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反文章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教学是在学生研究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一年级孩子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主要,注意时间不长。教学时以活动为主,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描一描”等活动,让学生在获得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辨别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研究。
重点难点: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其特点,正确辨认这几种图形。数学方程式
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老师: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认识的雪地里的那些小画家吗?它们都是谁呢?
学生:是立体图形。
老师:它们是怎样作画的?
学生:它们在雪地里滚动或滑行,留下了各种形状的痕迹。
老师:动物界的小画家很厉害,几步就印出了一幅画,但是大家知不知道,我们数学的图形XXX也有几位厉害的小画家,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参观这些画家的作品。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认一认——引入新知。
老师:大家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这些立体图形吗?
学生:记得。面膜怎么用
老师:谁来介绍一下它们。
学生介绍这些立体图形。如果学生不认识三棱柱,教师直接介绍。
老师:对于上学期学过的这些立体图形,大家认得很准。我们曾用它们玩过“搭一搭”,大家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搭汽车的时候为什么要用长方体做车身,圆柱做车轮呢?为什么不用长方体做车轮呢?
学生:圆柱容易滚动,做车轮比较合适,长方体做车轮不行,下面太平了,不会滚动。
老师:刚刚那位同学说的长方体“下面”太平了,你们听懂了吗?他说的是哪里呢?请大家
来摸一摸,看看其他的物体有“平平”的地方吗?拿出你们袋子里的实物,一,用手摸一摸它们“平平”的地方,感觉一下。
老师:大家摸到的平平的地方就是立体图形的面,圆柱上容易滚动的那个面是平平的面吗?
学生:不是,是弯曲的,圆柱体的平面在两头,圆圆的。
老师:是的,圆柱体上容易滚动的摸起来弯曲的面叫曲面,还有球的表面也是曲面。对于曲面,以后我们再研究。今天我们只研究平面。今天这节,我们就来认识立体图形上的这些平平的面,这是一种新的图形——平面图形。
玩一玩——把面“请”下来。
老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叫做“把面请下来”。我会给你们展示一个图形,你们需要到这个图形的所有面,然后请下来,放在桌子上。准备好了吗?
学生:准备好了。
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老师:好,我们来看第一个图形。这是一个长方体,请出它的所有面,然后请下来。
学生操作,出所有的面,并请下来。)
刚腹自用三、总结归纳,巩固知识。
老师:通过这个游戏,我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四种平面图形。你们现在能分别说出这四种图形的特点吗?
学生:长方形有四个直角,正方形四边相等,三角形有三条边,圆没有边。
老师:很好。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我会说出一个图形的名字,你们需要在桌子上到这个图形的面,并把它们摆成这个图形的样子。准备好了吗?
学生:准备好了。
老师:第一个图形是长方形。
学生操作,出长方形的所有面,并摆成长方形的样子。)
美玉桃源四、拓展应用,运用知识。
老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图片。请问,它里面有哪些平面图形?
学生观察图片,出其中的平面图形。)
学生: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老师:非常好。我们身边到处都是平面图形,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通过今天的研究,你们对这些图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后我们还会继续研究它们的更多特性。
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将立体图形上的平面移下来?请大家想办法并分享。学生1建议将长方体的盒子放在纸上,用笔描出边线;学生2建议从纸上剪下一个面;学生3建议用印泥将面印到纸上。老师表扬学生们的创意,并让全班操作,将手中物体的一个面搬到纸上。接着,老师板书不同平面图形的名称,让学生认识它们。老师向学生介绍长方形,让学生摸一摸长方形的平面,并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的特点,如直角和边长不同等。老师还出示梯形,让学生判断它是否为长方形。接下来,老师向学生介绍正方形,让学生通过摸
、看、折等方法发现正方形的特点,如四个直角和四条相等的边。最后,老师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摸、折等方法出圆形和三角形的特点,并分享给全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