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雨意象简析
    中国古代诗词的发展过程中,每个朝代的诗词都有其显著的特征。而开元盛世的唐朝则是古诗词最为璀灿繁华的时期。诗词作为艺术的升华,以简洁的语言、精悍的文字、丰富的情感,形象地阐述了人类心灵的美学。它注重意象之美,且种类繁多,花前月下、虫鱼鸟兽,都能用借喻的手法完美呈现。
    雨原本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一种天气,它本身是不带有任何主观感受的,但是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雨被创造出丰富的生命意蕴。诗人们往往用自己独特的文化审美,结合雨和中国传统的心理审美,创造大量喜闻乐见的优美诗篇。雨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方,都能激发出诗人不同的创作灵感。目前留存的所有唐诗中,含雨的意象诗占了5600处之多,由此可见,雨是唐代文人墨客创作的主要素材之一。
一、雨兴盛于唐诗的原因
考研时间2022考试时间    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诗词亦是如此。在经济繁荣、稳定的前提下,文化之美才能以一种百花齐放的姿态惊艳众人,而唐朝经济的空前繁荣,致使不少诗词名家的惊世之作
诞生于这个时期。唐朝后来被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每个阶段都出现过不少诗词名家,极具代表的是初唐时期的:初唐四杰:王勃、罗宾王、卢照邻,杨炯,以及武后期的陈子昂等,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中唐时期的:刘禹锡、文婷云。晚唐时期的:杜牧、李商隐、魏庄等。
    唐代诗坛人才众多,发展空前,这些都与当时繁荣的经济息息相关。如上所述,以雨为题材的唐诗占比较多,在古诗词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唐诗在其中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中国诗坛上,唐代的每一滴雨都在唐诗中熠熠生辉,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
二、雨的情感艺术
1、雨意象的愁与苦
租地
    淅淅沥沥的雨天,大多乌云密布,凉风阵阵,给人一种凄楚哀凉之意。此番此景此情,最能与古代诗人的愁绪相契合,令诗人在这种环境下妙笔生花,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雨中名诗。
    凄凉雨诗的代表,不得不提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借雨喻情,秋雨凄狂,内
心更是凄凉,前两句“问君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氛围被烘托的呼之欲出,黑夜迷茫,秋雨凄狂,蓄满池塘,令诗人更觉凄凉。秋雨淅淅沥沥使人心烦,蓄满雨的池水令人情满,作者心中也是汹涌难平,“涨秋池”,涨的不仅仅是秋雨,更有诗人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思念之情的波涛汹涌。因此看似写的是雨景下的环境,其时却借景喻情,体现出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美感。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最后这两句诗词,情境升华。动态的“共剪”与语态的“却话”,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共剪西窗烛”,细腻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诗人幻想中的温馨画面与目前独居的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两句,不着一个情字,却又字字含情,表达含蓄却意久,是唐代苦雨意境诗的代表之作。
    古诗中对于雨的描写,除了秋雨,春雨的描写也不在少数。比如:唐代诗人的《滁州西涧》,诗人春天出去游玩,途中却遇滂沱大雨,一时兴起写道“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荒野渡口空无一人,只有一只小船地横在水面任由滂沱春雨猛烈地浇灌。此诗借景抒情,诗人写的是春雨和野舟,字里行间却透露出诗人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心伤。
毕业演说
    也有借雨描写生活困境的诗,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有诗圣之美誉的唐代诗人杜甫,晚年的生活贫困潦倒,所住的茅屋被大风所掀,一遇大雨,雨点就会像下垂的麻线一样不停地往屋里漏,导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这首诗通过对雨、风等所处的环境描写,将生活的困境跃然纸上,写出了唐朝遭遇安史之乱后,广大民众悲惨的处境。
2、雨在诗中的喜与乐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愁雨,当然也有应时而降、滋润万物,令万物焕发生机的喜雨,久旱遇甘霖的雨,洗尽世间纤尘,净化诗人的心灵,使人顿生愉悦之感。
事实上,描写喜雨的诗词,在唐代也是有很多的。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好”字点题赞美雨,“知”字传神地将雨拟人化,把雨写活了。万物萌芽向上生长的春天,正需要一场春雨,雨就不负众望地下起来了。这场及时雨,让诗人心生愉悦,就像是一位久未见面的好友,应邀准时出现一样。这雨知人意,体人心,让人不得不心生欢喜。
生日蛋糕图片大全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有写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遥看近却无”与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对于喜雨的赞美是一样的。天街的小雨丝丝缕缕,如奶油般细腻的润泽万物,朦胧的草在雨中如婴儿般吮吸着雨的甘霖。在这首诗中,诗人用雨的意象,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早春景象,表达了诗人乐观的心态,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3、雨之意象的雅与俗
    唐诗中不仅只有借雨表达诗人或喜或忧情绪的诗词,也有既不为雨而喜,也不为雨而忧,只是单纯的描写自然雨景的诗词,我们暂时把它定义为雨意向的“雅”和“俗”。这里的“俗”,并非俗气,而是通俗易懂。这种意向的诗人不再对雨有过多的主观思考,更多的是对雨这种自然现象的简单描写,涉及的情感较少,但阅读起来也别有一番趣味。
    唐代诗人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就能体现这一种雨之意象,“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在比蓝天还澄蓝的江水上的画船中,诗人静卧听雨,非常地闲适自在。彰显出古代文人墨客的美学思想,将休闲舒适、清新婉约的暖春生活跃然纸上。王维的《山居秋暝》亦是唐诗中的山水名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在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景美妙,空气清新,令人心情舒畅,清爽。全诗对于雨后山水的描写,寄托
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纯净的理想境界。
4、雨意象的禅意思想
    雨意象在唐代诗词中不仅有关于风景与悲喜寄托的描写,也有禅意的雨中哲学思想。古时大多诗人都认为雨能洗涤世间污浊,净化人的心灵。世俗社会,人间百态尽显,光明与黑暗交替重生,有些人容易在这个过程中失去初心,迷失自我。下雨的天气里,独坐赏雨,任思绪翻飞,忆往昔,想生平,从中悟出些人生的哲理,再挥毫而就,好不惬意。此时的雨之意象就透露出几许禅意。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字面上描绘的是秋天池塘中早已枯萎的荷叶与荷花,但是诗人将荷叶、荷花与雨的意象三者结合起来时,就另有一番美的意趣了。先是烘托氛围”秋阴不散霜飞晚“,阴暗的秋天,几天都连绵不散的雾气,致使晨霜久久未下,池塘里几片的凋残的荷叶,就像是供人们听雨珠滴落的声音而存在的。
案列“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诗的点晴之笔,诗句所蕴含的意趣,正是从“秋阴不散”到盼“雨”的整
个过程。淅沥的秋雨,不间断地洒在枯荷之上,激起一片错落有致的声音,有一种秋叶听雨打枯荷的蕴味,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美感。这首诗原本是一首思念朋友的诗,但后两行诗句却表达了诗人空灵而静谧的艺术心境。这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禅意与空灵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表达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如上所述,唐诗中雨的意象,是诗人心中对自然现象的客观事物的主观意象表达。有时候它让人快乐,有的时候它让人悲伤,有的时候它超越了一切,有的时候它又回归到人的内心。除了雨的变化,诗人与自然风景的融为一体的感受,完美地说明了古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中国人一向注重修身养性。从另一层意义上来说,古时候,诗词歌赋对于诗人而言,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雨,通过与诗人的情感融合、妙笔生花,构成了诗人独特的情感意象,使自然界中,雨这一自然现象有了更为鲜明、灵动的彩。电销技巧
雨意象作为情感表达时,反映出古代诗人的静观万物的思维方式,还强调了主体的情感寄托,体现出情感的具体化、形象化,给读者美的感受的同时,也能使读者很快产生共鸣。由此我们不得不说,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