,师:“看,这里的景多美啊!可是动物们都去哪了呢?哦,原来它们的
花衣裳不见了,心里着急得很呢!你们能帮帮忙,给它们添上花衣裳,让他们能高高兴兴地跑出来,好吗?
(2)上课前呢,老师已经请了两位小朋友帮忙,给小动物添上了花衣裳,你们看,漂亮吗?
(3)你们有没有信心添得比他们更好看呢?下面请你们出来选出你最喜欢的小动物,帮它穿上美丽的花衣裳。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四、作业评价:
(1)让学生把完成的作业贴到黑板上。
(2)学生互评。个别回答:你喜欢哪只动物的花裳?为什么?
(3)分小组说说:雪的形成
我能认出( )种动物的花衣裳。
我会画出( )种动物的花衣裳。
(4)教师小结:课余时间,你们再欣赏一下更多的动物,看看他们穿什么花衣裳,把喜欢的画下来,或者给它设计一件更好看的花衣裳。
教学后记:
《小动物和妈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认识常见的颜,能利用线条、和彩进行造型。
2、过程与方法::能体验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亲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模拟动作中体验动物之间的感情。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动物的形象;体会动物的亲情;表现喜欢的动物。
教学难点:关于动物亲情的细节表达。
教学准备:
一、收集“小动物和妈妈”亲情故事、图片,以及儿童喜欢的音乐。
二、准备“小蝌蚪妈妈”的Flash动画,和相关题材的画家作品与优秀学生作品。
教学媒体:投影、电脑、幻灯机
作业要求:能用线、造型,画一幅小动物和妈妈一起的彩画。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1、播放《小蝌蚪妈妈》的Flash动画,直接导入课题
2、故事引入:教师或学生简述故事内容,提问故事内容,学生讨论回答,尝试表演小蝌蚪见到妈妈的表情和动作。
二、发挥主体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出和表演教材中的动物。并启发学生说出更多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引导他们注意小动物的颜和基本特征。可说说故事。
2、在音乐中与学生欣赏相关题材的画家作品与优秀学生作品。
3、以小组为单位,在自主活动式的基础上合作完成一幅有主题的作品。
三、发展主体与父母或亲人分享自己的作品。
课题总结:
组织评价活动。与同学交换作品,进行交流与分享。
教学后记:通过绘画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画面,唤醒了孩子们对母爱的温情回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