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埋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 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
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
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种题目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对以上类型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6、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
记叙文阅读
一、解题技巧: 详见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专题训练
二、文体知识:
1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倒叙作用:倒叙一般是为了突出中心、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使叙述有波澜、或为了造成结构悬念,引人入胜
2、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某物、地点的转换、感情的变化、“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3、记叙的人称:(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展开叙述)写法的作用: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使故事显得真实(作为故事的见证人)、自然、有亲切感。(2)第三人称写法不受任何限制,写起来开阔充分。(3)第二人称记叙,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4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说明、议论
5描写方法:分两类: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1)  人物描写:肖像(外貌)、语言(对话)、动作(行动)、神态、心理、正面、侧面、细节。
何为细节描写:对人物的肖像、动作、神态等的细微处的具体描写。
(2)    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活动场所;衬托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
(3)侧面描写:用他人的反应、与其他人物对比表现人物
6、以写景抒情为主的记叙文 ,要理清写景的顺序,出观察点(定点观察或移步换景)。(1)观察角度:平视(远视)、仰视、俯视。(2)观察的手段: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3)感受的形式:形、、声、香、味、光、感。
7、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一般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8、品味艺术特:一般指品味文章(包括品位小说)的构思、布局、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回答时看它的构思是否新颖巧妙;情节是否跌宕起伏;是否运用对比、讽刺、夸张、烘托、以小见大等表现手法;
9、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形指结构,神指中心意旨
写作手段: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手法
10、当回答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有何作用时可从三个方面考虑,(1)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2)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3)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
生动活泼等。
11、标点符号的作用:
引号:(1)表引用 (2)反语,表讽刺否定 (3)表强调(4)特指
破折号:(1)表解释说明 (2)表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3)表声音延长 (4)表插说或中断。
省略号:(1)表内容的省略(2)表静默或思考(3)表语言的中断
      (4)表说话断断续续(5)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12、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
小说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13常见写作方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小说)、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等。
14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作铺垫、过渡(承上启下)、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点题、总结全文。
15、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形象)、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升华主旨、深化
中心)
16语言特点评价用词:准确、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富有感染力等。
17、围绕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或感受:
答题模式:先用1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2-3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讲道理、若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结合亲身经历。
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的技巧:(1)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标题有时暗示主旨、有启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题的方向等。(2)辨识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分析重点文意(3)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首尾往往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
二、答案来源:
a采摘材料中的原文、关键词语或语句(诸如抓住议论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辞句、文段中的关键形容词和动词)。
b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即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再加以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
三、友情提示:
1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问。
2辨识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题应有条理、书写规范。
3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
文体常识:
1、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人称:第一,第二,第三
3、角度:直接、间接
4、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5、对象:人物、环境、场面、细节描写
6、描写方法:语言、神态、动作、心理、肖像
7、线索:叙事、抒情
8、剪裁:详写与略写
阅读方法与技巧:
表达方法:
1、叙述作用:揭示事理,反映人物思想性格。
2、说明作用:对个别事物(XXX)进行具体形象的说明,使记叙的内容(XXX)更详尽,更充实。
3、议论作用:对人物(XXX)的形象事件所含的(XX)意义进行哲理性的分析表述,深化文章(XX)主题。
4、描写作用:表现人物(XXX)的形象,渲染(XX)气氛,衬托(XX)情感,推动(XXX)故事情节的发展。
5、抒情作用: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XXX)感悟体验而表达出來的(XX)奥尔良烤翅 微波炉爱或憎的感情。
要素:
1、人物:一般要把握主人公(XXX)的形象特点及次要人物(XXX)衬托作用。
2、事件的起因:用为什么发生这件事。(按这个格式来回答。)
3、事件的经过:发生了怎样的事。(按这个格式来回答。)
4、事件的结果:这件事最后怎样。(按这个格式来回答。)
5、人称:——用第一人称叙述事件使文章的内容更真实,确凿。
——用第二人称叙述使文章的情感更亲近感人,距离更近。
——以旁观者角度叙述事件。
可在文中直接答案的题型:
刷钻1、时间、地点、人物    2、照应的内容幼儿园课后反思    3、指代的内容
如何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形象):
从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方面去分析。
如何概括文章主题:
本人通过某人做某事反应了什么意义,作者的(XXX)感情,人生的(XXX)哲理,自然的(XXX)规律,社会的(XXX)本质。
▲散文的阅读要点与技巧
形散而神不散    表达方式    主题集中  写作手法    意境鲜明
写作对象:
1、人物——思想鲜明;作者的感情
2、事件——生活的意义;人生的哲理;作者的感情
3、自然景观——景物特点;内在规律;象征意义;作者感情
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象征——通过(XXX)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2、衬托——(XX)事物从正面或反面来陪衬(XX)本体突出(XX)点穴瘦腿本体的主要特征。
3、对比——鲜明地突出(XX)主要事物或事物的(XX)主要方面(XXX)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XXX)具体生动的(XXX)自然景象或(XXX)生活场景来表达作者(XXX)真挚的情感。
5、借物喻人——描写(XXX)事物突出它(XXX)的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XXX)的感情。
6、用典——借用(XXX)故事或经典子集中(XXX)的记载,集中表现了作者(XXX)的感情。
7、先抑后扬更能强调事物(XXX)的特征。
散文的语言特点:
质朴、自然、形象、深刻、具体、详尽
小说阅读方法与技巧
人物:描写方法、角度、思想性格
情节:各部分基本内容,分析情节方法。
1、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2、发展:刻画人物,反应性格。
3、高潮:表现突出,揭示主题。
4、结局:深化主题,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
环境:
1(XXX)自然环境特点突出(XXX)自然景观的特点——渲染(XXX)气氛,衬托(XXX)感情,推动情节的发展。
2、社会环境描写:描写社会(XXX)的状况,交代故事(XXX)的背景,揭示故事(XXX)的本质,铺垫下文的内容。
说明文的阅读要点与技巧
分类:
1、对象——事物、事理
2健身运动、语言——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科学小品)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逻辑顺序分为:主——  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  一般——个别    概括——具体  整体——局部
2、答题技巧: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本文使用了XX(时、空、逻)的说明顺序,对XX(事理或科学原理)加以说明,是说明更有条理性。
说明方法及作用:
1、举例子:通过具体(XXX)的事例对事物(XXX)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分类别:对事物(XXX)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作比较:把XX铅球训练计划和XX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XXX)事物的特征(事理)。
4、做诠释:对(XXX)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5、打比方:将XX比作XX从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XXX)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6、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XXX)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XXX)事物的特征事理。
7、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XXX)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8、引用:增加说明文的趣味性,文学性,从而吸引读者。(如在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
说明文语言赏析:
两个角度:准确与形象生动(简明平实):简要赏析本文语言的特点。
1、答题技巧: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形象生动),简明平实的特点,如XXXX这句话就准确的(生动形象的,或简明平实的)。如事物的XX特征(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