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纷纷扬扬落下,那⼀⽚雪花在空中舞动着各种姿势,或飞翔,或盘旋,或直直地快速坠落,铺落在地上。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关于雪的古诗和赏析,欢迎⼤家阅读参考!
⼀、江雪
朝代:唐朝|作者:柳宗元
千⼭鸟飞绝,万径⼈踪灭。
孤⾈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古诗简介
《江雪》是唐代诗⼈柳宗元的⼀⾸五⾔⼭⽔诗,描述了⼀幅冰天雪地寒江,没有⾏⼈、飞鸟,只有⼀位⽼翁独处孤⾈,默然垂钓。这是⼀幅江乡雪景图。⼭⼭是雪,路路皆⽩。飞鸟绝迹,⼈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采⽤⼊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历代诗⼈⽆不交⼝称绝。千古丹青妙⼿,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的江天雪景图。被誉为唐⼈五⾔绝句最佳者。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孤独郁闷的⼼情。表达了作者⾼尚的情操。
翻译/译⽂
所有的⼭,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影踪迹。
江上孤⾈,渔翁披蓑戴笠;独⾃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注释
绝:⽆,没有。⼈踪:⼈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
千⼭鸟飞绝:千⼭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踪灭:没有⼈的踪影。
孤:孤零零。
⾈:⼩船。
蓑笠:蓑⾐和⽃笠“蓑”的意思是古代⽤来防⾬的⾐服;“笠”的意思是古代⽤来防⾬的帽⼦。
独:独⾃。
钓:钓鱼。
赏析/鉴赏
这是⼀⾸押仄韵的五⾔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约作于他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景物,借歌咏隐居在⼭⽔之间的渔翁,来寄托⾃⼰清⾼⽽孤傲的情感,抒发⾃⼰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因此,柳宗元笔下的⼭⽔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较幽僻,⽽诗⼈的主观的⼼情则显得⽐较寂寞,甚⾄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点⼈间烟⽕⽓;这显然同他⼀⽣的遭遇和他整个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
这⾸《江雪》正是这样,诗⼈只⽤了⼆⼗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个幽静寒冷的境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这样⼀幅图画:在下着⼤雪的江⾯上,⼀叶⼩⾈,⼀个⽼渔翁,独⾃在寒冷的江⼼垂钓;诗⼈向读者展⽰的,是这样⼀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寂静,⼀尘不染,万籁⽆声;渔翁的⽣活是如此清⾼,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天天在⾛下坡路的唐代社会⽽创造出来的⼀个幻想境界,⽐起陶渊明《桃花源记》⾥的⼈物,恐怕还要显得虚⽆缥缈,远离尘世。诗⼈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条⼩船,⼀个穿蓑⾐戴笠帽的⽼渔翁,在⼤雪的江⾯上钓鱼,如此⽽已。
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不惜⽤⼀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寥廓,⼏乎到了浩瀚⽆边的程度。背景越⼴⼤,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先,诗⼈⽤“千⼭”、“万径”这两个词,⽬的是为了给下⾯两句的“孤⾈”和“独钓”的画⾯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奇,没有什么感染⼒了。其次,⼭上的`鸟飞,路上的⼈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却把它们放在“千⼭”、“万径”的下⾯,再加上⼀个“绝”和⼀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般化的动态,⼀下⼦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种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显得玲珑剔透,有了⽣⽓,在画⾯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去精雕细刻。可是,诗⼈却恰好不这样处理。这好象拍电影,⽤放⼤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个⾓落都交代得、反映得⼀清⼆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后⾯的两句,本来是诗⼈有⼼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了远距离的镜头,反⽽把它缩⼩了多少倍,给读者⼀种空灵剔透、可见⽽不可即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孤傲的思想感情。⾄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的效果。
在这⾸诗⾥,笼罩⼀切、包罗⼀切的东西是雪、⼭上是雪,路上也是雪,⽽且“千⼭”、“万径”都是雪,
才使得“鸟飞绝”、“⼈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
同“雪”明显地联系在⼀起。相反,在这个画⾯⾥,只有江,只有江⼼。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且即使雪下到江⾥,也⽴刻会变成⽔。然⽽作者却偏偏⽤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起,这就给⼈以⼀种⽐较空蒙、⽐较遥远、⽐较缩⼩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密、⼜浓⼜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天不分、上下苍茫⼀⽚的⽓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于上⾯再⽤⼀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候;但诗⼈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那个⽼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忘掉了⼀切,专⼼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孤傲,甚⾄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具体⽽细致的⼿法来摹写背景,⽤远距离画⾯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在⼀⾸诗⾥,是这⾸⼭⽔⼩诗独有的艺术特⾊。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孕妇体操 朝代:唐朝|作者:岑参
北风卷地⽩草折,胡天⼋⽉即飞雪。
忽如⼀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泰勒科学管理 散⼊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不得控,都护铁⾐冷难着。
瀚海阑⼲百丈冰,愁云惨淡万⾥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路。
⼭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处。鸡肉粥
古诗简介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岑参的作品。此诗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感到伤感。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使⼈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古组词语
象。
全诗内涵丰富宽⼴,⾊彩瑰丽浪漫,⽓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堪称盛世⼤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其中“忽如⼀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翻译/译⽂
北风席卷⼤地把⽩草吹折,胡地天⽓⼋⽉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都护⼿冻得拉不开⼸,铁甲冰冷得让⼈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英语初学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雪盖满了天⼭路。
⼭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马蹄印迹。喜得贵子
注释
⑴武判官:名不详。判官,官职名。唐代节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节⼤使,可委任幕僚协助判处公事,称判官,是节度使、观察使⼀类的僚属。
⑵⽩草:西北的⼀种牧草,晒⼲后变⽩。
⑶胡天:指塞北的天空,胡,古代汉民族对北⽅各民族的通称。
⑷梨花:春天开放,花作⽩⾊,这⾥⽐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样。
⑸珠帘:⽤珍珠串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形容帘⼦的华美。罗幕:⽤丝织品做成的帐幕。形容帐幕的华美。这句说雪花飞进珠帘,沾湿罗幕。“珠帘”“罗幕”都属于美化的说法。
⑹狐裘:狐⽪袍⼦。锦衾:锦缎做的被⼦,锦衾薄:丝绸的被⼦(因为寒冷)都显得单薄了。形容天⽓很冷。
⑺⾓⼸:两端⽤兽⾓装饰的硬⼸,⼀作“雕⼸”,不得控:(天太冷⽽冻得)拉不开(⼸)。控:拉开。
⑻都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的“将军”是互⽂,铁⾐:铠甲。难着:⼀作“犹着”。着:亦写作“著”。
⑼瀚海:沙漠。这句说⼤沙漠⾥到处都结着很厚的冰,阑⼲:纵横交错的样⼦。百丈:⼀作“百尺”,⼀作“千尺”。
⑽惨淡:昏暗⽆光。
⑾中军:称主将或指挥部。古时分兵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的营帐。饮归客:宴饮归京的⼈,指武判官。饮,动词,宴饮。
⑿胡琴琵琶与羌笛:胡琴等都是当时西域地区兄弟民族的乐器。这句说在饮酒时奏起了乐曲。羌笛:羌族的管乐器。
⒀辕门:军营的门。古代军*扎营,⽤车环围,出⼊处以两车车辕相向竖⽴,状如门。这⾥指帅衙署的外门。
⒁风掣:红旗因雪⽽冻结,风都吹不动了。掣:拉,扯。冻不翻:旗被风往⼀个⽅向吹,给⼈以冻住之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